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手机客户端

好幼师网_好幼师官网

幼儿教育心理学考试重点内容

2015-1-21 16:34| 发布者:乔熙| 查看:9950| 评论:0

摘要:2010年幼儿教育心理学考试重点内容2010年幼儿教育心理学考点内容第一章:绪论一、幼儿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幼儿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幼儿教育系统中幼儿心理发展与变化的规律以及如何利用这些规律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一门 ...

2010年幼儿教育心理学考试重点内容
2010年幼儿教育心理学考点内容第一章:绪论
一、幼儿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幼儿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幼儿教育系统中幼儿心理发展与变化的规律以及如何利用这些规律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一门科学。
(一)心理现象与心理
1.心理现象
心理现象是个体心理活动或与他人交往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属于主观精神现象。人的心理现象可以划分为以下三个部分。
(1)动机
人的一切活动,无论是简单的还是复杂的,都是在某种内部动力的推动下进行的。这种推动人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部动力就是人的活动动机。动机的基础是人的内在需要。需要不同,动机的性质也不同。
(2)心理过程
人对事物的认识开始于感知觉,感知觉是人对当前直接作用域感官的事物的认识,相当于信息的输入,如看到各种东西、听到各种声音、闻到各种气味等。记忆是对信息的编码、存储和提取,储存在头脑中的信息有回想起来。思维指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概括和间接的反映。想象是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改造,建立新形象的过程。注意是指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优势兴奋),是心理过程的动力特征之一,注意不是一种独立的心理过程,而是心理过程的一种特征。
感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都是人对事物的认识过程。认识过程是人最基本的心理过程,它包括感觉、直觉、记忆、思维、想象等。人在认识时务的过程中,不仅认识事物是什么伙食怎么样,而是还总是抱有一定的态度,对事物产生喜欢、厌恶、高兴或悲伤等情绪或情感,这在心理学上称之为情感过程,人在认识事物或活动过程中,能够自觉地控制和调节自己的行为,通过努力而达到预定的目的,心理学上将这种心理活动称为意志过程。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都是心理过程。
(3)个性
每个人由于个体遗传特性不同,生活环境不同,所受教育不同,心理活动也就表现出差异。心理的个别差异是相对稳定的,而且是经常出现的。个性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三方面。
2.心理的实质
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具体来说体现在下列三个方面:①心理是人脑的机能,心理活动是由于大脑活动而产生的;②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客观现实是心理的内容与源泉;③人的心理活动具有主观能动性,心理主动地加以选择地反映周围事物。
(二)幼儿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幼儿心理学就是研究幼儿认识能力的发展特点、情绪情感的发展特点、行为活动的目的性及自我控制能力的发展以及幼儿个性心理特征形成与发展的特点。研究幼儿的心理活动,掌握其特点,可以为教育工作者的教育实践提供科学的心理学依据。
二、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
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多种多样,归纳起来有:遗传、生理成熟、环境和教育等,现代心理学主要关注这些因素是如何对儿童的心理发展产生影响的。
(一)遗传因素和生理成熟
1.遗传
遗传是指:祖先的生物特性传递给后代的生物现象。遗传素质是儿童心理发展的物质前提。幼儿正是在这种生物的物质前提下形成了自己的心理。
遗传对幼儿心理发展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如下两个方面:①遗传为幼儿心理发展提供最基本的自然材质前提。心理活动是大脑的机能,有了大脑,人的心理活动才能产生。正常的大脑和神经系统是幼儿心理发展的基础;②遗传奠定了幼儿心理发展个别差异的最初基础。由于遗传素质不同,每个幼儿出生时他的心理发展已经存在不同的可能性,具有各自心理发展特点的基础。
2.生理成熟
生理成熟是指:儿童身体生长发育的程度或水平。儿童的生理成熟或发展是有一定顺序的,生理成熟的顺序性为儿童心理活动的出现与发展的顺序性提供了基本的前提。
(二)环境和教育因素
所谓环境,就是指儿童周围的客观世界,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教育作为社会环境中最重要的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对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起着主导作用。环境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①环境使遗传和生理成熟所提供的心理发展的可能性变为现实,遗传素质仅仅是物质前提。没有环境的影响,心理发展不会由可能性转化为现实,物质条件只不过是提供了儿童发展的可能,要形成一种心理特征还必须有环境的作用。
②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是制约儿童心理发展水平与方向的重要因素。社会生活条件与教育水平影响幼儿心理发展的水平。儿童与成人的交往活动对儿童心理的形成与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作用。儿童所处的生活条件是千差万别的,受教育的条件也非常不同。
(三)幼儿自身的心理和幼儿活动
1.影响幼儿心理发展的因素
影响幼儿心理发展的因素不仅有客观条件,而且有幼儿自身的心理活动、自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等主观因素。幼儿心理的发展过程是一种主动积极的过程。在遗传、环境的作用影响过程中,幼儿本身也积极地参与并影响他自身的心理发展。儿童年龄越大,其主观因素对他的心理作用也越大。幼儿对外界的影响是有自己的选择意向的。
2.幼儿的活动
幼儿的心理是在活动中形成和发展的。幼儿的活动主要包括对物的操作活动和与人的交往活动。对物的操作活动使幼儿的心理获得了非常有意义的发展;模仿是幼儿的一种活动方式;幼儿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发展了社会性,同时也逐步形成了自己的个性。活动是促进幼儿心理发展的有效途径。重视幼儿的各种活动,尤其是幼儿的游戏,对幼儿的心理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三、学习幼儿心理学的意义
(一)学习幼儿心理学的现实意义
学习幼儿心理学的现实意义有以下几方面:
①学习幼儿心理学有助于了解幼儿心理的特点,走进童心世界。科学有效地指导幼儿活动,其前提是了解幼儿的心理特点。幼儿的心理特点有趣而且独特,只有在一些现象中发现情况和问题,才能真正了解幼儿。
②学习幼儿心理学,有助于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幼儿的内心世界与成人存在差异,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之间也存在差异。人们不能用成人的标准去要求幼儿,不能把它们当成小大人,而是尊重儿童,正确对待儿童。
③掌握幼儿心理特点和规律,有助于做好幼儿教育工作。幼儿教育工作建立在掌握幼儿心理特点的基础上,针对这一特点,才能选择合适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
④学习幼儿心理学,有助于为幼儿发展提供更加适合的环境,幼儿心理处于发展过程中,处于与环境不断的互动过程中,因此,理解和正确认识幼儿生活和游戏的环境,可以帮助我们为幼儿创造合适的环境。
(二)学习幼儿心理的理论意义

2010年幼儿教育心理学考点内容第二章:
一、幼儿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
儿童心理年龄特征,是指儿童心理发展的各个不同年龄阶段所形成和表现出来的那些一般的、典型的和本质的心理特征,是稳定性和可变性的统一,是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也是顺序性和方向性的统一。
幼儿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
(一)幼儿心理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发展
儿童的心理发展与儿童年龄的增长有着密切的关系。即使都在幼儿时期,年龄不同,心理活动水平也不相同。比如:幼儿园中小班(3~4岁)的孩子与中班(4-5岁)的孩子、大班(5~6岁)的孩子之间就显示出阶段性特征。
(二)幼儿的认识活动以具体形象性为主,开始向抽象逻辑性发展
幼儿认识活动表现为具体性和形象性。幼儿认识活动的具体性和形象性,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对事物的认识主要依赖于感知
