官方微信 手机客户端

好幼师网_好幼师官网

论文:浅谈幼儿社会性发展与幼儿心理

2014-11-5 22:00| 发布者:要做淑女| 查看:9968| 评论:0

摘要:  摘要   社会教育是幼儿园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重视发挥幼儿园社会教育的作用,不断提高社会教育活动的设计、实施、观察和评价的质量,有助于幼儿的社会化进程,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健全幼儿心理,为幼 ...

  摘要

  社会教育是幼儿园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重视发挥幼儿园社会教育的作用,不断提高社会教育活动的设计、实施、观察和评价的质量,有助于幼儿的社会化进程,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健全幼儿心理,为幼儿成为未来社会合格的公民打好基础。

  关键词:社会教育  社会性 幼儿心理

  目录

  摘要1

  引言1

  第1章 幼儿社会性发展的意义与内容2

  1.1 社会性发展对幼儿发展的意义2

  1.2 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内容2

  1.3 幼儿与父母关系的发展2

  1.4 幼儿与同伴关系的发展2

  第2章 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3

  2.1 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形成3

  2.2 幼小亲社会行为发展的特点3

  2.2.1 亲社会行为的发生3

  2.2.2分享行为的发展4

  2.3 幼儿亲社会行为的个别差异4

  第3章 独生子女社会性发展的问题4

  3.1 独生子女社会性发展中存在的问题4

  3.2形成原因5

  3.3策略5

  参考文献7

  引言

  每个儿童从一出生,就开始了由一个自然人向社会人的转化过程。当孩子开始对母亲的爱抚之以动作或微笑时,就开始了人际之间的交往。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生活范围逐渐扩大,社会经验日益增多。他们要学会与父母、同伴以及他人进行交往、接触,并逐步建立比较稳定的关系;幼儿期,在外界环境的影响下,一种比较明显的性别行为出现,同时亲社会行为和攻击性行为也表现出明显的个别差异,并成为以后发展的基础。幼儿期社会性发展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幼儿以后的发展。

  第一章 幼儿社会性发展的意义与内容

  社会性发展(也称儿童的社会化)是指儿童从一个自然人,逐渐掌握社会的道德行为规范和社会行为技能,成长为一个社会人,逐步进入社会的过程,他是在个体与社会群体、儿童集体与同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中实现的。

  1.1 幼儿社会性发展的意义

  社会性发展是儿童健全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儿童的社会性发展已经成为现代教育的最重要目标。

  幼儿期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时期,幼儿社会性发展是儿童未来发展的重要基础。

  1.2 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内容

  人际关系的建立

  性别行为的发展

  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攻击性行为的发展

  1.3 幼儿与父母关系的发展

  广义的亲子关系是指父母与子女的相互作用方式,即父母的教养态度与方式。直接影响到儿童个性品质的形成,是儿童人格发展的最重要影响因素。

  (1)依恋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出生至三个月):无差别社会反应阶段

  第二阶段(三个月至六个月):有差别社会反应阶段

  第三阶段(六个月至三岁): 特殊情感连接阶段

  (2)依恋的类型:回避型  安全型   反抗型

  1.4 幼儿与同伴关系的发展

  (一)两岁前同伴交往的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物体中心阶段

  第二阶段:简单互相作用阶段

  第三阶段互补的相互作用阶段

  (二)同伴关系对儿童发展的作用

  同伴交往可以满足儿童归属和爱的需要以及尊重的需要,可以促进亲社会行为的发展,对儿童的社会适应性及心理健康有重要影响,促进幼儿思维的发展。

  第2章 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2.1 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形成

  亲社会行为的形成是以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体验的发展为前提的。移情是幼儿道德认识发展的主要方面,由此产生的同情心是幼儿道德情感发展的具体体现。儿童的亲社会行为的发展是儿童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的有机结合。

  移情指从他人角度来考虑问题。移情是儿童亲社会行为产生的前提,也可以作为产生亲社会的主要动机。移情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移情可以使儿童摆脱自我中心,产生利他思想,从而导致亲社会行为;二是移情引起儿童的情感共鸣,产生同情心和羞愧感,幼儿从自身愿望出发,产生降低他人痛苦的动机,增加亲社会行为,降低攻击性行为。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形成是在从别人的角度考虑的基础上,产生情感反应,进而产生安慰援助等行为。

