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手机客户端

好幼师网_好幼师官网

论文:浅谈小班幼儿生活常规的培养

2015-1-26 14:25| 发布者:午夜游魂| 查看:15695| 评论:0

摘要:  俗话说:五岁成习,六十亦然。这句话虽有点夸张,但也说明了幼儿期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对人的一生影响巨大,这是由于这个时期孩子的心理特点所决定的。大多数小班幼儿都是第一次离开家庭,参加集体生活,因此缺乏 ...

  俗话说:"五岁成习,六十亦然"。这句话虽有点夸张,但也说明了幼儿期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对人的一生影响巨大,这是由于这个时期孩子的心理特点所决定的。大多数小班幼儿都是第一次离开家庭,参加集体生活,因此缺乏一定的组织性和纪律性,很多幼儿吃东西不洗手,想到哪里玩就到哪里玩,不想要的东西随手乱扔,甚至于随地小便……小班幼儿存在着自控能力差,自理能力差,卫生习惯差,学习习惯更差的现象。然而小班幼儿在常规教育方面也存在着一定的优势,他们正处于人生的初始阶段,可塑性大,我们要善于抓住时机,奠定基础,帮助他们迈好这人生的第一步.为此,我们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在一日活动采用各种形式, 让幼儿能够主动遵守常规,并养成良好的常规习惯。

  一、和孩子建立良好的师生同伴关系是建构良好常规的前提。

  小班幼儿年龄小,在他们入园以前,主要接触的是家庭中的人,包括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当他们来到幼儿园,发现好多不熟悉的人和事物,便会产生一种分离焦虑与陌生人焦虑。他们会苦哭闹不止,或不接受老师的帮助等行为,这时如果用一些身体的语言如:抱抱他们、亲亲他们、与他们握握手,每天多和他们谈心交流,有时哪怕是一个小小的微笑,也能让孩子们感受到老师的关爱。渐渐地孩子们就会从不接受老师--接受老师--喜欢老师--离不开老师。一旦教师成为幼儿的朋友,幼儿便乐意接受教师的教育和指导,也为我们常规管理打好基础,做好了铺路石。

  二、通过直观感受,帮助幼儿理解常规的重要性。

  对于幼儿来说,空洞的说教是无用的,理解必须建立在已有感知经验的基础上.就例如饭后漱口,总有孩子跟你"捉迷藏",能逃则逃,逃不脱则敷衍了事,如何能让幼儿体验到漱口的重要性呢?如何能让幼儿从服从教师的权威转为幼儿内在的需要,并主动去做呢?一天中午,我特意找来两个盘子,在一次午餐后,将其中一个盘子里面装满水。孩子们看见我的举动,都投来疑惑的目光。看着孩子们好奇的眼神,我说:"一会儿吃完饭,苹果组的小朋友到老师这儿来漱口。"饭后,苹果组的小朋友接好漱口水走到我身旁,我让他们把漱口水吐在空盘子里,然后让全班小朋友过来观察。他们议论开了:"这两盘水不一样,一个很干净,一个很脏。""那个盘子里的水里有东西了。"我问:"这些东西原来在那儿呀?"他们说:"藏在小朋友的嘴里,因为这是小朋友的漱口水。""藏在舌头底下","是粘在牙上的","藏在牙缝里。"

  孩子们观察完,我便把两个盘子放进了盥洗室。等下午孩子们去盥洗室上厕所时,浩浩小朋友捂着鼻子跑出来对我说:"朱老师,那里臭死了。""哦,会是什么味呀?"我边说边随他走进盥洗室,这时,那里围着几个小朋友,正在议论着,孩子们指着盘子问:"是什么呀?真臭!"原来是中午的漱口水已经变臭了!见孩子们一脸的惊讶,我借机问:"你们想一想,这些东西在嘴里会变得怎么样?"孩子们有的说:"也会变得这样臭,生出许多细菌来。"有的说:"嘴里有了细菌,牙齿就会生病,牙齿病了可难受了,什么东西也不能吃。"还有的说:"原来我们的牙齿就是这样被弄坏的!那吃完饭应该把嘴漱干净。"有一位小朋友说:"我回家告诉爸爸妈妈,让他们吃完饭也一定漱口。"其他小朋友也附和着说:"我也要告诉他们,要不然他们也会牙疼的。"自从那次观察活动后,孩子们漱口再也不用老师提醒了。

  通过这件小事,我觉得把日常生活中抽象的知识和道理,转化成直观、易被幼儿接受的东西,其效果要比老师空讲大道理强得多。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给孩子创设一个能让他们亲眼去观察、亲手去操作、亲身去体验的环境,把教育要求巧妙地转化为幼儿的切实需要。这样,幼儿才能真正体验到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重要性,并逐渐把这种认识变成自觉的行动。

  三、利用多种形式,帮助幼儿学会遵守常规

  1、教师以身作则,给幼儿正确的示范。

  教师是幼儿心目中极有影响的人,一举一动都能发挥巨大的感染作用。因此,我告诉自己一定要成为幼儿学习的楷模,为幼儿做好示范作用。例如,我们要求幼儿在喝水时排好队,这时我口渴了也要排队,不可以插到前面直接就接。要求幼儿在午睡时要安静、不讲话,我这时也不可以大声讲话,更不可以在午睡室里聊天。因为,幼儿听到老师讲话,也想和边上的小伙伴讲话,如果午睡室里安安静静,想说话的幼儿也会打消讲话的念头。