幼儿对事物的认识较多地依靠直接的感知,对事物的认识常常停留于事物表面现象,而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特点,幼儿记住的事物依赖于对事物的直接感知,幼儿的思维活动也离不开对事物的直接感知。
2.表象活跃
表象虽然不是实际的事物,但它是直观的、生动形象的,因而表象也有具体性的特点。幼儿头脑中充满了具体形象。
3.抽象逻辑思维开始萌芽
整个幼儿期,思维的主要特点是具体的、形象的,但是,5~6岁的幼儿已明显地出现了抽象逻辑思维的萌芽。这个阶段,幼儿对事物因果关系的掌握等有所发展,初步的抽象能力明显地发展起来,他们回答问题时,不单从表现现象出发,而能从较抽象的方面来推断事物的因果关系。
(三)心理活动开始向有意性发展
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和教育的影响,幼儿中期开始,已能初步按成人的要求做事,到了5~6岁时,幼儿已能初步控制自己的行为,有目的地进行活动,心理活动开始向有意性发展。
(四)幼儿的情感由易外露开始向稳定和有意控制发展
1.由情感易变化向逐步稳定方向发展
幼儿的情绪情感比较容易变化,而且不能自觉地加以控制。年龄小的儿童情感变化比较大,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教育的影响,5~6岁的孩子情绪情感逐渐稳定。
2.由情感易外露、自我控制能力差向有意识地控制自己发展
幼儿是纯真的,他们的情绪情感大部分是表露在外的,他们不会掩饰自己的情感。年龄较小的幼儿不会控制自己的情感,常表现得比较冲动。到了幼儿晚期,幼儿开始能有意识地控制自己情感的外部表现。
(五)幼儿个性开始形成,向稳定倾向性发展
幼儿期是人的个性开始形成的时期,表现出初步稳定的个性倾向性,突出表现为出现初步的具有一定倾向的兴趣爱好、明显的气质特点和性格特点。这些与幼儿逐渐形成了对周围的人、事物的态度相关。
二、幼儿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一)3岁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1.新生儿期(0—1月)
心理发生的基础:惊人的本能。如吸吮反射、眨眼反射、怀抱反射、抓握反射、巴宾斯基反射等,这些都是无条件反射,是建立条件反射的基础。
心理的发生:条件反射的出现。条件反射的出现,使儿童获得了维持生命、适应新生活需要的新机制,条件反射既是生理活动,又是心理活动,其出现预示心理的发生。
儿童出生后就开始认识世界,最初的认知活动突出表现在知觉发生和视听觉的集中。视听觉集中是注意发生的标志。注意的出现,是选择性反映,是人们心理能动性反映客观世界的原始表现。
人际交往的开端。通过情绪和表情表现出交往的需要。
2.婴儿早期(1—6月)
这段时期心理的发展,突出表现在视听觉的发展,在此基础上依靠定向活动认识世界,眼手动作逐渐协调。
视觉、听觉迅速发展。半岁内的婴儿认识周围事物主要靠视听觉,因动作刚刚开始发展,能直接用手、体接触到的事物很有限。
手眼协调动作开始发生。手眼协调动作,指眼睛的视线和手的动作能够配合,手的运动和眼球的运动协调一致,即能抓住看到的东西。婴儿用手的动作有目的地认识世界和摆弄物体的萌芽,是儿童的手成为认识器官和劳动器官的开端。
主动招人。这是最初的社会性交往需要。这时期要注意亲子游戏的教育性。
开始认生,这是儿童认知发展和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变化,明显表现了感知辨别能力和记忆能力的发展,表现儿童情绪和人际关系发展上的重大变化,出现对人的依恋态度。
依恋关系发展。分离焦虑,即亲人离去后长时哭闹,情绪不安,是依恋关系受到障碍的表现。开始出现用“前语言”方式和亲人交往,孩子理解亲人的一些词,做出所期待的反应,使亲人开始理解他的要求。
3.婴儿晚期(6—12月)
明显变化是动作灵活了,表现在身体活动范围比以前扩大,双手可模仿多种动作,逐渐出现言语萌芽,亲子依恋关系更加牢固.身体动作迅速发展.坐、爬、站、走等动作形成,坐爬动作利于孩子的发展。手的动作开始形成。五指分工动作和手眼协调动作同时发展。五指分工,拇指和其他四指的动作逐渐分开,活动时采取对立方向。言语开始萌芽,这时发出的音节较清楚,能重复、连续。
4.先学前期(1—3岁)
这是真正形成人类心理特点的时期,具体表现为:学会走路、说话,出现思维;有最初独立性。高级心理过程逐渐出现,各种心理活动发展齐全。
学会直立行走。1—2岁幼儿由于生理原因独立行走不自如。
使用工具。1岁半左右,已能根据物体的特性来使用,这是把物体当作工具使用的开端,孩子使用工具经历一个长期过程,可能出现反复或倒退现象。
言语和思维的真正发生。人类特有的言语和思维活动,是在2岁左右真正形成的。出现最初的概括和推理,想像也开始发生。
出现最初的独立性。人际关系的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是开始产生自我意识的明显表现,是儿童心理发展上非常重要的一步,也是人生头3年心理发展成就的集中体现。
(二)各年龄段幼儿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1.学前初期(3~4岁)
3~4岁处于幼儿期的初期阶段,也是幼儿园的小班年龄。这时期的主要特点是:
(1)生活范围扩大
幼儿3岁以后,开始进入幼儿园。新的环境对幼儿最大的影响是:从只和亲人接触的小范围,扩大到有老师、更多同伴的新环境。生活范围的扩大,引起了幼儿心理上的许多变化,使幼儿的认识能力、生活能力以及人际交往能力得到了迅速发展。
(2)认识依靠行动
3~4岁儿童的认识活动往往依靠动作和行动来进行。3~4岁幼儿的认识特点是先做再想,而不能想好了再做。3~4岁的孩子在听别人说话或自己说话时,也往往离不开具体动作,他们的注意也与动作联系在一起。
(3)情绪作用大
在幼儿期,情绪对幼儿的作用比较大。3~4岁的幼儿情绪作用更大,他们常常为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哭起来。这时期幼儿情绪很不稳定,很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他们的情绪还很容易受周围人感染。
(4)爱模仿
3~4岁的幼儿模仿性很强,对成人的依赖性也很大。幼儿还常常模仿老师,对老师说话的声调、坐的姿势等都会模仿。所以老师的言传身教非常重要。
2.学前中期(4~5岁)
4~5岁是幼儿中期,也是幼儿园的中班年龄.4~5岁幼儿的心理较3~4岁有很大的发展,主要表现如下:
(1)活泼好动 使幼儿的天性,这一特点在幼儿中期表现尤为突出.
(2)思维具体形象  是幼儿思维方式的住哟特点.这一特点在幼儿中期表现最为典型,这时期的孩子主要依靠头脑中的表现进行思维.他们的思维是很形象和很具体的.
(3)开始能够遵守规则
4~5岁的幼儿已经能够在日常生活中遵守一定的行为规范和生活规则。在进行集体活动时,能初步遵守集体活动规则。幼儿规则意识的建立,有助于幼儿合作游戏的开展和游戏水平的提高,也有助于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4)开始自己组织游戏
游戏是幼儿的主要活动形式,他们已经能够理解和遵守游戏规则,能够自己组织游戏,自己确定游戏主题。由于幼儿中期能够遵守一定的规则,所以,这个时期幼儿的合作水平也开始提高。
3.学前晚期(5~6岁)
好问好学。幼儿在这一时期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好奇心比以前更强。
抽象思维能力开始萌芽。大班幼儿思维仍是具体形象思维,但明显有抽象逻辑思维萌芽。
开始掌握认识方法。出现有意地自觉控制和调节自己心理活动的能力,认知方面有了方法,开始运用集中注意的方法和有意记忆。
个性初具雏形。有较稳定的态度、兴趣、情绪、心理活动,思想活动不那么外露。
三、有关幼儿心理发展阶段的几个概念
(一)儿童心理发展的转折期和危机期
在儿童心理发展的两个阶段之间,有时会出现心理发展在短期内突然急剧变化的情况,称为儿童心理发展的转折期。由于儿童心理发展的转折期常出现对成人的反抗行为,或不符合社会行为准则的各种表现,所以有人把转折期称为危机期。
儿童心理发展的转折期,并非一定出现“危机”,转折期和危机期有所区别,转折期是必然出现的,但“危机”却非必然出现,在掌握规律的前提下,正确引导儿童心理的发展,“危机”会化解。
(二)儿童心理发展的敏感期和最佳期
所谓敏感期,是指儿童学习某种知识、形成某种能力和行为比较容易、儿童心理某个方面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
儿童心理发展敏感期的形成与生理发展的加速期和心理发展本身的状态有关,同时,也与心理的整体发展有关。
(三)儿童心理的最近发展区
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能独立表现出来的心理发展水平,和在成人指导下能表现出来的心理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
最近发展区的大小是儿童心理发展潜能的标志,也是可接受教育程度的标志,在儿童心理发展的每一时刻都存在,同时,时刻在变化,而变化又因人而异

2010年幼儿教育心理学考点内容第三章:
 一、幼儿感知觉发展的主要特征
(一)感觉和知觉的概念
感觉是指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刺激物个别属性的反映,属简单的心理现象,主要与生理作用相关系,包括视、听、嗅、触、动与平衡觉等。
知觉是指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整体的反映。它以感觉为基础,但并非感觉成分的简单相加,而是对感觉所提供的信息进行加工,反映刺激所代表的意义,受经验影响。因此,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的知觉会有所不同。
感知觉是认识活动的开端。在感知的基础上,人们才能形成记忆、想像、思维等一系列较复杂的心理过程,才能对客观事物作更进一步的认识。
(二)感知觉在幼儿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感知觉在幼儿心理发展中有以下几方面作用:
①在幼儿的认识活动中,感知觉占据重要地位。比如,3~6岁的幼儿是借助于形状、颜色、大小、声音等来认识世界的,而不是依靠语言交往所获得知识来认识世界的。②幼儿的记忆,直接依赖于感知的具体材料,对直接感知过的形象的记忆,比对语词记忆的效果好。③幼儿的情绪和意志行为,常受直接感知的影响而变化。
(三)幼儿感知觉发展中的主要特征
1.视觉
儿童视觉的发展表现在两方面:视敏度的发展、颜色视觉的发展。
(1)视敏度
视敏度的概念:精确地辨别细致物体或处于具有一定距离的物体的能力,也就是发觉一定对象在体积和形状上最小差异的能力,即通常所说的视力。来源:www.examda.com
