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手机客户端

好幼师网_好幼师官网

论文:浅谈幼儿攀比心理

2015-1-23 16:32| 发布者:容容| 查看:7466| 评论:0

摘要:  一 、摘要:幼儿攀比心理是幼儿成长阶段教常见的一种不健康心理。其产生主要是社会环境影响,家长的过分溺爱以及家长之间的攀比,老师对待幼儿的不公平态度等原因所导致。幼儿攀比心理的行为表现包括对玩具衣服 ...

  一 、摘要:幼儿攀比心理是幼儿成长阶段教常见的一种不健康心理。其产生主要是社会环境影响,家长的过分溺爱以及家长之间的攀比,老师对待幼儿的不公平态度等原因所导致。幼儿攀比心理的行为表现包括对玩具衣服等物质的不当追求和跟风行为。引导家长把握好对孩子的爱与溺爱的程度,家长自身良好的行为习惯榜样,教师平等关爱对待每一个孩子,以及对幼儿进行适当的引导教育是消除幼儿攀比心理的主要方法。与此同时,正确看待与孩子自主意识觉醒相伴随的竞争意识和不健康攀比心理的区别,合理引导孩子的竞争意识,可以促进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

  二 、关键词:幼儿 攀比心理 攀比行为 消除对策

  前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在人民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我国的贫富差距也日益悬殊,一部分人开始产生炫耀、攀比心理,并从这种攀比中得到一种优越感和自我满足感。而这些攀比行为在日常生活中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并使孩子逐渐产生攀比心理。幼儿攀比心理是指幼儿与幼儿之间产生的对自己所拥有的东西(吃、 穿 、住 、行、 玩具、家庭背景等方面)进行比较,从比较中得到自我满足的一种的心理。其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物质生活水平、家庭条件、外表长相以及幼儿在同伴教师心目中的地位。这种心理的存在给幼儿及家庭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本文通过对幼儿攀比心理的产生原因,行为表现,消极影响,及消除对策四个方面展开论述。

  一、幼儿攀比心理产生的原因

  社会环境

  现在是比附之风盛行的社会,这种环境为幼儿攀比心理的形成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见贤思齐",这是一种社会思潮,其本身并无什么丑行劣迹可供人置喙。但在经济不断发展的情况下,这种社会思潮开始改变了,变成了一种攀比,一种表达优越感和自我满足感的行为。

  (一)家庭经济水平

  家庭经济水平好坏是幼儿是否能与同伴攀比的前提。好的家庭经济水平是幼儿参与攀比的经济基础。社会经济的发展了,人们的经济水平也提高了,消费水平也随之提高了。家长们不再需要考虑解决温饱问题。在这种前提下出现了更高要求的物质满足和精神满足。在经济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哪个做父母的会不疼爱自己的子女、不想让自己的子女打扮得比别人漂亮、时髦呢?一些家长本身也不愿落后于别人,孩子想要什么都尽量的满足,自然会给幼儿的攀比心理提供良好的基础。

  (二)家长的溺爱

  家长们误把对孩子的溺爱当成了爱。家长们对孩子的溺爱是幼儿攀比的一个重要条件。有些家长不能正确区分爱与溺爱的界限,以为孩子要什么给什么就是爱。现在的家庭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孩子成了家中的"小皇帝"。家长对子女过份溺爱,尤其是对独生子女娇生惯养,不让孩子参加劳动,不为孩子参加有益活动创造条件,不对孩子的错误行径下猛药,因而养成了幼儿好逸恶劳、好高鹜远、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比吃玩、图享受的不良习惯,因其不思"一茶一饭来之不易"、不珍惜父辈的劳动成果,自然也就"视千金如粪土",不计代价、不顾后果,为求一己之虚荣的满足,与同伴进行盲目攀比。

  (三)不合理的奖励行为

  奖励是对幼儿的一种心理和物质的满足。奖励是指通过一种积极的强化方式来影响幼儿行为的教育方法,意味着对幼儿的正确认识和行为的肯定或高度评价。满足幼儿合理的奖励可以激发幼儿的积极性,但满足不合理的奖励会使幼儿进入一种误区,使幼儿认为自己的要求是合理的。为幼儿提出更多物质的要求奠定了基础。

  (四)家长的攀比心理和自卑心理

  家长的攀比心理是幼儿攀比心理主要原因。很多家长自身存在着攀比心理,孩子的攀比行为的出现正是家长们攀比心理的表现。别人的孩子有什么,自己的孩子也要有什么,而且要比别人的好。别人的孩子学什么,自己的孩子也要求他学什么,生怕自己的孩子落后与别人的孩子。孩子在同伴中的优越感是家长们的我满足。

