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手机客户端

好幼师网_好幼师官网

游戏化绘画教学与幼儿创造力培养

2014-8-10 00:11| 发布者:好幼师| 查看:5235| 评论:0

摘要:游戏化绘画教学与幼儿创造力培养 摘要:《幼儿园纲要》中指出,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于各种活动之中”。 福禄贝尔也认为游戏在学前教育体系中占独特的地位,幼儿的生活离不开游戏,游戏可以使幼儿的内心冲 ...

游戏化绘画教学与幼儿创造力培养

 

摘要:《幼儿园纲要》中指出,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于各种活动之中”。 福禄贝尔也认为游戏在学前教育体系中占独特的地位,幼儿的生活离不开游戏,游戏可以使幼儿的内心冲动得以体现,使幼儿兴奋、愉快幸福和内心的满足,在游戏中最能体现幼儿的积极性、自主性和创造性。游戏法就是运用游戏的方式进行教学活动的方法,所以我们在绘画中应充分考虑使游戏与教学得到优化结合,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环境和气氛中无拘无束地进行绘画活动,从而提高幼儿对绘画活动的兴趣,积极主动地在娱乐中获得绘画的乐趣,大胆的自我表现和创造,在愉快的气氛中求得发展。

关键词:游戏、创造性、游戏法、绘画教学

绘画活动是发展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的有效手段,也是孩子们比较喜欢的活动。上学期我担任的是小班的美术老师,以培养幼儿对美术的兴趣为主,主要方式是拓印、添画、涂色、撕剪纸等。整个学期下来,孩子们的绘画水平都有了一定的进步。但我在教学中发现部分幼儿机械模仿,一些孩子在画画时显得比较急,孩子的作品也缺乏创新和灵气,针对这些情况,反思教学活动中的问题,思考对策以期收到更好的活动效果。

著名儿童美术教育家罗恩菲尔在他的著作《创造与心智的成长》中提出:“游戏、、、、、可适用于儿童的一切活动、、、、、艺术可视为游戏的一种形式,儿童在艺术特别是绘画这样的游戏活动中,内在需要得到真正满足。”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幼儿绘画是一种轻松愉快地游戏形式。

一、小班幼儿游戏化绘画教学的心理学依据和概念的界定。

1、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小班幼儿的绘画特点。

小班幼儿年龄在3-4岁,感知经验少,表象贫乏,在绘画过程中没有明确的目的和意图,以乱涂乱画和涂鸦为主,满足于自身的动觉所产生的快乐感。自我控制和支配能力较弱,心理活动和行为活动都有明显的随意性。如:幼儿喜欢绘画,只是因为笔能在纸上划出各种痕迹,至于要画成什么,他们是从不关心的。在小班幼儿不能完全区分绘画和游戏的时候,他们常常把绘画当作游戏,因此绘画可以作为幼儿表达自我的一种外在游戏形式。

所谓游戏化绘画教学,我是这样定义的:教师把幼儿所要绘画的内容或主题,转化为游戏,使游戏和绘画融合成一种活动、一个过程,通过游戏和绘画的相互结合来满足他们的愿望和需要。具体可这样阐述:

1、游戏是幼儿绘画活动中创造性表现的需要,幼儿创造性表现的内部心理因素之一是愿望。孩子跟你说“老师我画的这个人跑的很快”,这时我们明显的发现所画人的腿严重比例失调的长,孩子想让他会飞,就会帮他画上翅膀、、、、、、,我们在幼儿涂色时,鼓励幼儿大胆用色,就像苹果不一定涂成红色,头发不一定是黑色的、、、、、、,。

2、用画来陈述事物的游戏是幼儿绘画的出发点,幼儿作画时,同“过家家”一般进入角色展开想象。如画一只小兔子,他不管他画得像不像,就会高兴地把两只手竖在头上当耳朵蹦蹦跳跳的说:“小白兔白又白、、、、、、,小白兔请你吃胡萝卜、、、、、、。”邻座的几个宝宝玩的不亦乐乎。有时候孩子的画你怎么也看不出个所以然来,可是他会给你讲一个很长的有关这幅画的故事,可见,幼儿绘画的出发点是用来作为陈述事物的游戏。

3、幼儿绘画的过程是游戏的过程。3-4岁的幼儿能拿起画笔乱涂乱画,感到新奇和快乐。在幼儿的概念中画笔是一种特殊的玩具。幼儿从不考虑有没有掌握技法和表现力,画起来无拘无束,不计较画面效果,不论画成什么,自己感觉都十分良好,讲起来头头是道。

以上几种观点说明:幼儿绘画实际上是一种游戏活动。实施游戏化绘画教学符合小班幼儿年龄特点,能够使幼儿内在情感得到自然流露,从中让幼儿感受到绘画的无限乐趣,发挥幼儿的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以幼儿为主体,构建游戏化绘画教学的目标和内容。

(一)目标定位

新《纲要》的艺术教育取向强调以幼儿为主体,创设感受与表现的环境,注重幼儿感知与体验,给予幼儿自由的空间,避免重技巧训练与成就导向的教学,不要求幼儿循规蹈矩的模仿。以游戏化绘画教学为特征的艺术课程,我将其目标定位在:

1.创设和营造舒适的环境,让幼儿在积极地情感体验中对事物形成初步印象。

2.以游戏为载体,以初步印象为基础,鼓励幼儿采用多种方式大胆想象和创造,培养幼儿的美感。

3.采用灵活的积极地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评价方式,让绘画在期待中得到更好的发展。