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视敏度也在不断提高,但发展速度是不均衡的。5~6岁与6~7岁的幼儿视敏度水平比较接近,而4~5岁与5~6岁幼儿的视敏度水平相差较大。
(2)颜色视觉
颜色视觉:指区别颜色细致差异的能力,亦称辨色力。
幼儿颜色视觉的发展规律:①幼儿正确辨认颜色的百分率和正确辨认颜色数,随年龄增长而提高;②幼儿正确辨认颜色的百分率,因年龄班级不同、颜色不同、辨认方式不同而有差异;③幼儿辨认颜色主要在于能否掌握颜色名称,如果混合色有明确的名称,如“淡棕”、  “橘黄”,幼儿同样可以掌握;④幼儿对某些颜色,如“群青”、  “天蓝”、“古铜”等所以不能辨认或不善辨认,并非完全缺乏辨色能力,主要是由于生活中接触的机会少,成人没有进行有意识的指导。
(3)影响婴幼儿视力的因素
幼儿视力受遗传和环境影响。视觉经验是促进视觉发展的必要因素。光线照明较差、户外活动和身体锻炼较少、坐姿不良等都会造成视力减退。
(4)色盲是颜色视觉异常采集者退散
色盲可分为全色盲、全色弱、红绿色盲和红绿色弱4种。
2.听觉
(1)听觉发展对儿童心理发展的意义
听觉是幼儿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之一,他们依靠听觉辨认周围事物特点。幼儿依靠听觉感受音乐,学唱歌曲,欣赏乐曲,从而还得到美育的熏陶。此外,儿童与成人交往,特别是学习口语,必须依靠听觉。听觉对幼儿智力、个性发展也有一定影响。
(2)听觉感受性
听觉感受性包括听觉的绝对感受性和差别感受性。绝对感受性是指分辨最小声音的能力;差别感受性则指分辨不同声音最小差别的能力。幼儿的听觉感受性有很大的个别差异,并且在生活条件和教育影响下不断发展。听觉感受性随年龄增长而不断完善。
(3)言语听觉
幼儿辨别语音是在言语交际过程中发展和完善起来的。幼儿中期可以辨别语音的微小差别,到幼儿晚期,几乎可以毫无困难地辨明本民族语言包含的各种语音。
(4)听力的保护和培养
幼儿园在创设环境的时候要注意避免噪音污染,通过绿化与美化净化环境,也可以通过轻松的音乐来发展幼儿听觉,通过学习语言训练幼儿的听力辨别力。
3.触觉
触觉是肤觉和运动觉的联合,是幼儿认识世界的重要手段。
(1)视触觉的协调
视触协调主要表现为眼手探索活动的协调。眼手协调活动是婴儿认知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里程碑,也是手真正探索活动的开始。
(2)动觉
幼儿动觉的感觉性随年龄增长而提高。具体表现为幼儿初期对物体的大小、轻重和形状等属性的感知错误率高、精确性差。到幼儿末期,感知的错误明显减少。此外,反映唇、舌、声带等言语器官运动的言语运动觉也在幼儿的活动中不断发展。
4.空间知觉
空间知觉包括形状知觉、方位知觉、距离知觉,是用多种感官进行的复合知觉。形状知觉是对物体轮廓及各部分的组合关系的知觉,如对几何图形的辨别等;方位知觉是指对物体的空间关系和自己的身体在空间所处位置的知觉,包括辨别上、下、前、后、左、右、东、西、南、北、中的知觉。距离知觉是辨别物体远近的知觉,幼儿可以分清他们所熟悉的物体或场所的远近,对于比较广阔的空间距离,他们还不能正确认识。
5.时间知觉
时间知觉是对客观现象的延续性、顺序性和速度的反映。人总是通过某种衡量时间的媒介来反映时间的。任何变化速度均匀的现象都可以作为时间的标尺,其中包括外界的变化,也包括人体内部的一些生理状态。
二、感知特性与幼儿活动
(一)感受性与幼儿的活动
1.适应
感受性可因刺激的持续时间而降低或提高。
2.对比
同一分析器和各种感觉可以彼此相互作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这就是感觉的对比。感觉的对比有两种,即先后对比和同时对比。
3.个体经验对感受性的影响
提高感知的效果,不仅有赖于当前的刺激,同时也有赖于个体已有的感知经验。
4.教育和训练可以提高幼儿的感受性
教师应当利用幼儿感受性的各种规律,有效地提高幼儿的感受性。
(二)知觉特性与幼儿活动
1.知觉的选择性与幼儿活动
在日常生活中,同一时间内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是多种多样的,而人总是有选择地以个别或少数事物作为知觉的对象,把它们从背景中区分出来,对它们知觉得格外清晰。幼儿在集体活动时,作用于感官的刺激物是很多的,但是,幼儿往往把老师作为知觉的对象,对其他事物,虽然有的也感受到了,但是印象不清晰。
2.知觉的整体性与幼儿活动
知觉对象由许多具有不同特征的部分组成,但人并不认为它是许多个别孤立的部分,而总是把它看作一个统一的整体,这就是知觉的整体性。即使是不完整的斑点图,幼儿也能将其知觉当成一个有意义的整体。
3.知觉的理解性与幼儿活动
在知觉过程中,人总是根据以往的知识、经验来理解当前的知觉对象,并用词把它标志出来,这是知觉的理解性。幼儿对事物理解了,知觉就会更快、更深刻、更精确。知觉的理解性有赖于幼儿过去已有的知识和经验。
4.知觉的恒常性与幼儿活动
知觉的恒常性是指当知觉的客观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时,我们的知觉映象在相当程度上却保持着它的稳定性。知觉的恒常性中最主要的是视觉的恒常性。视觉恒常性包括亮度、大小和形状的恒常性。其中,亮度恒常性研究甚少。亮度恒常性是指在照明条件改变时,物体的视觉亮度保持不变。大小恒常性是指对远处的一个客体尽管它明显地变小,但在知觉中仍然保持原有的大小。当我们从不同角度观察同一物体时,我们知觉到的物体形状并没有发生明显变化,这就是形状恒常性。幼儿在活动中,也具备这些知觉的恒常性。
5.知觉对象和背景的关系与幼儿活动
在知觉过程中,要把对象从背景中分出来,受对象与背景的差别、对象的活动性、刺激物本身各部分的组合和教师的言语指导等条件影响。
(三)在活动中发展幼儿的观察力
1.幼儿观察的发展
幼儿观察的发展,表现在观察的目的性、持续性、细致性、概括性以及观察方法等方面。
2.如何培养幼儿的观察力
幼儿教师可以帮助幼儿明确观察的目的和任务,并提供丰富的观察材料,引导幼儿观察概括,并启发幼儿用多种感官方式参与观察。此外,还可以教给幼儿有顺序的观察方法。
3.保护幼儿的感官来源:考试大
幼儿感觉器官的健康发展,是其感知能力发展的必要前提。要经常提醒幼儿注意用眼、用耳的卫生,对有感官缺陷的幼儿给予必要的帮助。
2010年幼儿教育心理学考点内容第三章:幼儿感知觉的发展
三、感知觉规律在幼儿教学学中的运用
(一)适应现象
由于分析器工作的结果而产生的感受性,会因刺激持续时间的长短而降低或提高,这种现象叫适应现象。
(二)对比现象
同一分析器的各种感觉会因彼此相互作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感觉的对比.感觉对比分先后对比和同时对比两种.教师在制作和使用直观教具时,掌握对比现象的规律,对提高幼儿感受性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三)知觉中对象与背景的关系
人在感知事物时,总是清晰地感知一些刺激,这些刺激便成为知觉对象,其余的成为背景.对象时感知的中心,背景则是衬托部分.知觉对象从背景中分离出来,受以下因素影响:
①对象与背景的差别。对象与背景的差别包括颜色、形状、声音和强度方面的差别,差别越大,对象越容易从背景中分离。教师要运用背景与对象关系的规律,教师的板书、挂图和实验演示应当突出重点,加强对象与背景的差别。
②对象的活动性。在固定不变的背景上,活动的刺激物易被知觉为对象。教师应尽量多地利用活动模型、活动玩具及幻灯、录像等,使幼儿获得清晰的知觉。
③刺激物本身各部分的组合。在视觉刺激中,凡距离上接近或形态上相似的各部分容易组成知觉的对象;在听觉上,刺激物各部分在时间上的组合,即“时距”的接近也是分离知觉对象的重要条件。因此,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要突出所传递的内容。
④教师的言语与直观材料结合。人的知觉是在两种信号系统的协同中实现的。词的作用可以使幼儿知觉的效果大大提高,直观材料加教师讲解,幼儿才能很好理解
2010年幼儿教育心理学考点内容第四章:
 一、注意在幼儿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一)注意的概念
注意是指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是人的心理活动的一种能动的积极的状态。
注意具有指向性和集中性两个显著特征。所谓指向性是指在某一时刻人的心理活动选择了某个对象而离开了另外一些对象,能使人有选择地反映事物,从而获得清晰印象。集中性指同一时间内各种有关心理活动聚集在其所选择对象的基础上,或这些心理活动深入于该对象的程度,即心理活动在一定方向上的强度和紧张度。
(二)注意与心理过程
注意不是一种独立的心理过程,他总是与人的其他心理活动相伴而进行的.注意对我们获得知识\掌握技能\思考问题\完成各种治理活动和实际操作活动起着重要的保证作用.
(三)注意对幼儿的活动和心理发展的意义
1.注意对幼儿活动的意义
游戏是幼儿的主要活动形式,注意是幼儿游戏活动开展的保证.注意可以使幼儿持续的进行学习活动,有利于教育任务的实现.
2.注意对幼儿心理发展的意义
注意能使幼儿从环境中接受大量的信息,调整自己的行为。同时,注意也对幼儿认识过程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有利于幼儿意志力的培养和发展。
二、幼儿注意发展的主要特征
注意可以分为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两种基本形式。其主要区别在于是否有目的和是否需要克服困难。幼儿注意发展的特征是无意注意占优势地位,有意注意逐渐发展。
(一)幼儿的无意注意占优势
无意注意就是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3岁前儿童的注意基本上属于无意注意。其发展表现为:刺激物的物理特性仍然是引起无意注意的主要因素;与兴趣和需要关系密切的刺激物,逐渐成为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
容易引起幼儿无意注意的诱因有两大类:首先是刺激比较强烈、对比鲜明、新异和变化多动的事物,比如,教师呈现的玩具、教师的语言及新异的环境等;其次是与幼儿兴趣、需要和生活经验有关系的事物,比如,符合幼儿兴趣的事物、与幼儿需要密切关联的事物。
(二)幼儿的有意注意初步发展
有意注意是指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有意注意主要表现在幼儿能自己控制自己的注意,其特点是有目的和需要意志努力。但幼儿的有意注意还处于初步的发展之中,而且幼儿有意注意的目的性和自我控制力主要还依赖于成人的组织与提醒。幼儿有意注意的产生依赖于丰富多彩活动的开展和幼儿对活动目的、任务的理解程度等。 来源:考试大-教师资格
