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手机客户端

好幼师网_好幼师官网

《培养农村小班幼儿良好饮食习惯的研究》课题阶段性小结

2015-1-26 17:24| 发布者:红花幼儿园| 查看:12440| 评论:0

摘要:  《培养农村小班幼儿良好饮食习惯的研究》课题阶段性小结幼儿脱离家长的怀抱,走进幼儿园这个大集体之中,从不食人间烟火到凡事自己做,这是每个幼儿必经的阶段。而这个时期又是人的生活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这 ...

  《培养农村小班幼儿良好饮食习惯的研究》课题阶段性小结幼儿脱离家长的怀抱,走进幼儿园这个大集体之中,从"不食人间烟火"到"凡事自己做",这是每个幼儿必经的阶段。而这个时期又是人的生活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加以训练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成效,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特别是农村幼儿在习惯的养成方面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为幼儿将来的生活、学习、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使其终生受益。因此培养农村幼儿良好的饮食习惯成为了我们课题研究的方向。

  本学期我们着重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习惯,能做到科学用餐、文明用餐、独立用餐这几块内容,另外还包括餐前卫生和餐后卫生通过家访我们了解到小班幼儿在家基本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且进餐习惯也不是很好,吃饭时边看电视边吃饭,一吃就是一个小时。多数幼儿都是由家长喂饭。因此,我们把重点放在培养幼儿进餐习惯和独立用餐这两方面。

  通过观察我们发现,多数幼儿知道饭前洗手,但没有掌握正确地洗手方法。针对这种现象,我们专门组织了一次教学活动,教幼儿如何正确洗手。并通过家园联系,让家长在家也辅导幼儿正确洗手,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幼儿很快就掌握了洗手的正确方法。

  但是,小班幼儿还是很多不会正确使用进餐用具,经常会看到孩子用手抓饭菜吃。为此,我们也想了很多办法。我们通过集体教学的方式,让幼儿了解正确使用调羹的方法,通过儿歌,加深幼儿的印象俗话说的好:民以食为天。但我们发现,现在很多幼儿有了"食"却不会"食",这是多么可悲啊!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我们通过"吃饭啦"、"大公鸡和漏嘴巴"、等活动,提高幼儿的动手、自理能力,学会吃。

  当然,幼儿在吃饭方面的问题还有很多,这还需要我们努力去研究。

  《培养农村小班幼儿良好饮食习惯的研究》方案中国人在饮食文化上源远流长,父母对子女的吃饭问题一直颇为重视。但由于孩子的吃饭不同于大人,他们缺乏必要的知识经验,自控自护能力很差,又加上祖辈的溺爱有加,父辈的教育不力,又缺乏科学的营养卫生知识,致使多数孩子养成了一些不良的饮食习惯。如吃饭只知道好吃不好吃,好吃的一味往肚里填,不好吃的拒之口外;有的幼儿零食不离嘴,看见饭菜就摇头;有的幼儿挑食偏食剩饭剩菜严重;有的需要大人端着碗跟在后面追着喂,一顿饭吃上一小时等等。这些不良习惯的养成,对幼儿的健康成长不利。这就要求我们保教人员协调一致,互相配合,采取有效措施,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进餐习惯,让他们在幼儿园不仅吃饱吃好而且吃得卫生安全愉快。

  课题研究设计与论证报告(一)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幼儿"是指"3-6岁的儿童","习惯"是指一个人不假思索,不知不觉就表现出来的一种稳定行为。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培养实验研究是通过对幼儿实施养成教育,全面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幼儿园工作规程》,从儿童外部行为习惯的养成上促进幼儿内部素质的发展,以保证幼儿健康的身心,培养兴趣、获取经验、启迪智慧、形成良好品格,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地发展。

  幼儿良好进餐行为是指幼儿在进餐时所必须遵守的一些简单的行为规范。

  养成教育是指在进餐教育中幼儿良好习惯的形成与定形。

  例如幼儿在进餐时正确使用餐具、具备良好用餐姿势;不挑食,注意保持桌面、地面、碗内的干净与整洁;初步学会与人共餐时的礼节,不抢食、不在喝汤时发出声音等。

  (二)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与研究的价值通过网络检索和查阅有关资料,我发现有很多研究者都关注了"幼儿生活习惯的培养":