  家长的自卑心理,也是导致孩子攀比心理的一个重要原因。有些家长经济不太宽裕,怕自己的孩子在学校受人欺侮,让人瞧不起,当孩子说××有什么东西时,父母便迫不急待为自己的孩子买一份,哪怕自己再苦再累也在所不惜。

  (五)幼儿天真幼稚的天性

  幼儿天真幼稚的天性为攀比提供心理基础。幼儿天真无瑕,心灵纯洁,模仿能力、好奇心较强,易教易懂易模仿,是学知识学本领的时期。心理学的角度看,幼儿心理发育尚不完全,普遍争强好胜,喜欢表现自己,喜欢引人注目,不愿比别人差。由于年龄太小,他们往往不能正确、全面地评价自己、认识自己,不能分辨好恶优劣,常常缺少自信。他们认为,自己只有在某一方面高出于其他同伴,才能在同伴中找到尊严、受到尊崇。因此,这种幼稚的天性为幼儿攀比提供了心理基础,而父母错误的行为成了幼儿学习的榜样。

  (六)教师错误的教育行为。

  教师的错误行为也是幼儿产生攀比心理的原因之一。有些教师自身素养不高,缺乏职业道德,用区分的眼光看幼儿。对有钱家的孩子就特别照顾,对没钱家的孩子就不予理睬。幼儿家长担心自己的孩子在幼儿没有得到老师好的照顾,因此给老师送礼物希望能得到老师的特殊照顾。某些老师在接受了礼物之后就容易出现区分的眼光来对待孩子。 对于大方的家长,老师对待孩子的态度会比较有耐心。而那些难说话的家长,老师对他们的孩子会挑剔些。幼儿耳濡目染父母及老师的行为,从而促使或加重幼儿的攀比心理的产生。

  二、幼儿攀比行为表现

  对物质的追求

  对物质的追求是幼儿攀比心理的主要表现之一。虽然幼儿们年龄还很小,但他们开始要求穿名牌的衣服,吃好的零食,玩好的玩具等。有些孩子每天要穿不同的漂亮衣服,还在前一天晚上就要考虑好自己第二天要穿什么;很多女孩子总觉得穿裙子漂亮,看同伴穿裙子自己也要穿;别人有六十四色的水彩笔,自己也要有;看着同伴爸爸开着名牌的汽车,自己也要坐名牌汽车。

  (一)跟风行为

  幼儿的跟风行为也是攀比行为中的重要表现之一。一个幼儿来幼儿园过生日买蛋糕和其它礼物,其他孩子也要在幼儿园过生日买蛋糕和礼物。人家买十寸,我就要买12寸,人家买新美心蛋糕,我也要买新美心蛋糕。出现幼儿对蛋糕的尺寸花色品牌的跟风。

  三、消极影响

  (一)不愿上学

  当别人有什么,而自己却没有的时候,有些幼儿就出现了不愿上学的现象。他们一定要在自己也拥有同样的东西后才愿意去上学。

  (二)嫉妒、盗窃行为

  在同伴之间,因为互相攀比而造成的教育问题也不少。有的孩子看到别人有新式玩具,好看的书本,也想拥有。有的家长能满足孩子的要求,有的则无法满足或暂时不能满足,在对孩子不满心理失于疏导的情况下,有的孩子便心怀妒嫉,设法捣毁别人的好东西,甚至干脆将其偷来据为己有。凡此种种,虽非主流,但仍给部分幼儿的心理健康造成很大损害,并在幼儿群体中形成了不良的价值取向,为我们的德育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蒙上了一层阴影。

  (三)孩子的自信心在攀比中失落

  直截了当地拿孩子互相比较,往往会使在攀比中"落败"一方的孩子受到诸如被家长责难、被同伴嘲弄等不公平待遇,必然会使孩子产生"处处不如人"的想法。而这种比较经常是不够合理的,比如拿己短处比人长处。于是,在家长们一次又一次的攀比过程中,孩子的自信心已经不知不觉地被逐步削弱,并最终失落了。自信心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意志品质,赏识教育之所以被广为推崇,其最重要的原因也正是它是通过赏识孩子从而强化了孩子们的自信心。