(二)游戏化绘画教学的内容选择。

新纲要组织与实施第六条明确指出“教育活动内容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识规律,更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寓教育于生活与游戏之中” 小班的幼儿受其认知发展水平的限制,生活经验较少,他们往往只对日常社会中经常接触的熟悉的和感兴趣的物体有绘画的兴趣。因此我在选择小班绘画活动教材时注意选择幼儿熟悉或感兴趣的题材。比如小班幼儿喜欢小动物、玩具和好吃的食物等,我就设计成具有游戏情节的游戏内容如“小兔请客”、 “画气球”、“画糖葫芦”、“彩色的糖果等等。

三、在绘画过程中努力创造、运用多种游戏手段。

1、绘画常规游戏化。

小班幼儿刚开始学习画画时,培养良好的绘画常规十分重要。幼儿对油画棒,各色颜料充满着好奇,在使用前虽然已经把规则讲解得很清楚,可是整理时还会发现油画棒丢的丢,断的断,颜料混色,孩子们脸上手上桌子上涂满颜色。后来发现通过自编儿歌教幼儿正确使用和整理材料效果不错。在愉快的气氛中,教幼儿朗诵儿歌《神奇的小画笔》:“小画笔真神奇,画蓝天画草地,越画越美丽。可是你要乱画桌子和墙壁,我可不会喜欢你。”目的是让幼儿正确使用画笔,懂得珍惜和爱护自己的画笔。我们还用一些词语如:蘸一蘸,舔一舔,回到自己家等词语提醒幼儿用颜料不滴色、不混色。在以后的绘画活动中,幼儿不但会遵守绘画常规,而且爱护画笔,能做到不滴色,不混色等。

2、运用故事、儿歌游戏化教学。

在游戏绘画活动中,将语言渗透在绘画活动中,把绘画主题编成一个故事或一首好听的儿歌,幼儿在自由活泼﹑愉快的气氛中,掌握绘画内容,陶冶情操。如印画萝卜鱼时,我先给孩子们讲了一个故事:“今天小兔子请小猫到家里做客,我们都知道小猫爱吃鱼,可是到了小兔子家一看,啊,怎么全是胡萝卜呀,小猫很生气,准备要回家,小兔子说,小猫你别生气,看我给你变个魔术,马上就能给你变出香喷喷的鱼来了,一会儿,小兔子真的给小猫变出了鱼,小猫高兴地吃起来,小朋友们你想知道小兔子是怎么把胡萝卜变成鱼的吗?”激发了幼儿学习的兴趣,我们一起学习了萝卜鱼的印画。

简单、短小,琅琅上口的儿歌是小班孩子比较喜欢的,所以,我在教幼儿学画简单物体时,常常运用儿歌进行教学,加强教学的趣味性,使教学内容形象化,易懂易接受。如我们在画想象画时,会边说‘上看看,下看看,左看看,又看看’边来添画。幼儿一边念儿歌一边作画,画画变成了非常愉快的事情。

3、创设美术活动区角

平时,除了较为正规的游戏化集体绘画活动外,我们班内还创设了美工区域,投放了各种材料供孩子使用,让幼儿在与环境的互动中得到发展。我们经常打破传统的坐着画的形式,而是通过故事前言--情景创设--表演游戏--自由绘画等程序,让幼儿在情景中体验游戏,在游戏中随意绘画,能够使幼儿获得游戏和绘画的双重感受。如有一次,我们在区角中投放了一张很大的纸,上边画着一棵美丽的大树,我们让宝宝们用撕、团、贴的方法在大树下边制作了很多漂亮的花朵,再用报纸球、雪花片等拓印树上边的果子,我们还添画了小朋友喜欢的人物,让幼儿先想一想,讲一讲,互相交流,然后指导幼儿进行添画,孩子们乐趣无穷,画面也随之丰富起来。在这样开放性的游戏化绘画活动中,幼儿的绘画兴趣更高了。

四、运用游戏化的评价,让幼儿获得成功感和满足感

游戏化的绘画活动更需要游戏化的评价过程,在评价幼儿作品时采用游戏化的评价语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让幼儿学习画冰激凌时,我对幼儿说:“谁画的冰激凌最漂亮,口味最独特,味道最好吃,会有好朋友来跟你分享你的冰激凌哦。”这时幼儿的绘画积极性马上被调动了起来。为了请来更多的好朋友,他们画冰激凌的时候特别认真仔细,绞尽脑汁与众不同。评价时,教师一边观察巡视,一边在幼儿的作品旁边贴上不同数目的“好朋友”贴画。幼儿一边数,一边兴奋地交流着:“我有两个好朋友呢,你呢?”“我比你多,我有三个好朋友呢。”程程小朋友对我说:“老师,今天我这儿只来了一个好朋友,明天我会画许多好吃的冰激凌,你能多请几个好朋友吗?”我微笑地朝他点头,表示非常愿意。

就这样如法炮制:拓印萝卜鱼我给他们印“小猫”;拓印毛毛虫,我给他们印“小鸡”……运用这种有趣的游戏评价形式后,每一次的作品讲评,幼儿都充满着期待。我认为游戏化的评价可以避免单纯的评价作品的好与不好,而且还能激发幼儿绘画的兴趣,提高幼儿绘画的技能,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让幼儿始终对绘画活动充满着向往和期待。

经过实践,小班游戏化的绘画教学活动具有明显的优越性。我们要进一步走近幼儿,运用游戏化绘画教学的形式,为幼儿提供游戏化的绘画环境,在绘画游戏中培养创造力,帮助幼儿体验艺术活动的乐趣和美感,同时让幼儿喜欢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异想天开,充分开掘和发挥孩子们的艺术创造潜能。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返回顶部 关注微信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