  1、近年来,从生活习惯入手来研究幼儿教育也开始受到国内学术界的关注,不少幼儿园以此为重点进行了专项课题研究,如崇明县西门第二幼儿园《幼儿健康生活习惯养成的实践研究》,上海嘉定区曹王幼儿园《外来民工子女生活习惯培养的时间与研究》、郭溪镇中心幼儿园《农村托班幼儿一日生活常规培养的实践研究》这些幼儿园都成立了课题组,将"幼儿生活卫生习惯"作为大课题来研究。然而针对农村幼儿生活习惯进行研究较多,很少有专门针对小班幼儿饮食习惯进行深入研究的。

  本研究在已有的研究基础上,通过实践,对农村小班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的理论做进一步的验证,探索出适合小班幼儿年龄特点的方法和途径,促进小班幼儿健康、和谐的成长。

  (三)研究的目标、内容(或子课题设计)与重点研究的目标:

  (一)卫生进餐(餐前洗手,餐后漱口;认真清洗,不拥挤、不打闹、不玩水;注意桌面清洁。)(二)健康进餐(不厌食,能情绪愉快的进餐。不挑食,细嚼慢咽地吃完自己的一份饭菜。)(三)礼貌进餐(不喧哗。不让餐具碰撞发出过大的响声,不敲碗筷。正确使用餐具,不用手抓饭。用餐后餐具物归原处。)课题研究内容:

  (一)通过调查,研究农村幼儿进餐习惯与身长发育情况的相互关系。

  (二)农村小班幼儿进餐技能的指导。

  (三)农村小班幼儿良好进餐行为习惯的培养,纠正幼儿的不良进餐行为,并初步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课题研究重点:

  农村小班幼儿良好饮食习惯培养的方法和途径(四)研究的思路、过程与方法课题研究过程:

  (一)调查了解幼儿进餐行为现状及与生长发育情况的相互关系。

  A、 通过家访、调查、座谈、观察等手段,了解小班刚入园幼儿进餐行为的现状(包括餐前是否懂得洗手,能否独立进餐;会不会偏食,用餐时间等)。

  B、 调查了解幼儿的体检结果与平时进餐习惯之间的相互关系。

  C、分析小班幼儿造成进餐不良习惯问题的诸多原因。

  (二)多方面、多形式地培养小班幼儿进餐行为习惯。

  A、利用各种集体教育活动培养幼儿的进餐习惯。

  B、在一些特定的时间对进餐行为加以示范传授,在现场进行规范的演示,有利于幼儿的进一步的掌握。

  C、积极开展各类区角、游戏活动,为幼儿掌握及巩固良好进餐行为提供的机会和条件。

  D、利用环境进行濡染,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进餐行为的培养和训练。

  E、对特殊幼儿进行个案跟踪观察,记录对他们所进行的一些研究方法与手段,以便用来进行个案的研究。

  F、密切家园联系,保持家园教育的一致性。

  第一阶段(2012年9月)目标:1、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不掉饭粒,吃完自己的一份饭菜。2、学习用正确的方法洗脸;洗手时不玩水能按正确的方法洗,不吃手指、不把不干净的物品放入口中措施与内容:结合儿歌,培养技能(1)在洗手这一常规的实施过程中,我和孩子们一起编了这么两首儿歌:《洗手歌》《漱口》。儿歌编好后,孩子们很快就学会了儿歌。特别是在洗手这一环节中,有的孩子忘记了动作的先后顺序。但只要在老师的点拨下,背一背儿歌,动作要领就掌握了,小手也洗的很干净。

  (2)利用各个环节,进行餐前教育。

  (3)通过家长问卷、家长讲座、发放问卷的形式向家长宣传怎样为孩子创设一个平等和谐的安静进餐环境,以及如何让孩子在安静发环境中就餐。

  (4)总结实施情况。

  第二阶段(2013年2月)目标:1、继续养成良好进餐习惯会一口饭一口菜用餐,会细嚼慢咽,饭后会把碗勺放好,用自己的毛巾擦嘴。

  措施与内容:1、坚持正面教育,多表扬多鼓励陈鹤琴指出:"积极的鼓励比消极的刺激好得多"。心理学上指出:愉快的情绪能促使大脑皮层建立一个兴奋灶,使学习保持最佳状态。幼儿会对自己正确的行为获得鼓励而为之喜悦,从而使好的行为习惯继续保持。对于小班幼儿来说,表扬与鼓励常常是达到教育目的的最有效的方法。