  (四)自卑心理的产生

  攀比本身是幼儿为表现自己的优越感,但在攀比过程中,部分幼儿得到了优越感,而部分幼儿在攀比中"落败"长期的"落败"使幼儿对自己缺乏自信,从而产生了自卑心理。

  (五)学习重点的偏离

  部分幼儿为了在攀比中的到自己满足,开始偏离了自己的学习重点。学习怎么穿衣服,怎么打扮自己,怎么花钱,想尽办法使自己的外表和物质享受上与同伴的不同。

  长此以往,攀比心理会给幼儿身心健康成长带来消极负面的影响。事物的发展都是由量变到一定程度而引起质变的,家长、教师如果掌握不好其攀比的程度,听之任之,久而久之,就会给幼儿的健康成长带来消极的负面影响。今日的孩子要求你买漂亮的书包才愿上幼儿园,明天要求买高档玩具,后天就要求买其它的东西,长此以往,当不能满足其要求时孩子就不听话了,麻烦事也就来了。

  四、消除攀比心理的对策

  (一)家长正确处理爱与溺爱的关系

  家长们应当正确的处理好爱与溺爱的关系,不要以为什么都满足孩子就是对他的爱。溺爱表现为对非理要求予以满足。与机会的剥夺相应的是,父母往往过度地给予孩子满足,满足孩子的欲望并非是无止境的全部满足。对孩子的爱应该是在物质上适当的满足和精神上的极大的满足。物质上满足幼儿生活所需,对与幼儿物质上的追求超出了所应满足的范围只外就不应给与满足。当他有需要时应给他正确的概念,使孩子自己明白父母爱他,但这个愿望是不可以被满足的。也许他会难过,那就抱着他让他哭一会,把负面的情绪发泄出来,他就会重新调整自己,以后遇到同类问题,他自己会明白会什么不能有这种要求。

  (二)合理的奖励行为

  对幼儿的奖励可分为物质奖励和非物质奖励。合理的奖励行为能促进幼儿的积极性。但不合理的奖励会成为幼儿追求物质或外表的动力。

  1.   奖励应当频次得当。有些家长和教师喜欢频繁使用事先许诺的奖励方式来激励幼儿,如"你不跟小朋友强东西,老师就奖你一朵小红花","你要是自己吃完一份饭,不浪费,妈妈就奖你一样玩具"……这种奖励的滥用容易产生"德西效应",一是导致奖励边的微不足道,对幼儿失去原有的吸引力。二是使幼儿对奖励产生依赖心理,被奖励所左右,甚至把得到奖励看成学习的目的,产生对奖励物的关注与贪求。

  2  奖励程度得当。家长和老师对幼儿的奖励程度要得当,对幼儿的奖励程度要与幼儿的表现一致,不能过分夸大。过分夸大的奖励会使幼儿做的一点点事,要很大的奖励。觉得自己做了一件事之后自己想要什么就可以得到什么,导致对奖励品的不珍惜,和不断的追求更好的奖励。

  3  奖励形式多样化。对幼儿的奖励非了物质奖励,还有非物质的奖励。家长和教师应适当减少物质奖励,多采用精神性的奖励,因为精神奖励更容易强化幼儿的内部动机。[1]

  4 对孩子不合理的要求坚决拒绝。如果孩子出于攀比心理而提出不合理的要求时,父母要在讲清道理之后给予回绝。如果孩子哭闹,可以采取冷处理的办法。当孩子发现哭闹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时,他就会停止哭闹。有些父母看到孩子哭闹会心软,转而同意孩子的要求,这种做法不可取,因为这样会使孩子把哭闹当作与父母"谈判"的武器,只能使孩子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

  (三)   家长树立良好榜样

  家庭是儿童社会化的重要场所,家庭因素尤其是父母行为对儿童的发展起重要作用。[2]很多时候幼儿的行为是父母的镜子,幼儿有很强的学习模仿,父母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幼儿的心理和行为。因此家长树立良好的榜样是十分重要的。从家长杜绝攀比行为开始:父母要杜绝拿自己孩子和别人孩子比较的心理。有的父母出于疼爱孩子,生怕孩子受半点委屈,别人孩子有的,自己孩子也要有。这种做法会使孩子形成错误认识:"别人有的东西我也应该得到,"从而使孩子产生了攀比的想法。俗话说:大狗爬墙,小狗学样。这说明了幼儿的成长离不开家长的正确教导。幼儿的成长是在你的身边开始的,你的一举一动都会给孩子留下深刻的影响,因此,作为家长应从自身做起,自己不要存在着攀比别人的心理,要时刻为幼儿做表率。