  2、多鼓励表扬,激发幼儿遵守常规的愿望。

  小班幼儿年龄小,思维能力和自控能力还不完善,所以,对幼儿的管理应体现在耐心说服和引导上。对幼儿的正面行为和点滴进步,我都应积极鼓励,充分肯定并提出新的目标和要求。

  我班幼儿在刚开始吃饭时,桌上、地上全是饭粒,这一直是不好解决的问题,为此,我在幼儿吃饭时经常表扬那些吃饭较干净,讲究卫生的幼儿。"吃饭吃得真干净";"桌上、地上一个饭粒也没有";"他一口口地吃得多香啊";"今天我们来请吃饭干净的小朋友当值日生"。每当这时,幼儿们都一口口慢慢地吃着,生怕饭粒掉在地上、桌上。吃完饭的幼儿还主动跑过来跟我讲:"老师,我吃得可干净了,没有把饭粒掉到桌上。"

  所以,我觉得,在日常生活中,不要因为事小而吝啬你的表扬和鼓励,幼儿会因为你的赞许而更加努力地做好每件小事。

  3、利用小照片帮助幼儿熟悉自己的物品和位置,养成自己取放物品的习惯

  幼儿入园后,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座位、床位及用品的位置。而幼儿刚入园,对一切都很陌生,要想让他们尽快的记住自己坐在哪里,睡在哪里,毛巾是哪一块,茶杯是哪一只,就得帮他们做标记了,因此我们把凡要求幼儿人手一套的物品,如:喝水杯,擦手毛巾等,都贴上了幼儿自己的小照片,让幼儿知道这是"我"的,这样幼儿就能正确地找到自己的茶杯、毛巾了。

  4、妙用儿歌,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

  儿歌是儿童文学作品中的一种体裁,极其短小精悍,而且读起来朗朗上口,易记,在对儿童进行生活常规时,我经常使用儿歌来引起幼儿的兴趣和帮助幼儿掌握生活常规的要领。在洗手的时候,我边教幼儿一边洗一边念儿歌:"吃饭之前要洗手,轻轻拧开水龙头。先把小手打打湿,再用肥皂搓搓手。搓手心,搓手背,甩甩小手真干净。"这样幼儿在不知不觉之中根据儿歌引导的步骤完成了洗手的任务。

  四、重视家园配合,帮助幼儿巩固生活常规。

  家庭是人生最早接受习惯培养的课堂,家庭中的所有成员都是形成幼儿好习惯的老师。从孩子呱呱落地伊始,在父母为孩子喂奶、把尿、哄睡觉时,都有意无意地培养着习惯。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特点,因材施教,抓住每一时机,及时果断地提出要求,并坚持始终地让幼儿去实践。尤其当孩子入托或进入幼儿园后,应多与园方在对幼儿习惯培养的要求、做法上保持一致,家庭与幼儿园实施同步化教育,使孩子更快、更有效地形成习惯。假如家庭与幼儿园的要求、做法不一样,就会让孩子感到无所适从。为此,我们通过以下形式,与家长沟通:

  1、家长会:召开期始家长会,宣布孩子入园后的生活常规及对孩子的行为习惯要求,让家长了解幼儿园对孩子的习惯培养要求,并告诉家长在家应配合的地方。例如:对于3岁左右的孩子,要求他们自己会拿勺、会穿鞋子、会独立进餐,这些要求,请家长在家也应配合训练,提高孩子的自理能力。

  2、家长开放日:教师在孩子入园期间,通过对孩子的一阶段训练,孩子已形成初步的常规时,请家长来园观摩孩子在园的一日生活活动,让家长了解孩子在园的老师对他的要求,让家长在家可以遵循幼儿园的一日常规制度对孩子进行训练,让孩子快速习惯幼儿园的一日生活。

  3、利用家长园地,向家长宣传常规教育的重要性,让家长也加入到培养良好的常规习惯的队伍中来,真正做到家园同步。

  4、及时与家长作好个别沟通和交流,针对孩子近阶段出现的不良习惯进行反馈。例如:孩子在午睡时常扒着睡,教师可把这个事实告诉家长,让家长在家也要观察孩子的睡眠姿势,向家长宣传不良睡眠姿势造成的不良后果,让家长配合纠正,共同改正孩子的不良习惯。

  总而言之,幼儿常规纪律的培养是一门艺术,它不是一朝一夕便能收到成效的。教师要积极、平等地对待每位幼儿。用我们的爱心、耐心、细心去认真对待自己的工作和孩子,那常规教育中的问题就迎刃而解。做到日常生活中学会观察和评价幼儿的行为,及时纠正幼儿的不良行为,通过各种手段对幼儿进行渗透教育,使幼儿形成良好的常规,这对幼儿将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以及待人接物的方式都会有很大的帮助。





1、下载 幼师帮手机APP,百万幼师同分享!幼儿教师教学的必备工具!
2、下载 亿妈汇手机APP,百万妈妈分享育儿经验!妈妈育儿的必备工具!
3、下载 孕妇宝手机APP,百万孕妇面对面交流!孕妇必备的孕产工具!
4、APP安装方法:手机打开亿师官网(www.yishiwang.net )网页最底端选择客户端安装!

5、关注"幼儿园教育"微信平台,在微信上-添加朋友-公众号-输入"幼儿园教育"-关注带有幼师帮图标平台
6、关注"婴幼儿教育网“微信平台,在微信上-添加朋友-公众号-输入"婴幼儿教育网"(微信号 qq23419676)
7、加我微信:qq835226297(每天分享幼教资源) 联系QQ:2870247344(注明幼师身份) 幼师Q群:107616762 (注明信息来源及幼儿园名称)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返回顶部 关注微信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