  2、让家长辅助孩子自己吃饭,并学会自己的餐具。3、游戏:给娃娃喂饭。4、谈话:怎样吃饭才健康。

  第三阶段(2013年9月)目标:3、继续学习独立进餐,不掉饭粒,会把吃剩的骨头等放入指定位置。4、初步学会整理自己的仪表,如小手脏了会用流水洗手,会用手帕擦汗。

  措施:1、利用各个环节进行用餐教育。2、故事:小猪变干净了3、家园共育:请家长配合让幼儿在家独立进餐,餐后可让幼儿整理自己的桌椅,培养幼儿的独立性。4、区角投放一些练习自理能力的物品。5、评比小红花。

  第四阶段:(2014年3月)目标:1、饭前便后主动洗手,会用自己的毛巾擦手,做到洗手时不玩水。2、口渴了会主动喝水,懂得喝生水会生病。

  措施:1、利用各个环节进行个人卫生教育。2、家园共育:请家长配合让幼儿在家自己吃饭,并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3、说一说:我进步了第五阶段:(2014年9月)课题研究成果展示、总结经验。

  目标:1、总结一个学期以来探索出教师、家长的教养观念及途径和方法。2、总结幼儿在家园共育中,身心获得的良好发展。

  措施:1、专题交流。2、撰写研究总结3、收集整理相关资料。4、成果展示。(成长发展档案、教养笔记、论文等)课题研究方法:

  (一)调查法:通过谈话、问卷等了解小班幼儿进餐情况,进行现状调查,做出比较客观和科学的分析。

  (二)观察法:有目的、有计划的观察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进餐行为的表现情况,并进行记录、跟踪、分析。

  (三)经验总结法:组织教师学习教育理论,幼儿进餐教育的理论,提高理论水平。学习先进的成功经验。举办专题讲座,针对实际解决问题。不断实践,不断总结经验。定期不定期举办成果展示活动,如学习心得,论文交流,经验介绍,补充、完善实验,扩大实验成果。

  (四)个案研究法:通过对个别幼儿进行跟踪培养观察,了解记录其能力形成的过程与方法。

  (五)行动研究法:通过在日常的教学中创设一些情境活动,进行幼儿进餐礼仪技能的训练,根据实际工作者的现状调查分析、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采用行动研究法,边实践边调查边研究,教师对自己采取的教育方法在实施过程中要进行设计--探索--反思--总结。注意教师的示范、讲解和教育评价。

  (五)主要观点与创新之处受地域环境条件、经济发展、文化传统、教育基础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农村幼儿教育发展滞后已经成为影响教育现代化发展的瓶颈。如何通过幼儿教育科研工作提高幼儿教育办园质量,提升幼儿教育办园水平,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子女入园求学的合理要求,已经成为广大幼儿教育工作者的积极诉求。"农村幼儿园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养成的研究"将为我县农村幼儿教育的发展呈现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可能的创新之处:

  在理论上,建构一"农村幼儿园幼儿良好生活卫生习惯养成的研究"为核心的理论体系--包括农村幼儿园幼儿教育理论内涵做出具有创新价值和意义的贡献。

  在实践上,为农村幼儿园规范办园,科学办园,和谐办园,办出质量,办出特色,提供时政、案例、范例,引领沛县幼儿教育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生态发展,为建设"龙城水乡,生态沛县"做出应有的贡献。