  2.2 幼儿亲社会行为发展的特点

  2.2.1 亲社会行为的发生

  亲社会倾向在儿童出生后的第一年就可以看到,如对他人的困境表示或作出哭泣的反应。研究发现,将玩具出示给不同的承认在一岁半的儿童中是很常见的行为。并且,这种分享活动不需要鼓励,引导和奖赏。一岁半左右的孩子,不仅接近有困难的人,而且提供特定的帮助。他们可能向一位打坏了玩具的儿童提供另一种玩具,或为弄破了手指的母亲拿来绷带。

  2.2.2分享行为的发展

  分享行为是幼儿期亲社会行为发展的主要方面。有如下特点:

  1.幼儿的均分观念占主导地位

  2.幼儿的分享水平受物体数量的影响

  3.当物品在人手一份之外有多余时,幼儿倾向于将多余的部分分给需要的幼儿,非需要的幼儿则不被重视。

  4.幼儿更注重于食物,对待这些东西,幼儿的均分反应高,而慷慨反应少,而对玩具幼儿慷慨反应稍多。

  2.3 亲社会行为的个别差异

  人观察3~7对的儿童对同伴困境的反应,记录一个儿童大哭引起的他附近儿童的反应。有结果发现,毫无反应的儿童极少,只占7%;目睹事件的儿童有一半呈现面部表情;有17%的儿童去威胁肇事者,但有12%的儿童回避,2%的儿童变现了明显的非同情性反应,表明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存在个别差异。这说明亲社会行为的发展需要适当的引导和教育

  第3章 独生子女社会性发展的问题

  3.1 独生子女社会性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从目前我国独生子女发展的状况来看,我国独生子女比较普遍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1)任性。孩子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想要什么家长就得给什么。如果要求得不到满足,就会大哭大闹,直到达到目的为止。

  (2)依赖性强。在家庭中,孩子完全依赖父母,独立性较差。主要表现为孩子的自理能力差,衣来伸手饭来张口。

  (3)坚持性差。做什么事情坚持的时间很短,没有毅力且注意力不集中。

  (4)自私。只考虑自己不顾别人。

  (5)不合群。不愿意也不会和小伙伴友好相处。交往范围小。

  (6)胆小。离开家到外面时,不敢自己独立去做什么。表现出胆怯和退缩。

  3.2形成原因

  形成独生子女社会性发展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家庭的教养态度和方式。独生子女家庭中典型的教养方式是溺爱和过分保护。

  溺爱表现为对孩子的一些不合理的要求无条件的满足;过分保护则表现为一切包办代替,束缚孩子的活动、交往的自由。。

  3.3策略

  (1)给孩子充分的活动自由,培养独立性

  (2)要让孩子知道行为的限度,不能无原则的满足孩子的不合理要求,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

  (3)给孩子提供充分的同伴交往机会,是孩子逐渐学会与同伴友好相处。

  (4)幼儿园也要从上述三方面加强对独生子女的教育,家园配合,促进独生子女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帼眉.《幼儿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第十一章

  [2]李生兰.《学前教育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第五章





1、下载 幼师帮手机APP,百万幼师同分享!幼儿教师教学的必备工具!
2、下载 亿妈汇手机APP,百万妈妈分享育儿经验!妈妈育儿的必备工具!
3、下载 孕妇宝手机APP,百万孕妇面对面交流!孕妇必备的孕产工具!
4、APP安装方法:手机打开亿师官网(www.yishiwang.net )网页最底端选择客户端安装!

5、关注"幼儿园教育"微信平台,在微信上-添加朋友-公众号-输入"幼儿园教育"-关注带有幼师帮图标平台
6、关注"婴幼儿教育网“微信平台,在微信上-添加朋友-公众号-输入"婴幼儿教育网"(微信号 qq23419676)
7、加我微信:qq835226297(每天分享幼教资源) 联系QQ:2870247344(注明幼师身份) 幼师Q群:107616762 (注明信息来源及幼儿园名称)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返回顶部 关注微信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