三、注意的规律与幼儿的活动
(一)注意的选择性与幼儿的活动
注意具有选择信息的功能,这就是注意的选择性。注意选择性的发展有如下几个方面的规律:①幼儿注意的选择性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幼儿的兴趣和情绪引起的;②幼儿注意的选择性与理解水平和幼儿的经验有密切关系;③幼儿注意的选择性受强化方式的影响。
因此,幼儿教育内容的安排要适合已有知识经验和认知发展水平,要注意到幼儿在注意物体特征方面的个性差异,认识到幼儿注意选择性可通过教育强化改变。
(二)注意的稳定性与幼儿的活动
注意的稳定性是指注意力在同一活动范围内所维持的时间长短。幼儿注意的稳定性有稳定性比较差、多种因素影响幼儿注意力和存在明显的年龄差异等特点,需要教师选择适当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
(三)注意的分配与幼儿的活动
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分配到两种或几种不同的对象与活动上,这就是注意的分配。发展注意的分配能力,考虑注意分配的条件:①如果对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都比较熟练,或者对其中一种活动掌握得非常熟练,甚至接近于自动化的程度,那么,注意的分配就比较好。②同时进行的两种或几种活动,在头脑中形成密切的联系。
因此,教师需要通过各种活动,培养幼儿的有意注意与自我控制能力,并且加强动作或活动练习,使同时进行的活动在幼儿头脑中形成密切的联系。
(四)注意的广度与幼儿的活动
注意的广度也叫注意的范围,是指一个人在同一时间内能够清楚地察觉和把握对象的数量。幼儿注意的范围是比较小的,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注意的范围在逐渐扩大。一般来说,幼儿在较短的时间片段中不能注意较多的事物。
注意对象的特点、个人经验和活动任务都可能影响注意广度。因此,教师在组织活动的时候,需要明确幼儿活动的任务,考虑到注意对象的特点和注意教育内容呈现的方式。
(五)幼儿注意发展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及教育措施
1.幼儿注意的分散与防止
幼儿的无意注意占优势,自我控制能力差,注意容易分散,这是幼儿注意比较突出的一个特点。引起幼儿注意分散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连续进行的单调活动。幼儿如果长时间处于单调的活动状态下,容易发生疲劳,容易由于疲劳而分心。
(2)缺乏严格的作息制度。缺乏规则的约束造成分散。
(3)无关刺激的干扰。幼儿很容易被新异、多变、强烈的刺激物所吸引。
(4)注意转移的能力差。幼儿注意的转移还不很灵活,他们往往不能根据活动的需要及时将注意集中在当前应该注意的事物或活动上。
(5)不能很好地进行两种注意的转换。幼儿的注意以无意注意为主,在活动中很难随意进行转换。
2.幼儿的“多动”现象与注意
幼儿注意的稳定性比较差,主要特征之一就是“多动”,注意力不集中,但恰当的活动方式,幼儿是能够以他自己的兴趣集中注意很好地进行活动的,而且活动中幼儿的注意也相对稳定。 “多动”与“多动症”是不同的概念。多动即爱动,是幼儿的一个特点,“多动症”则又称为“轻微脑功能失调”(Minimal Brain Dysfunction,简称MBD),是儿童的一种行为问题。研究表明,多动症既有病理上的原因,又有心理上的原因。因此,教师对幼儿的多动现象不要轻易下结论,更不能随意称作多动症。
2010年幼儿教育心理学考点内容第五章:幼儿的记忆
一、记忆在幼儿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一)记忆的概念(jiyidegainian)
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识记、保持和恢复的过程。记忆包括识记、保持、恢复几个过程。其中,恢复包括两种形式:再认、再现(回忆)。从记忆内容看,记忆可分为运动记忆、情绪记忆、形象记忆和语言记忆。
(二)记忆表象及其特征
表象分为(记忆表象)和(想像表象)两类。通常所说的表象,是记忆表象的简称。
表象是指在头脑中的客观事物的形象,即感知过的事物不在面前而在头脑中呈现出来的形象。表象具有直观性和概括性两个基本特征。表象所反映出来的东西和原物体有相似之处,有一定的逼真感,这就是表象的直观形象性。表象的概括性,反映同一事物在不同条件下所经常表现出来的一般特点,它不是某一次感知所留下的个别特点。
(三)记忆在幼儿生活、游戏、学习等活动中的作用
1、记忆在幼儿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幼儿在生活中完成操作,形成经验,建立对周围世界的认识,离不开记忆。
2、记忆在幼儿游戏中的作用  在幼儿的游戏活动中,无论是角色游戏还是结构游戏,孩子都是在进行着想象,而这想象的“原材料”就是通过记忆而在幼儿脑中保存下来的事物的表象,即感知过的经验。
3、记忆在幼儿学习活动中的作用
幼儿期的学习活动是有限的,即使如此,也总有知识经验的积累。只要有积累,就必然离不开记忆。
二、幼儿记忆发展的主要特征
幼儿无意记忆、机械记忆、形象记忆继续发展,达到相当高的水平;记忆的意识性、理解性明显提高,表现为有意记忆、意义记忆、语词记忆和记忆方法继续发展。这表明记忆发牛了质的变化。
(一)意识性:无意记忆占优势,有意记忆逐渐发展
1.无意记忆占优势
幼儿无意记忆的效果优于有意记忆,并且,这种无意识记效果随年龄增长而提高。
幼儿无意识记的效果依赖于:①客观事物的性质;②客观事物与主体的关系;③认知活动的主要对象或活动所追求的事物;④活动中感官参加的数量;⑤活动动机。
2.有意记忆逐渐发展
幼儿的有意识记是在成人教育下产生,这种有意识记效果依赖于对记忆任务的意识和活动动机。
(二)理解性:记忆的理解和组织程度逐渐提高
机械记忆用得多,意义记忆效果好。
幼儿机械记忆用得多,意义记忆用得少,但是意义记忆的效果优于机械记忆。年龄小的幼儿意义记忆比机械记忆效果高得多,随年龄增长,差距缩小,主要是因为意义记忆向机械记忆渗透,机械记忆中加入了越来越多的理解成分。
(三)记忆内容:形象记忆占优势,语词记忆逐渐发展
幼儿形象记忆的效果优于语词记忆(形象带有直观性、鲜明性);幼儿形象记忆和语词记忆都随年龄的增长而发展;幼儿形象记忆和语词记忆的差别逐渐缩小。
(四)记忆方法:记忆的意识性和记忆方法逐渐发展
有意记忆和意义记忆的发展,意义记忆对机械记忆的渗透及其相互接近,都反映了幼儿记忆过程的自觉意识性和记忆策略、方法的发展。幼儿能够对记忆材料加工,使之条理化、系统化,使记忆形象和语词联系。
三、幼儿的记忆与幼儿的活动
(一)记忆的保持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
保持是指已获得的知识经验在头脑中储存和巩固的过程,是识记和恢复(再认和再现)的中间环节。保持是一个动态过程,发生着“量”和“质”两方面变化。幼儿年龄小,大脑神经发育不够成熟,知识经验缺乏,更容易变化、忘事,这就是“幼儿期健忘”。因而,对幼儿记忆保持的要求不能太高,而应实事求是,符合记忆的心理年龄特点,教孩子学习知识,要注意巩固率或识记后的保持率。(二)活动的性质与幼儿的记忆幼儿以无意记忆为主。要提高幼儿的记忆效果,主要依据以下因素:
1.活动材料的性质
直观、形象、具体、鲜明的事物,以其突出的特点,易引起幼儿集中注意,也容易被幼儿的无意记忆记住。
2.活动与幼儿主体的关系
对幼儿生活有重要意义、符合幼儿兴趣的事物,能激起幼儿愉快、不愉快或惊奇等强烈情绪体验的活动,都易成为幼儿无意记忆的内容。
3.记忆对象成为幼儿活动追求的对象
如果记忆材料成为幼儿活动中的主要对象,如果幼儿在活动中始终不能离开对该对象的认知,那么,对这种对象进行的记忆会有很好的效果。
4、活动中感官可参考的数量
多种感官参加的记忆效果更好。
(三)幼儿的兴趣、积极性与记忆
1、活动动机
幼儿在感兴趣的游戏中积极性高,记忆效果比较好,否则,效果较差。
2、幼儿的兴趣
幼儿参加活动的兴趣不同,记忆的效果也不同。幼儿对竞赛性活动的兴趣较大,积极性也高,记忆效果就比较好。
(四)记忆的保持、遗忘规律与幼儿活动的组织
记忆的保持、遗忘及遗忘规律
(1)记忆保持和遗忘
记忆保持的过程是对过去识记过的事物、形象在头脑中得到巩固的过程。遗忘是对识记过的材料不能再认和再现,或者是错误地再认和再现。保持和遗忘是相反的过程,也是同一记忆活动的两个方面:保持住的东西就是没被遗忘,而遗忘的东西就是没被保持住。保持越多,遗忘越少。
(2)遗忘的规律。艾宾浩斯无意义材料遗忘曲线揭示了遗忘规律: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且遗忘的过程最初进展得快,以后逐渐缓慢,即“先快后慢”。
(3)幼儿识记材料的组织
教师需要做好几个方面工作:①帮助幼儿进行及时、合理的复习;②给幼儿的识记材料要形象,方法要有趣;③帮助幼儿理解识记材料;④让幼儿采用多种感官参与记忆过程。
(五)科学地安排识记材料
1.排除影响学习材料之间的干扰
(1)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前(倒)摄抑制受前后两种学习材料的类似程度、难度、时间安排及识记的巩固程度等条件影响。
(2)复习或学习时应注意:①同一时间不能要求孩子学习识记内容太多;②要求孩子巩固、牢记材料或事情。
2.排除疲劳的干扰
遗忘的另一种原因是识记时形成的暂时神经联系,由于另一种活动的干扰而被抑制。因此要注意用脑卫生,排除疲劳对记忆保持的干扰。
(六)幼儿记忆发展中易出现的问题及教育措施
1.偶发记忆
由于幼儿对课题选择的注意力、目的性不明确,把没必要的偶发记忆课题也记住了,结果使中心记忆课题完成效果不佳,这种现象叫作偶发记忆。幼儿教师要重视这种幼儿特有的记忆现象,注意引导幼儿朝有意记忆方向努力发展。
2.“说谎”问题
幼儿的记忆存在着正确性差的特点,容易受暗示,容易把现实与想像混淆,用自己虚构的内容来补充记忆中残缺的部分,把主观臆想的事情当作自己亲身经历过的事情来回忆。这是由于幼儿心理发展不成熟而造成的。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的这种情况会有改变。因此,教师不能随便指责幼儿“不诚实”,而是要耐心地帮助孩子把事实弄清楚,把现实的东西和想像的东西区分开来。
2010年幼儿教育心理学考点内容第六章:幼儿的想像
  一、想像在幼儿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一)想像的概念