  (六)预期研究成果成果名称  成果形式  完成时间  负责人阶段成果(限5项)     阶段研究工作报告   报告    2012.12    张海凤阶段研究论文汇总   文集    2013.2      张瑞瑞阶段研究案例汇总   文集    2013.12    郭莉最终成果(限3项)     工作报告  报告    2014.3      张海凤成果资料汇编     文集    2014.9      张海凤(七)完成研究任务的可行性分析(包括:①主持人除外的课题组核心成员的学术或学科背景、研究经历、研究能力、研究成果;②围绕本课题所开展的前期准备工作,包括文献搜集工作、调研工作等;③完成研究任务的保障条件,包括研究资料的获得、研究经费的筹措、研究时间的保障等。)培养农村小班幼儿良好饮食习惯的研究负责人:张海凤所在单位:沛县汉源幼儿园关键词农村 饮食习惯 睡眠习惯 自理能力结题报告摘要本课题于2011年3月立项,历时近一年。在课题被立项后,我们就以小班组的幼儿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发放了《幼儿日常饮食习惯调查表》,了解了幼儿的饮食习惯现状。在掌握了大量的一手资料后,进行科学分析,同时参考阅读了《幼儿园教育活动指导策略》、《幼儿教育心理学》、《促进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理论与实践策略》等书籍材料,发现问题,寻求方法,解决问题,围绕幼儿的各种习惯开展了系列活动,形成活动设计与反思《小班健康活动设计--小猪火炬手》,随笔《幼儿良好卫生习惯培养体会》、案例《幼儿不良就餐习惯案例分析》、《幼儿个案跟踪观察记录》、调研报告分析《培养幼儿饮食卫生习惯的做法》、论文《浅谈幼儿良好饮食习惯的培养研究》,深刻分析了影响幼儿形成良好生活习惯的因素,并不断实践改进,积累了一些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的方法和策略,对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会有很大的帮助。经过一年的认真操作,此课题现在已进入结题阶段。

  依据课题研究的时间安排,自2011年3月申报开始,经过选题、申报、制定研究方案、实施研究、总结结题等阶段,现在终于圆满、如期地完成结题。在每个环节中我们都是认真准备、仔细分析、不断总结,积极改进,使本课题的研究有一定的实用性,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对孩子的良好生活习惯养成的教育研究,是不能间断的事情,未来还很漫长,我们会在自己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其他先进的研究理念,不断反思、不断改进、不断实践。

  成绩代表着过去,未来还很漫长,我将在此基础上继续努力,勤于观察研究,为自己的工作,为幼教的教科研事业贡献微薄的力量。

  课题研究设计与论证报告(一)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幼儿"是指"3-6岁的儿童","习惯"是指一个人不假思索,不知不觉就表现出来的一种稳定行为。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培养实验研究是通过对幼儿实施养成教育,全面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幼儿园工作规程》,从儿童外部行为习惯的养成上促进幼儿内部素质的发展,以保证幼儿健康的身心,培养兴趣、获取经验、启迪智慧、形成良好品格,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地发展。

  幼儿良好进餐行为是指幼儿在进餐时所必须遵守的一些简单的行为规范。

  养成教育是指在进餐教育中幼儿良好习惯的形成与定形。

  例如幼儿在进餐时正确使用餐具、具备良好用餐姿势;不挑食,注意保持桌面、地面、碗内的干净与整洁;初步学会与人共餐时的礼节,不抢食、不在喝汤时发出声音等。

  (二)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与研究的价值通过网络检索和查阅有关资料,我发现有很多研究者都关注了"幼儿生活习惯的培养":

  1、近年来,从生活习惯入手来研究幼儿教育也开始受到国内学术界的关注,不少幼儿园以此为重点进行了专项课题研究,如崇明县西门第二幼儿园《幼儿健康生活习惯养成的实践研究》,上海嘉定区曹王幼儿园《外来民工子女生活习惯培养的时间与研究》、郭溪镇中心幼儿园《农村托班幼儿一日生活常规培养的实践研究》这些幼儿园都成立了课题组,将"幼儿生活卫生习惯"作为大课题来研究。然而针对农村幼儿生活习惯进行研究较多,很少有专门针对小班幼儿饮食习惯进行深入研究的。

  本研究在已有的研究基础上,通过实践,对农村小班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的理论做进一步的验证,探索出适合小班幼儿年龄特点的方法和途径,促进小班幼儿健康、和谐的成长。

  (三)研究的目标、内容(或子课题设计)与重点研究的目标:

  (一)卫生进餐(餐前洗手,餐后漱口;认真清洗,不拥挤、不打闹、不玩水;注意桌面清洁。)(二)健康进餐(不厌食,能情绪愉快的进餐。不挑食,细嚼慢咽地吃完自己的一份饭菜。)(三)礼貌进餐(不喧哗。不让餐具碰撞发出过大的响声,不敲碗筷。正确使用餐具,不用手抓饭。用餐后餐具物归原处。)课题研究内容:

  (一)通过调查,研究农村幼儿进餐习惯与身长发育情况的相互关系。

  (二)农村小班幼儿进餐技能的指导。

  (三)农村小班幼儿良好进餐行为习惯的培养,纠正幼儿的不良进餐行为,并初步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课题研究重点:

  农村小班幼儿良好饮食习惯培养的方法和途径(四)研究的思路、过程与方法课题研究过程:

  (一)调查了解幼儿进餐行为现状及与生长发育情况的相互关系。

  A、 通过家访、调查、座谈、观察等手段,了解小班刚入园幼儿进餐行为的现状(包括餐前是否懂得洗手,能否独立进餐;会不会偏食,用餐时间等)。

  B、 调查了解幼儿的体检结果与平时进餐习惯之间的相互关系。

  C、分析小班幼儿造成进餐不良习惯问题的诸多原因。

  (二)多方面、多形式地培养小班幼儿进餐行为习惯。

  A、利用各种集体教育活动培养幼儿的进餐习惯。

  B、在一些特定的时间对进餐行为加以示范传授,在现场进行规范的演示,有利于幼儿的进一步的掌握。

  C、积极开展各类区角、游戏活动,为幼儿掌握及巩固良好进餐行为提供的机会和条件。

  D、利用环境进行濡染,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进餐行为的培养和训练。

  E、对特殊幼儿进行个案跟踪观察,记录对他们所进行的一些研究方法与手段,以便用来进行个案的研究。

  F、密切家园联系,保持家园教育的一致性。

  第一阶段(2012年9月)目标:1、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不掉饭粒,吃完自己的一份饭菜。2、学习用正确的方法洗脸;洗手时不玩水能按正确的方法洗,不吃手指、不把不干净的物品放入口中措施与内容:结合儿歌,培养技能(1)在洗手这一常规的实施过程中,我和孩子们一起编了这么两首儿歌:《洗手歌》《漱口》。儿歌编好后,孩子们很快就学会了儿歌。特别是在洗手这一环节中,有的孩子忘记了动作的先后顺序。但只要在老师的点拨下,背一背儿歌,动作要领就掌握了,小手也洗的很干净。

  (2)利用各个环节,进行餐前教育。

  (3)通过家长问卷、家长讲座、发放问卷的形式向家长宣传怎样为孩子创设一个平等和谐的安静进餐环境,以及如何让孩子在安静发环境中就餐。

  (4)总结实施情况。

  第二阶段(2013年2月)目标:1、继续养成良好进餐习惯会一口饭一口菜用餐,会细嚼慢咽,饭后会把碗勺放好,用自己的毛巾擦嘴。

  措施与内容:1、坚持正面教育,多表扬多鼓励陈鹤琴指出:"积极的鼓励比消极的刺激好得多"。心理学上指出:愉快的情绪能促使大脑皮层建立一个兴奋灶,使学习保持最佳状态。幼儿会对自己正确的行为获得鼓励而为之喜悦,从而使好的行为习惯继续保持。对于小班幼儿来说,表扬与鼓励常常是达到教育目的的最有效的方法。2、让家长辅助孩子自己吃饭,并学会自己的餐具。3、游戏:给娃娃喂饭。4、谈话:怎样吃饭才健康。

  第三阶段(2013年9月)目标:3、继续学习独立进餐,不掉饭粒,会把吃剩的骨头等放入指定位置。4、初步学会整理自己的仪表,如小手脏了会用流水洗手,会用手帕擦汗。

  措施:1、利用各个环节进行用餐教育。2、故事:小猪变干净了3、家园共育:请家长配合让幼儿在家独立进餐,餐后可让幼儿整理自己的桌椅,培养幼儿的独立性。4、区角投放一些练习自理能力的物品。5、评比小红花。

  第四阶段:(2014年3月)目标:1、饭前便后主动洗手,会用自己的毛巾擦手,做到洗手时不玩水。2、口渴了会主动喝水,懂得喝生水会生病。

  措施:1、利用各个环节进行个人卫生教育。2、家园共育:请家长配合让幼儿在家自己吃饭,并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3、说一说:我进步了第五阶段:(2014年9月)课题研究成果展示、总结经验。

  目标:1、总结一个学期以来探索出教师、家长的教养观念及途径和方法。2、总结幼儿在家园共育中,身心获得的良好发展。

  措施:1、专题交流。2、撰写研究总结3、收集整理相关资料。4、成果展示。(成长发展档案、教养笔记、论文等)课题研究方法:

  (一)调查法:通过谈话、问卷等了解小班幼儿进餐情况,进行现状调查,做出比较客观和科学的分析。

  (二)观察法:有目的、有计划的观察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进餐行为的表现情况,并进行记录、跟踪、分析。

  (三)经验总结法:组织教师学习教育理论,幼儿进餐教育的理论,提高理论水平。学习先进的成功经验。举办专题讲座,针对实际解决问题。不断实践,不断总结经验。定期不定期举办成果展示活动,如学习心得,论文交流,经验介绍,补充、完善实验,扩大实验成果。

  (四)个案研究法:通过对个别幼儿进行跟踪培养观察,了解记录其能力形成的过程与方法。

  (五)行动研究法:通过在日常的教学中创设一些情境活动,进行幼儿进餐礼仪技能的训练,根据实际工作者的现状调查分析、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采用行动研究法,边实践边调查边研究,教师对自己采取的教育方法在实施过程中要进行设计--探索--反思--总结。注意教师的示范、讲解和教育评价。

  (五)主要观点与创新之处受地域环境条件、经济发展、文化传统、教育基础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农村幼儿教育发展滞后已经成为影响教育现代化发展的瓶颈。如何通过幼儿教育科研工作提高幼儿教育办园质量,提升幼儿教育办园水平,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子女入园求学的合理要求,已经成为广大幼儿教育工作者的积极诉求。"农村幼儿园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养成的研究"将为我县农村幼儿教育的发展呈现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可能的创新之处:

  在理论上,建构一"农村幼儿园幼儿良好生活卫生习惯养成的研究"为核心的理论体系--包括农村幼儿园幼儿教育理论内涵做出具有创新价值和意义的贡献。

  在实践上,为农村幼儿园规范办园,科学办园,和谐办园,办出质量,办出特色,提供时政、案例、范例,引领沛县幼儿教育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生态发展,为建设"龙城水乡,生态沛县"做出应有的贡献。

  (六)预期研究成果成果名称成果形式完成时间负责人阶段成果(限5项)阶段研究工作报告报告2012.12张海凤阶段研究论文汇总文集2013.2张瑞瑞阶段研究案例汇总文集2013.12郭莉最终成果(限3项)工作报告报告2014.3张海凤成果资料汇编文集2014.9张海凤(七)完成研究任务的可行性分析(包括:①主持人除外的课题组核心成员的学术或学科背景、研究经历、研究能力、研究成果;②围绕本课题所开展的前期准备工作,包括文献搜集工作、调研工作等;③完成研究任务的保障条件,包括研究资料的获得、研究经费的筹措、研究时间的保障等。)研究结果与成效1、促进了幼儿的发展通过三个阶段的课题研究,从幼儿饮食习惯前测与后测数据对比,不难看出,我园幼儿的饮食习惯已有了一定的改观;家长们也反映孩子们在家里"会做力所能及的事、知道饭前便后要洗手、知道不乱发脾气自己吃饭、会帮奶奶捶背、梳头、夹菜",基本能做到在家与在幼儿园一个样,幼儿们不同程度的进步,让家长们由衷地感到高兴。

  首先,从良好的生活习惯方面。对幼儿园要求幼儿做到的,小朋友能在老师的指导和同伴的帮助下,都能很好的完成。比如:能排队取杯子,喝水,有秩序地将杯子放回原位;午睡时,能根据天气变化,按要求把自己的衣服脱下放好,(大部分幼儿都能折的很好,而且看到哪个小朋友没折好,就会告诉他怎么做)能把脱下来的鞋子摆放地整整齐齐,起床后,能简单地进行整理床铺;每次吃饭、吃点心,都会有几位幼儿做老师的小帮手,帮老师分小碗、筷子,并很好完成,每次吃完饭,都能把自己吃剩的饭菜放到指定的桶里,然后拿毛巾把自己的桌子擦干净;游戏结束,小朋友自己会将玩具从哪里拿来放回哪里去,这样不仅培养了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而且在整理中,幼儿学会了如何进行分类,如何整理玩具;随处拖、拉小椅子的现象减少了,多数孩子能够正确搬、放小椅子,做到轻拿轻放并及时归位;饭前能够节约用水,正确洗手,随用随关水龙头;饭前便后养成了及时洗手的良好习惯,饭后漱口、正确擦嘴;排队时做到不推不挤等待。