  (四) 教师平等的对待每一位幼儿。

  教师的行为直接影响着幼儿的心理和行为。幼儿还没有完全掌握自我评价的全部标准,其对自己形象的认识更多地是通过成人和教师评价这面无形的镜子反射出来的。教师要公正客观地对待评价幼儿,不能因其家庭环境,家长与老师的配合程度以及幼儿相貌等因素,影响对幼儿的态度和评价。不能因家庭环境好,家长大方而夸大其优点,忽视其缺点。也不能因幼儿本身相貌差等夸大其缺点,忽视其优点。教师要平等的对待每一位幼儿。因为教师对幼儿的评价,是在向他们传递道德标准的具体信息,潜在地影响儿童获得关于自我形象的正确认识、每个幼儿个性都存在着差异,并不是爱打扮的孩子就不是好孩子,而听话、规范就是好孩子的标准。在幼儿个性特征还没有最终形成期间,要对幼儿的不良行为进行引导,而非以评价成人的标准一概而论。[3]

  (五) 适当的挫折教育。

  适当是挫折教育对幼儿消除攀比心理也有一定的作用。通过挫折教育让幼儿知道并不是自己想要什么就可以得到什么;知道没有得到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知道每样东西的获得是需要通过努力才能的到的;在幼儿抛弃某样东西后而希望的到一样更好的东西时,家长不能满足幼儿的这种要求。使幼儿知道在得到某样东西后要去珍惜。

  (六)家园合作

  家长与教师教育一致性受到很多研究者的关注。研究者认为,比较而言,教育  一致越强,教育的效果越好。在幼儿攀比心理的消除也如此。如果家长与教师对幼儿攀比心理的认识和教育方法标准一致,幼儿对攀比行为的认识就更清楚,更容易消除。如果两者的标准处于分歧甚至是矛盾状态,幼儿园受到好的教育,在家又受到相反的教育,那么幼儿容易在认识上产生混乱,导致幼儿行为的不一致,认知发展滞后。作为专业教育者,教师最好能主动与家长联系,促进家园在对幼儿攀比认识上达到一致,形成作用与幼儿消除攀比心理的合力。共同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1]

  (七)实行节约朴素的美德教育。

  1.对幼儿进行节约朴素的美德教育,让幼儿学会珍惜。父母教师可以通过读书、讲故事、看电视等方式让孩子了解生活的来之不易,有些孩子由于家庭困难,吃的、穿的、用的都很差,从而引导孩子学会珍惜和感恩。

  2.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让孩子明确每个人拥有的东西都不一样,自己有的东西,别人不一定有,而别人有的东西,自己也不一定要有。买一件东西的标准不是因为别人有,而是看自己是否需要,如果确实需要,再贵也买,如果不需要,再便宜也不买。

  3.从家长、教师自身做起,从小培养幼儿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8.正确认识与孩子自主意识觉醒相伴随的竞争意识和不健康攀比心理的区别,合理引导孩子的竞争意识,可以促进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比如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评优活动让孩子学会生活自理,帮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以及激励一些平时比较内向的孩子能大胆在他人面前表现自己。

  参考文献:

  [1]黎春花.试论幼儿园德育中奖励策略的有效运用.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2007,(7、8)。

  [2] 方建华,黄显军.父母行为特征及其对幼儿的影响.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2007,(7、8)。

  [3] 沈心燕,左晓静.从教师行为对幼儿的影响谈如何解读幼儿的心理.学前教育2007,09。





1、下载 幼师帮手机APP,百万幼师同分享!幼儿教师教学的必备工具!
2、下载 亿妈汇手机APP,百万妈妈分享育儿经验!妈妈育儿的必备工具!
3、下载 孕妇宝手机APP,百万孕妇面对面交流!孕妇必备的孕产工具!
4、APP安装方法:手机打开亿师官网(www.yishiwang.net )网页最底端选择客户端安装!

5、关注"幼儿园教育"微信平台,在微信上-添加朋友-公众号-输入"幼儿园教育"-关注带有幼师帮图标平台
6、关注"婴幼儿教育网“微信平台,在微信上-添加朋友-公众号-输入"婴幼儿教育网"(微信号 qq23419676)
7、加我微信:qq835226297(每天分享幼教资源) 联系QQ:2870247344(注明幼师身份) 幼师Q群:107616762 (注明信息来源及幼儿园名称)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返回顶部 关注微信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