1.想像的涵义
想像是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改造,建立新形象的过程。形象性和新颖性是两大基本特征。想像过程中形成的新形象,可以是未曾感知过的,还可以是现实中不存在甚至不可能有的形象,但都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2.想像的种类
根据想像是否具有目的性,可分为无意想像和有意想像。无意想像是一种没有目的的、不自觉的想像某种形象的过程;有意想像是根据一定目的、自觉进行的想像。
根据内容的新颖程度和形成方式,有意想像又可分为再造想像和创造想像。再造想像是根据语言文字的描述或图形、图解、符号等非语言文字的描绘,在头脑中形成新形象的过程,所形成的形象一般是以前已存在的;创造想像是根据自己的创见,独立构造新形象的过程。创造想像具有首创性、独特性、新颖性等特点。
(二)想像在幼儿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1.想像在幼儿的学习、游戏等实践活动中的重要意义
在幼儿学习活动中,想像能帮助幼儿掌握抽象的概念,理解较为复杂的知识,创造性地完成学习任务。在游戏中,幼儿的想像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例如,在角色游戏中,角色的扮演、游戏材料的使用,游戏的整个过程等都是依靠幼儿想像的过程。
2.想像的发展是幼儿创造性思维发展的核心
人的创造力主要表现在一个人的创造性思维方面。而创造性思维一般可以分为三个方面:直觉、灵感和想像。想像是幼儿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应该充分发展幼儿的想像,更好地促进幼儿心理的发展。
二、幼儿想像发展的主要特征
(一)以无意想像为主,有意想像开始发展
1.无意想像的特点
①想象无预定目的,有外界刺激直接引起,在游戏中想象往往随玩具的出现而产生。②想象的主题不稳定。幼儿想象的过程往往也受外界事物的直接影响,想象的方向随外界刺激的变化而变化,想象的主题容易改变。③想象的内容零散、无系统、主题无预定目标、不稳定。由于内容零散,所以幼儿想象的形象之间不存在有机联系。④以想象过程为满足,不追求达到一定目的。⑤想象受情绪和兴趣影响。幼儿想象不仅容易受外界刺激的影响,也容易受自己的情绪和兴趣的影响。
2、有意想象的萌芽和发展
有意想象在幼儿期开始萌芽,幼儿晚期有比较明显的表现:活动中出现有目的、有主题的想象;想象主题逐渐稳定;为了实现主题能克服一定的困难。
(二)再造想像为主,创造想像开始发展
再造想像在幼儿期占主要地位,创造想像在再造想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二者是根据想像过程的独立性和想像内容的新颖性区分的。
1.幼儿再造想像的发展
幼儿再造想像的特点:①幼儿的再造想像常常依赖于成人的语言描述;②常常根据外界情境的变化而变化;③实际行动是幼儿期进行想像的必要条件。
2.幼儿创造想像的发展
幼儿创造想像的发展及特点:①最初的创造想像是无意的自由联想,可以称为表露式创造;②形象和原形只是略有不同,或者在常见模式上略有改造;③发展的表现在于:情节逐渐丰富,从原形发散出来的种类和数量增加,从不同中找出非常规性相似。
(三)想像有时和现实混淆
幼儿时期,常将想像的东西和现实进行混淆,表现在三个方面:①把渴望得到的东西说成已经得到;②把希望发生的事情当成已发生的事情来描述;③在参加游戏或欣赏文艺作品时,往往如同身临其境,与角色产生同样的情绪反应。
三、幼儿的想像与幼儿的活动
(一)幼儿想像发展中易出现的问题及教育措施
在幼儿想像发展中,常常会把自己想像的事情当作真实的事情。有时,由于孩子想像的特点加上孩子记忆的不精确、记忆概念掌握不好以及表达能力有限,也会出现类似“说谎”的情况。成人在理解了孩子的这些特点以后,应在实际生活中耐心指导幼儿、帮助幼儿分清什么是假想的,什么是真实的,从而促进幼儿想像的发展。
(二)在活动中发展幼儿的想像
1.丰富幼儿的表象,发展幼儿的语言表现力
表象是想像的材料,表象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影响着想像的水平。表象越丰富、准确,想像就越新颖、越深刻、越合理。反之想像就会狭窄、肤浅甚至荒诞。语言可以表现想像,语言水平直接影响想像的发展。幼儿在表达自己想像内容时能进一步激发起想像活动,使想像内容更加丰富。
2.在文学艺术等多种活动中,创造幼儿想像发展的条件
文学活动中的讲故事能发展幼儿的再造想像;语言教育活动中的创造性讲述,更能激发幼儿广泛的联想,使他们在已有的经验基础上构思、加工,创造出自己满意的内容。
3.在游戏中,鼓励和引导幼儿大胆想像
游戏是幼儿的主要活动。在游戏活动中,特别是角色游戏和造型游戏中,随着扮演的角色和游戏情节的发展变化,幼儿的想像异常活跃。幼儿进行游戏,总离不开玩具和游戏材料。玩具和游戏材料是引起幼儿想像的物质基础。
4.在活动中进行适当的训练,提高幼儿的想像力
有目的、有计划地训练,是提高幼儿想像力的重要措施。除通过讲故事、绘画、听音乐等活动培养幼儿的想像力之外,还可以灵活采用一些诸如信息技术等多媒体形式。
2010年幼儿教育心理学考点内容第七章:幼儿的思维
  一、思维在幼儿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一)思维的概念和基本特点
1.思维的基本概念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间接和概括的反映,是人认识的高级阶段。
思维与感知觉有着密切的联系,幼儿时期,这种联系尤为密切。人的思维是在对事物感知的基础上产生的,它是认识的高级阶段。如果没有大量的感知材料,思维就无从产生。幼儿正处于思维发展的初级阶段,其思维的发展更不可离开感知觉的发展。
思维与语言是密不可分的。语言中的词都是对事物一般属性和联系的概括。在幼儿的思维发展中,语言与思维的关系尤为密切,发展幼儿的语言对发展幼儿的思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思维的特点
思维具有两个基本特点:(间接性)和(概括性)。①思维是对事物间接地反映,思维与感知不同,他不是直接对事物做出反映,而是间接地反映事物。②思维是对事物概括的反映。思维是反映一类事物共同的本质属性,或事物之间的规律性联系。
(二)思维在幼儿心理活动和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1、思维是幼儿生活活动的基础
幼儿在生活中同其他人交往,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都离不开思维活动。只有思维水平不断提高,幼儿才能很好滴认识他所处的环境、周围的事物,对各种情况作出正确判断与推理,从而把握事物。
2.幼儿的思维发展标志着幼儿认识水平的提高
幼儿思维的发展使幼儿对事物的认识不是停留在认识事物的表面特征,而是进一步认识事物的本质。
3.思维的产生和发展促进了幼儿情感、意志和社会性的发展
思维对幼儿的影响并不仅仅局限于幼儿的认识方面,它还渗透到幼儿的情感、社会交往和个性等方面。4.思维的发生标志着意识和自我意识的出现思维水平提高对自己和他人的认识,使幼儿知道自我,使自我意识得到发展。
二、幼儿思维发展的主要特征
(一)儿童思维发展的趋势
儿童最初的思维是直观行动的,然后出现具体形象的,最后发展起来的是抽象逻辑的思维。
直观行动思维,主要以直观的、行动的方式进行。主要特点是:①思维是在直接感知中进行的;②思维是在实际行动中进行的;③典型方式是尝试错误,主观上无预定目的和行动计划。
具体形象思维依靠表象,即依靠事物在头脑中具体形象的联想进行,这种幼儿思维的典型方式,是在直观行动性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抽象逻辑思维是反映事物的本质属性和规律性联系的思维,是通过概括、判断和推理进行的,是高级思维方式。严格说,幼儿学前期只有这种方式的萌芽。
(二)儿童思维发展的阶段性
1.直观行动思维
儿童最初的思维是以直观行动思维为主。直观行动思维是指以直观的、行动的方式进行的思维。直观行动思维的主要特征为:
(1)思维依赖于一定的情境
2~3岁的孩子直观行动思维表现非常突出;3~4岁幼儿身上也常有表现。这种思维更多地依赖一定的具体情境,依赖于对具体事物的感知和对动作的概括。
(2)直观行动思维离不开儿童自身的行动
这个思维阶段的幼儿,其思维只能在动作中进行,常常表现为先做后想,边做边想,动作一旦停止,他们的思维活动也就结束了。
2.具体形象思维
具体形象思维是指儿童依靠事物在头脑中的具体形象进行的思维,即依靠具体事物的表象以及对具体形象的联想而进行的思维。3~六七岁儿童的思维,以具体的形象思维为主。
3.抽象逻辑思维
抽象逻辑思维反映事物的本质特征,是指运用概念、根据事物的逻辑关系来进行的思维。它是靠语言进行的思维,是人类所特有的思维。六七岁以后,儿童的思维开始进入逻辑思维阶段。幼儿阶段只处在抽象选择思维的萌芽时期。
(三)幼儿思维发展的特点
儿童思维是由幼儿的直观行动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表现出具体形象性。
1.思维直观行动性的发展
幼儿初期的思维仍具有一定的直观行动性。他们的思维活动离不开事物的直接感知,并依赖于其自身的行动,特别是在小班初期的绘画和游戏活动中表现尤为明显。
2.思维的具体形象性
具体形象思维是运用已有的直观形象解决问题的思维,其特点是具体性、形象性,思维的内容是具体的,依靠形象来思维。
3.思维的抽象逻辑性开始萌芽
随着生活经验的增加,幼儿开始逐渐用抽象的方式思考问题,具体表现在: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思维基本过程的发展、概念的掌握、判断和推理的形成及理解能力的发展等。
(四)幼儿概念、判断与推理的发展
1.幼儿对概念的掌握
幼儿初期,幼儿所掌握的实物概念主要是他们熟悉的事物。
幼儿中期,幼儿已能掌握事物某些比较突出的特征,由此获得事物的概念。
幼儿晚期,幼儿开始初步掌握某一实物较为本质的特征,如功用的特征或若干特征的总和。
幼儿掌握概念的一般特点:①内涵不精确。只反映事物外部的表面特征,而不能反映事物的本质特征。②外延不适当。往往失之过宽或过窄,因而,概念往往不准确或内容贫乏。
2.幼儿对事物判断的特点
(1)判断形式间接化。幼儿期大量依靠直接判断,间接判断通常需要推理,反映事物之间因果、时空、条件等联系,制约思维的基本关系是因果关系。
(2)判断内容深入化。在幼儿期开始向反映事物本质联系发展,即从直接判断向间接判断发展。幼儿能把客体的关系分解,并概括出来;开始反映概括的规律,分解的深度和概括性也就逐渐提高。
(3)判断根据客观化。幼儿从以对生活的态度为根据向以客观逻辑为依据发展,还要经过从以事物的偶然性特征为依据过渡到以孤立的、片面的、不确切的原则为依据,然后开始一些正确的或接近正确的客观逻辑判断。
(4)判断论据明确化。从没意识到判断的根据过渡到开始明确意识到自己的判断根据,说明思维的自觉性、意识性和逻辑性开始发展。
3.幼儿对事物推理的特点
幼儿推理发展的一般趋势:①推理过程随年龄增长而发展;②推理过程划分为不同水平的等级;③儿童推理方式由展开式向简约式转化。(五)幼儿理解事物的特点儿童的理解主要是直接理解,即与知觉过程融合在一起,以后逐渐出现间接理解,通过一系列较复杂的分析、综合活动进行。儿童对事物的理解趋势:①从对个别事物的理解发展到对事物关系的理解;②从主要依靠具体形象的理解发展到依靠语词的理解;③从简单的、表面的理解发展到比较复杂的、深刻的理解;④从情绪性的理解发展到比较客观的理解;⑤从不理解事物的相对关系到逐渐理解事物的相对关系。
三、幼儿的思维与幼儿的活动
幼儿的思维是在同周围现实相互作用的活动中不断发展起来的。教育者应该高度重视幼儿的各种活动,一方面,要针对幼儿思维的特点去组织幼儿的活动;另一方面,要有意识地在活动中发展幼儿的思维。
(一)幼儿概括能力的发展特征与幼儿的活动
幼儿思维概括能力的发展主要处于形象概括的水平,幼儿主要是对事物的个别或外部的特征进行概括,对事物表面的具体形象的特征进行概括。这时概括的内容比较贫乏,概括的特征很多是外部的、非本质的,而且概括常常不准确。
(二)问题情境与幼儿思维的发展
幼儿能否对事物进行思考、是否有思考的积极性,依赖于一定的问题情境。问题情境是指那些在幼儿的生活和活动中能激发幼儿提出问题的情境。为了发展幼儿的思维,教师所组织的活动一定要符合幼儿的思维水平,符合幼儿思维的特点。
(三)幼儿的提问与幼儿的思维
好奇、爱问是幼儿思维活动的具体表现。教师应该以积极的态度鼓励幼儿提问,为幼儿的思维活动创造宽松的气氛,培养幼儿思维的热情。
(四)幼儿的具体形象思维与幼儿的活动
1.幼儿初期思维的直观行动性与幼儿的活动
幼儿初期的思维特点仍带有一定的直观行动性。在组织幼儿开展各种活动中,要充分认识和理解这一特点,才能有效地开展活动和促进幼儿思维的发展。
首先,要为幼儿提供大量可以直接感知的玩具与活动材料,而这些玩具和活动材料是有目的、有计划、合理地提供的。
其次,为幼儿提供活动与操作的条件与机会。幼儿初期的思维离不开动作与活动,因此,组织幼儿开展的各种活动应该是幼儿能亲自动手的,允许幼儿边操作边思考。
再次,在活动的过程中为幼儿提供较多形象可爱的玩、教具,可以有效地促进幼儿向具体形象思维水平过渡,并提高幼儿的形象思维能力。
最后,组织丰富的活动使幼儿在活动中积极思考问题,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对事物的认识兴趣。
2.具体形象思维与幼儿的活动
具体形象性是幼儿思维的主要特征。因此,在组织幼儿活动时一定要以此为基本出发点,这是幼儿园开展各种活动的前提。教师要通过活动,使用具体的、直观的教具,激发幼儿积累起来的感性经验,使幼儿在头脑中形成清晰的印象。
(五)在活动中发展幼儿的思维
1.通过观察,对具体事物进行分析综合
分析是在头脑中把事物的整体分解为各个不同的部分或不同的特征,分别加以思考的过程。综合是在头脑中把各个不同的部分或不同的特征结合起来,组成整体来思考的过程。在不同的思维发展阶段,分析和综合的水平也不相同。
2.通过操作,对具体事物进行比较、分类
比较是在思想上把各种事物进行对比,并确定它们的异同。比较是在分析与综合的基础上进行的。比较是进行分类的前提。幼儿一般是先学会找物体的不同处,后学会找物体的相同处,最后学会找物体的相似处。
2010年幼儿教育心理学考点内容第八章:幼儿的言语
  一、言语在幼儿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一)言语的概念
言语即个人使用语言的过程,包括理解别人运用语言和自己运用语言的过程。言语可根据表现形式分为口头言语、书面言语和内部言语等。
语言是社会现象,是人类特有的交流工具,是交流的双方共同使用的。每个民族都有其共同的语言,是社会历史的产物。
言语和语言是两个不同而又密切联系的概念。言语活动是依靠语言来进行的。个人言语活动的效能,受制于他对语言掌握的程度。同时,语言又是在人的具体言语交际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并且,任何一种语言都必须通过人们的言语活动才能发挥交际工具的作用。同时,语言和言语又是不能截然分开的。

(二)言语在幼儿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1.幼儿掌握语言的过程
幼儿掌握语言的过程是幼儿社会化的过程。幼儿的语言是为交际而产生的,也是在交际过程中发展的。幼儿掌握语言的过程,即是社会化的过程。
2.言语与幼儿的认识过程
语言是思维的武器,个体言语水平影响其思维的过程。由于语言的参与,使幼儿认识过程发生了质的变化。
3.言语对幼儿心理活动和行为的调节作用
言语对幼儿心理活动和行为的调节功能,即自我调节功能,是和其概括功能——自觉的分析综合功能密切联系的。当幼儿能对自己认识过程中的种种因素进行分析综合时,才能对认识过程进行调节。
二、幼儿言语发展的主要特征
(一)幼儿口语的发展
幼儿口语的发展,主要表现为掌握语音、词汇、语法以及语言表达力的发展。
1.掌握全部本民族语音
幼儿在4岁左右已经能掌握全部本民族语音,只是有些发音还不准确。
2.词汇量增加,内容变化大
幼儿期是人一生中词汇量增加最快的时期。幼儿词汇的发展,还表现在他们所掌握的词类范围日益扩大。在幼儿词汇中,主要是意义比较具体的实词。其中,又以名词为最多,其次是动词,再次是形容词,最后才是副词。同时,幼儿词汇的内容在不断丰富和扩大,对词义的理解也趋向丰富和深刻化。
3.初步掌握语法
我国幼儿能说出的句子类型有以下发展趋势:从不完整句到完整句;从简单句到复合句;从陈述句到多种形式的句子。
4.口语表达能力进一步发展
幼儿在掌握语言成分的基础上,口语表达力也逐渐发展起来。
(1)对话言语的发展和独白言语的出现
幼儿前期的孩子,大多是在成人的陪伴下进行活动,他们的交际多采用对话形式。进入幼儿期,对话言语进一步发展。他们不仅能回答问题或提出问题和要求,还会在协调行动中进行商议性对话。由于幼儿独立性的发展和活动范围的扩大,在他们和同伴及成人的交往中,需要独立向别人传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自己的知识经验等,这就促进了独自言语的产生和发展。
(2)情境性言语的发展和连贯性言语的产生
情境性言语是指幼儿在独自叙述时不连贯、不完整并伴有各种手势、表情,听者需结合当时的情境、观察手势表情、边听边猜才能懂得意义的言语。连贯性言语则指句子完整、前后连贯、能反映完整而详细的思想内容、使听者从语言本身就能理解所讲述的意思的言语。连贯性言语的发展使幼儿能独立、完整地表述自己的思想。
5.出现内部言语的过渡形式——出声的自言自语
幼儿前期没有内部言语,到了幼儿中期,内部言语才产生。幼儿时期的内部言语在发展过程中,常出现一种介乎外部言语和内部言语的过渡形式,即出声的自言自语。这种自言自语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游戏言语,是一种在游戏、绘画活动中出现的言语,其特点是一边做动作,一边说话,用言语补充和丰富自己的行动;另一种是问题言语,是在活动中遇到困难或问题时产生的言语,用以表示困惑、怀疑、惊奇等,这种言语一般比较简单、零碎,由一些压缩的词句组成。
(二)书面言语的发展
书面言语活动包括认字、写字和阅读、写句子。认字、阅读属于接受性言语活动,写字、写句子属于表达性言语活动,儿童书面言语的产生是从接受性的言语活动开始的。
1.幼儿识字的特点
儿童学识字的过程一般分为三个阶段:泛化阶段、识字阶段和再现阶段。幼儿识字主要处于前两个阶段,是对字的再认。对字的再现,实际上已经进入写字阶段,即默写阶段。当幼儿感知觉不断发展,把字当作图谱时,幼儿已经进入泛化阶段;当他们多次接触某个字时,感知活动逐渐分化,开始认识一些字,但比较容易混淆。
幼儿容易认识的字的特征:字大、清楚;与响亮的语音同时出现;有形象作为辨认的支柱;字形结构简单;多次重复;与情绪和兴趣相联系。
2.幼儿的阅读准备——前阅读活动
(1)看书——最初的阅读活动
孩子几个月就可以进行阅读活动。最初的阅读活动是看书,而非阅读,孩子并非阅读文字,而是拿书看,是母子共读;1岁左右,当孩子情绪好的时候,也会自己拿着书看;3岁左右,孩子可培养起爱看书的习惯;幼儿期基本以图为主,水平高一点的,能认一些字,以图为辅。
(2)阅读的准备
幼儿在阅读活动之前需要具备一些条件:掌握有关词汇;掌握语法和表达能力;掌握基本阅读技能,比如翻书动作;培养阅读兴趣。
3.幼儿的书写准备——前书写活动
(1)手的小肌肉协调性的发展
通过绘画活动,提高画线条的力度和流畅性;通过日常生活的自我服务和劳动任务,培养手的灵活性和手眼协调能力。
(2)对字形的空间知觉、方位知觉的发展
幼儿对空间知觉和方位知觉的发展不足,导致不能写出正确字形。
(3)对笔顺的掌握
幼儿对汉字基本笔顺的了解,在书写过程中,逐渐养成正确的书写习惯。
(4)正确的执笔姿势
正确的执笔姿势是训练幼儿书写的基本动作技能。
此外,书写与识字能力的准备有关,写字的准备与掌握语音的能力有关,幼儿期是书面言语发生的年龄,言语发展的主要任务是发展口头语言。
三、幼儿的言语与幼儿的活动
(一)活动中儿童言语的特点分析
早在20世纪20年代,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就对儿童的言语作了详尽研究。他着重研究了2~7岁儿童的言语,并将其归为两大类:
1.自我中心言语
自我中心,是指儿童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动作和观点上的现象。在言语方面表现为讲话时不考虑自己在同谁讲话,也不在乎对方是否在听自己讲话,或是自言自语,或是由于和一个偶然在身边的人共同活动感到愉快而说话。
2.社会化言语
社会化言语涵盖了四个方面的内容:适应性告知;批评和嘲笑;命令、请求(祈使)和威胁;问题与回答。社会化言语是儿童在与周围人群的交往中发展起来的。
(二)幼儿言语发展中易出现的问题及教育措施
1.音准差
由于受生理成熟程度的影响,幼儿初期,孩子不能正确掌握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出现发音困难。除受生理成熟水平的影响以外,发音还受环境和教育影响。
2.不能掌握言语表情技巧
要完整、连贯、清晰、准确地表述,除了要正确运用语言的基本成分外,还要掌握有表情的说话技巧,而幼儿则掌握得不好,表现在:
(1)语气的掌握
由于生理和经验等方面的因素,幼儿不会正确使用语言表情技巧。教师可以通过语音教学,让幼儿朗诵诗歌,复述故事,来帮助幼儿掌握这些技巧,对有些不良习惯,要及时取得家长的配合,给予坚决纠正。
(2)幼儿口吃及其心理因素
口吃是语言的节律障碍、说话中不正确的停顿和重复的表现。幼儿的口吃,部分是生理原因,更多的是心理原因所致。口吃出现的年龄以2~4岁为多。2~3岁,一般是口吃开始发生的年龄,3—4岁是口吃的常见期。口吃的心理原因之一是说话时过于急躁、激动、紧张。另一种原因,可能是来自模仿。解除紧张是矫正口吃的重要方法。
(三)在实践中提高幼儿的言语能力
幼儿的言语能力是在社会环境与教育的影响下形成和发展的,因此,要重视在实践中发展幼儿的言语能力。除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发展幼儿言语能力外,还需要创设相应的语言环境,将言语活动贯穿于幼儿的一日活动之中,关注到幼儿的个别差异。

(四)幼儿口语的培养
1.激发幼儿言语交往的需要
幼儿本身言语交往的需要,对其言语发展非常重要。为儿童创造言语交往的条件包括以下方面:亲子之间的言语交往;同伴之间的言语交往;师生间的言语交往。
2.讲究教法
儿童学习语言的两条途径:一是模仿;二是强化。模仿有即时模仿和延迟模仿两种,要在语音、语法、词汇方面提供正确榜样;强化有正强化和负强化两种,强化原则多用于指导孩子学习说话、练习说话和纠正不良的说话习惯。
3.鼓励言语创造性
儿童学习、使用语言中的创造性不可低估。在言语活动中,把主动性和积极性,模仿和创造性相结合,根据儿童自己的经验去创造。
4.培养“前读写”兴趣
幼儿期在书面语言方面处于准备期。在为读写做准备中,应以培养前读写兴趣为重点,对读写要求不要过于严格,多鼓励幼儿,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肯定他们的学习态度和成绩。
2010年幼儿教育心理学考点内容第九章:幼儿的动作和意志行动
 一、意志行动的发展在幼儿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一)儿童动作发展的规律
儿童动作发展有自身的客观规律。每个孩子的动作发展顺序遵循客观规律,每种基本动作发展的时间大体相同。对年幼特别是2岁前儿童的动作训练,对动作发生时间早晚的影响是有限的。儿童动作发展规律包括:从整体到局部的规律、首尾规律、近远规律、大小规律、无有规律。
(二)意志和意志行动
意志是指成人按照预定目的,有意识地调节自己的行动,克服困难的心理过程。这一心理过程包括三个基本特征:明确的目的;意识调节行动;克服困难。
意志是通过行动表现出来的。幼儿的意志过程,由于生理发育和整个心理活动发展水平的限制,处于低级阶段,往往表现为直接外露的意志行动,意识内化的水平低。
(三)意志行动的发展在幼儿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1.意志行动与幼儿认识过程有意性的发展
意志行动与认识过程不可分;意志是在认识过程的基础上形成的,意志过程以认识过程为前提,认识过程有意性也是意志过程的成分,儿童意志的发生发展意味着认识过程的有意性的发生和加强,即认识过程发展水平的提高.
2.意志行动与幼儿情绪的发展
在意志行动中,为表达预定目的,无论是遇到外部障碍还是克服内部障碍,无论目的是否能够实现,都会引起积极争取或拒绝的态度,即产生情绪;幼儿高级情感的发展,特别是理智感的发展,正是意志对情感调节作用的表现.
3.意志行动的发展与幼儿心理活动系统的形成
意志是成体系的活动,其产生和进行的过程,包含着复杂的、成体系的心理结构。意志体系的形成取决于行动动机的组织程度,动机的体系决定人行动的目的和方向。动机体系是变化发展的,不同年龄、不同场合,动机的关系可以发生变化,不同动机的主次地位可以发生转换,但意志活动总是与动机体系相联系,主要地位的动机决定意志行动的目的和方向。
二、幼儿意志行动动机和坚持性的发展
(一)幼儿意志行动动机的发展
1.自觉的行动目的开始形成
幼儿期是自觉行动目的开始形成的时期,其发展经过是:缺乏明确目的;外来目的起重要作用;自觉的行动目的逐渐形成;有了比较明确的行动目的。从意志行动开始发展的时候,就要使幼儿把意志能力和良好意志品质结合起来,防止任性等不良意志品质产生。
2.动机和目的的关系出现间接化
根据动机与目的关系之不同,可把动机分为直接动机和间接动机。幼儿行动的动机往往是直接动机,动机与目的往往是一致的;学习和劳动活动的出现,产生了间接动机。当儿童正式人学以后,学习成为他们的主要活动,这时并不是为了学习而学习,学习的动机是成为建设祖国的人才。幼儿期是动机和目的关系开始出现间接化的时期。
(二)坚持性的发展
坚持性是指在较长时间内连续地自觉按照既定目的去行动。在坚持性中,可以看到行动目的和动机的发展水平及其作用,又可以看到儿童克服困难的能力和状况。
①幼儿的坚持性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提高。研究证明,1岁半至2岁的儿童,已经出现坚持性的萌芽。幼儿的坚持性随年龄增长而提高。
②幼儿坚持!生发展的关键年龄。3岁幼儿坚持性的发展水平很低,在某些条件下,能够开始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行动,但是行动过程不完全受行动目的所制约,坚持时间极短。在实现目的过程中,困难、枯燥会使他们失去坚持完成任务的愿望和行动。在许多情况下,他们根本不能接受坚持性任务。坚持性发生明显质变的年龄在4~5岁,坚持性发展变化最迅速的年龄,也是其受外界影响波动最大的年龄。
儿童动作和意志行动的发展受许多因素的相互影响,在儿童生长的不同时期,各种因素对儿童动作和意志行动发展所起的作用又不完全相同。
(1)遗传因素
儿童身体发展是以遗传素质为基础的。遗传素质对儿童动作发展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是儿童身体发展的基础。
(2)成熟因素
儿童动作发展有生理发展的关键期和敏感期。如果抓住时机,在儿童最容易掌握某种动作的时候,促进其发展,则可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3)教育和练习
成熟只是提供一种生理上的可能性。在成熟的时间范围内,练习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4)激发动机
婴幼儿自身的积极性,是促进其动作发展,特别是意志行动发展的主要力量。
①兴趣。兴趣性强的活动,幼儿坚持性行为显著高于兴趣性弱的活动。
②鼓励和增加信心。成人的态度对幼儿动作和意志行动的发展至关重要。孩子自发地活动、尝试进行各种动作的需要,在尝试的探索中获得各种成就感。
③幼儿自己的态度。幼儿对于行动的态度,影响到他的意志行动。同时,幼儿对行动的理解和认识,也有助于其水平的提高,而与同伴的比较,对幼儿的意志行动也起着干扰或促进的作用。
2010年幼儿教育心理学考点内容第十章:幼儿的情绪和情感
 一、情绪和情感在幼儿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一)什么是情绪和情感
情绪和情感是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情绪和情感是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两个概念。一般说来,人们将情绪和情感的区别主要分为三个方面。第一,情绪是和有机体的生物需要相联系的体验形式。当机体的某种生物需要得到满足时则会产生积极的、肯定的情绪体验;反之,则产生消极的、否定的情绪体验。情感则是同人的高级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在社会文化生活中产生的情绪体验。第二,情绪发生较早,是人和动物共有的,而情感体验则是人类特有的,是个体发展到一定年龄才产生的。第三,情感比情绪更稳定、持久。情绪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情感则较稳固、长期。
(二)情绪、情感在幼儿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1.动机作用
情绪、情感是伴随人的需要是否满足而产生的体验,它对人的行为具有推动或抑制作用。对于幼儿来说,情绪的动机作用表现得更加明显,直接影响着幼儿的各种行为。幼儿的行为目的性和受理智支配的程度很低,不能有意识地控制自己去做不愿意做的事。因此,他们比成人更多地受情绪支配。
2.组织作用
情绪是心理活动的监控者,它对其他心理活动具有组织作用。积极情绪起协调、组织的作用;消极情绪起破坏、瓦解的作用。
3.信号作用
情绪和情感是人向他人表达、传递自身需要及其状态(如愉快、愤怒等)的信号。这种信号功能主要通过情绪情感的外显形式——表情及言语来实现。
4.感染作用
情感的感染作用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一个人的情感可以影响别人,使之产生同样的情感。此种以情动情的现象,称为情感的感染作用。
(三)情绪与身心健康
情绪与人的身心健康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它们互相制约,互相影响。情绪对健康有非常大的影响,健康又反过来影响人的情绪。人的健康可以分为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幼儿期也存在着情绪健康的问题。父母和教师要注意发现幼儿的消极情绪,尽量保持幼儿健康的情绪,不要给幼儿过重的压力,使之保持愉快的情绪状态,乐于与他人交往。
二、幼儿情绪、情感发展的主要特征
(一)儿童情绪的发生和分化
1.原始情绪反应
儿童出生后,立即可以产生情绪表现。新生儿哭、安静、四肢划动等,可称为原始的情绪反应。其特点是,它与生理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有直接关系;身体内部或外部的刺激都可引起情绪反应,不同民族的婴儿有共同的基本面部表情模式,说明原始情绪是人类进化的产物。行为主义创始人华生提出,天生的情绪反应有三种:怕、怒、爱。
2.情绪的分化
婴儿情绪的发展表现为情绪的逐渐分化。初生婴儿的情绪是笼统的、不分化的,1岁后逐渐分化,两岁左右已出现各种基本情绪。
(二)幼儿情绪、情感发展的特点
幼儿情绪、情感的发展主要表现为,各种情绪体验逐渐丰富和深刻,情感越来越占主导地位。
1.情绪的易冲动性
幼儿常常处于激动状态,而且来势强烈,不能自制,往往身心都受到不可遏制的威力所支配。随着年龄的增长、语言的发展,幼儿逐渐学会接受成人的语言指导,调节控制自己的情绪。5~6岁幼儿情绪的冲动性逐渐降低,情绪的调节控制能力逐渐加强。
2.情绪的不稳定性
婴幼儿期的情绪是非常不稳定的,容易变化,表现为两种对立的情绪在多时间内互相转换。幼儿晚期,孩子情感的稳定性会逐渐增强,但仍受家长和教师的感染。所以,家长和教师在幼儿面前必须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绪。
3、情绪的外露性
婴儿期的孩子,不能意识到自己情绪的外部表现,他们的情绪完全表露在外。幼儿晚期,儿童调节自己情绪表现得能力已有一定的发展。在正确的教育下,随着幼儿对是非观念的掌握,幼儿对情绪的调节能力会分开发展起来。
4、高级情感的发展
(1)道德感
道德感是由自己或别人的举止行为是否符合社会道德标准而引起的情感。随着自我意识和人际关系意识的发展,幼儿的自豪感、羞愧感、委屈感、友谊感和同情感以及妒忌的情感等,也都发展起来。
(2)美感
美感是人对事物审美的体验,它是根据一定的美的评价而产生的。婴儿从小喜好鲜艳悦目的东西以及整齐清洁的环境。儿童对美的体验也有一个社会化过程。
(3)理智感
理智感也是人所特有的情绪体验,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高级情感。儿童理智感的发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环境的影响和成人的培养。适时地给幼儿提供恰当的知识、注意发展他们的智力、鼓励和引导他们提问等教育手段,有利于促进儿童理智感的发展。
三、幼儿情绪、情感与幼儿的活动
(一)生活环境与幼儿的情绪、情感
生活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自然环境对幼儿情绪、情感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好的环境能使幼儿处于轻松、愉快的积极情绪状态,而差的环境则容易导致幼儿的消极情绪。
幼儿园的精神环境主要指幼儿周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主要是教师之间的关系、教师与幼儿之间的关系及幼儿之间的关系。而在这些关系中,对幼儿影响最大的是班内教师与幼J 1.本人的关系及幼儿与同伴之间的关系。
(二)游戏活动与幼儿的情绪、情感
游戏和幼儿情绪、情感之间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主动感是幼儿期的重要需要形式,游戏给幼儿提供了主动活动的机会
在游戏中,幼儿可以不受压抑地自由表达自己的愿望,使自己的情绪、情感和态度自然地流露出来,由被动变为主动,从而感到愉快、自信、心情舒畅。
2.幼儿期旺盛的求知欲可以在游戏中得到满足
在游戏中,儿童可以自由摆弄、操作、直接感知和“实验”,以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又可以根据个人的需要进行适合自己特点的动作,自由变换方式,使好动的要求得到满足。
3.参加成人活动是每个幼儿的梦想,游戏可以使梦想成真,给幼儿带来巨大快乐
在游戏中,幼儿可以利用玩具或代替物模仿成人的活动,从而达到参与成人活动的目的,实现现实中不能实现的愿望并获得快乐。
(三)在活动中帮助幼儿克服不良情绪
教师或其他成人要善于在活动中发现与辨别孩子的情绪,并从这些情绪中分析幼儿的内心情感世界。同时,要注意幼儿的个别差异,对不同的孩子采取不同的方法,对幼儿采取积极的情感引导为主,减少消极情感的产生。
(四)幼儿情绪、情感的培养
1.营造良好的情绪环境
婴幼儿情绪发展主要依靠周围情绪气氛的熏陶。因此,教师要努力保持和谐的情绪气氛,并且与幼儿之间建立良好的师生情。
2.成人的情绪自控
对孩子的爱,是孩子情绪发展的必要营养,成人要给孩子以愉快的、稳定的情绪示范和感染。家长要避免喜怒无常,不过分溺爱和吝惜爱;教师也应把忧伤留在教室外,情绪饱满地进课堂,理智对待每个幼儿的情绪和态度。
3.采取积极的教育态度
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态度,教育过程中以肯定为主,多鼓励进步;要学会倾听,耐心倾听孩子说话;教学方式上要学会正确运用暗示和强化等教育技巧。
4.帮助孩子控制情绪
教师在处理学生情绪问题的时候,需要灵活或综合运用转移法、冷却法、消退法等干预技能。同时,逐渐引导幼儿学会自我调节情绪。
2010年幼儿教育心理学考点内容第十一章:幼儿的个性
一、个性形成的开始
(一)个性的概念
所谓个性就是一个人比较稳定的、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各种心理特点或品质的独特组合。人与人之间个性的差异主要体现在每个人待人接物的态度和言行举止中。要了解一个人的个性,主要看他的言行表现,而在言语和行为两者中,行为表现更能反映一个人真实的个性。
(二)个性的基本特征
1.个性的独特性
个性的独特性是指人与人之间没有完全相同的个性特点,人的个性千差万别,但个性的独特性并不排斥在人与人之间的共同性。每个人的个性是不同于他人的,而对于同一个民族、同一性别、同一个年龄段的人来说,个性中往往存在着一定的共性。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种文化背景中的人,心理都有一些比较普遍的特点。因此,个性是独特性和共同性的统一。
2. 个性的整体性
个性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结构,是由各个密切联系的成分所构成的多层次、多水平的统一体。在这个整体中,各个成分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依存,使每个人行为的各方面都体现出统一的特征。
3. 个性的稳定性
个性具有稳定性的特点。个人的偶然的行为不能代表他真正的个性,只有比较稳定的、在行为中经常表现出来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才能代表一个人的个性。个性是相对稳定的,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因为现实生活是非常复杂的,现实生活的多样性和多变性带来了个性的可变性。因此个性是稳定性和可变性的统一。
4.个性的社会性
在人的个性的形成和发展中。人的个性的本质方面是由人的社会关系决定的。个性特征的形成,和一个人所处的社会生活环境及其所受的教育密切相关。个性具有社会性,但个性的形成离不开生物因素。生物因素给个性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社会因素使这一可能变成现实。因此,个性是社会性和生物性的统一。
(三)个性的结构
1.个性的调控系统,包括个性的调节系统和个性的倾向性。
个性的调节系统以自我意识为核心。自我意识是个性形成和发展的前提;它是个性系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制约着个性的发展;它的成熟标志儿童个性的成熟。
个性倾向性是以人的需要为基础的动机系统,是推动个体行为的动力,主要包括需要、动机、兴趣、志向、理想、信念和人生观等。了解幼儿个性倾向性发展的特点,是进行有效教育的前提。
2.个性心理特征
个性心理特征是指一个人身上经常地、稳定地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是人的多种心理特点的一种独特结合。因此,它集中地反映了人的心理面貌的独特性。个性心理特征主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对幼儿来说,个性发展的主要内容就是个性特征开始形成。
(四)个性开始形成的标志
一般把3~6岁作为个性形成过程的开始时期,标志有四个方面:心理活动整体性的形成;心理活动稳定性的增长;心理活动独特性的发展;心理活动积极能动性的发展。
(五)幼儿个性形成和发展对其心理和行为发展的意义
学前期儿童的一些个性特点对他们日后的发展有很直接的影响,成为个性进一步发展的基础。学龄前期儿童个性发展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儿童心理和行为的发展,甚至是一生的发展。因此,教育者要注意幼儿良好个性的培养,为儿童的健康成长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二、自我意识的发展
(一)自我意识的概念
所谓自我意识,是指个体对自己所作所为的看法和态度,包括对自己的存在以及与周围人或物的关系的意识。在自我认识的过程中,个体是把认识的目光对着自己,这时的个体既是认识者,又是被认识者。
自我意识有两个基本特征,即分离感和稳定的同一感。分离感是指一个人意识到自己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在身体和心理的各方面都是和他人不同的;稳定的同一感是指一个人知道自己是长期的持续存在的,不管外界环境如何变化,不管自己有了什么新的特点,都能认识到自己是同一个人。 
(二)幼儿自我意识发展的阶段和特点
1.自我感觉的发展(1岁前)。儿童由1岁前不能把自己作为一个主体同周围的客体区分开到知道手脚是自己身体的一部分,是自我意识的最初级形式,即自我感觉阶段。
2.自我认识的发展(1~2岁)。孩子会叫妈妈,表明他已经把自己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来看待了。更重要的是,孩子在15个月以后已开始知道自己的形象。
3.自我意识的萌芽(2~3岁)。自我意识的真正出现是和儿童言语的发展相联系的,掌握代词“我”是自我意识萌芽的最重要标志,能准确使用“我”来表达愿望时,这标志着儿童的自我意识产生。
4.自我意识各方面的发展(3岁后)。婴幼儿在知道自己是独立个体的基础上,逐渐开始对自己的简单的评价;进入幼儿期,孩子的自我评价逐渐发展起来,同时,自我体验、自我控制已开始发展。
(三)幼儿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我控制的发展
自我评价就是一个人在对自己认识的基础上对自己的评价;自我体验是一个人通过自我的评价和活动产生的一种情感上的状态,如自尊心、自信心、羞愧感等;自我控制反映的是一个人对自己行为的调节、控制能力,包括独立性、坚持性和自制力等。
幼儿期自我意识各方面的发展有个基本的规律,即3~4岁期间,儿童自我评价发展迅速;4~5岁期间,儿童的自我控制发展迅速,而自我体验的发展相对较平稳,趋于渐变状态
三、个性倾向性的发展
(一)个性倾向性及其基本特征
个性倾向性是决定人对事物的态度和行为的动力系统,对一个人的心理与行为起着促进和引导的作用。学前期儿童个性倾向性的发展,主要反映在需要、动机及兴趣的发展方面。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返回顶部 关注微信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