  其次,从良好学习习惯方面。喜欢学习,对学习活动有兴趣,能集中注意力专心于某一项活动;有正确的读、写、坐的姿势;会按照一定要求去翻阅图书,能爱护图书文具,会整理这些用品。

  最后,从良好社会知识方面。能主动使用文明礼貌用语(如"您好"、"请"、"谢谢"、"对不起"、"请原谅"),见人能主动热情地打招呼,礼貌地回答别人的问话;举止文明,懂得谦让,与人友好相处;保持服装整洁,站有站相,坐有坐相,知道简单的交往礼仪等。家长明显的感觉到孩子能干了,懂事了,责任意识增强了。

  在现阶段的观察活动中,我们发现幼儿不仅在幼儿园有很大的进步,而且在家里明显的依赖性不强了,能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如,有家长反映说以前都要家长喂他们吃饭,现在不仅不用喂,而且要抢着帮家长拿碗筷,以前早上要妈妈穿衣服,现在能在妈妈的帮助下,自己穿着简单的衣服、裤子、袜子、鞋子等。老师布置的任务孩子都能很好的去完成,如:老师在今天布置要小朋友带的东西,大部分孩子都能自己记住跟妈妈说,然后明天带来。

  2、促进了教师的发展在实施过程中,教师们通过学习、讨论、尝试等手段,转变了教育观念,树立了以"幼儿为主"的思想:在发现问题时,从以前的直接指出到现在的慢慢引导,老师们在平时更注重了自身言行的规范,她们深刻了解到身教重于言教的道理,同时也加强了与家长的沟通,有效地利用了家长资源,做到家园同步。

  教师的科研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在活动的研究过程中,我们教师一起制定总体目标,以及各班的具体目标,寻找理论根据,同时,又结合本班的实际情况发表意见,共同探讨如何实施方案,还采取互相观摩的形式,组织评价活动,提出改进意见,再反复实施、验证。教师的教学观念得到了进一步更新,树立了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例如:在学习如何折叠衣服时,不再是单纯地让幼儿了解衣服折叠的方法,而是在折叠后,教师通过日程生活和游戏,让幼儿在游戏和生活中强化折叠的方法。总之,活动开展以来,我们教师积极投入,自身素质得到了进一步提高,也促进了全体教师不断更新教学观念。

  3、对家长的影响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有效地与家长进行了沟通,让家长们走进幼儿园,了解我们的培养目标,有的放矢地配合我们的工作,在各种亲子活动中体验到我们的工作辛苦,取得了家长们的理解与支持,有效利用了家长资源,做到家园同步。我们还充分利用社区资源,组织幼儿走出园门,参加各种社区活动,如:亲子运动会、六一活动、参观银行、超市、邮局等等,孩子们良好的行为习惯影响了周围的人们,也净化了我们周围的环境,在社区中扩大了幼儿园的知名度,也使幼儿园在社区中形成了良好的口碑。

  五、存在问题及改进通过研究我们发现:

  1、教师和家长对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一是表现在向幼儿指出应形成什么样的生活习惯,即具体的学习习惯。二是通过教师、家长的榜样作用,潜移默化地影响生活习惯的形成。班杜拉认为人类的许多行为都是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及其结果而习得的。教师和父母作为榜样被儿童所模仿,并以潜移默化地方式发生作用。幼儿通过观察学习或模仿,可以抽象出榜样的行为特征,形成规则,并通过对这些规则的重新组织,形成全新的行为。

  2、家长和教师应在掌握生活习惯形成的过程与心理规律的基础上,作耐心细致的工作。

  首先,必须向孩子讲明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性,指出要养成这些良好习惯,必须克服哪些坏习惯,让孩子心中有数,做起来能联系自己。

  其次,要根据孩子实际情况,逐步提出要求。良好的习惯既不能一朝一夕养成,也不能在短时间内一下子统统形成。要区分主次、难易,从孩子的实际出发,逐步提出具体的切实可行的要求,有计划地逐步扩展。

  再次,要恰当的运用表扬和批评。当幼儿做出某种良好的行为时,应适时给予表扬,使幼儿产生一种光荣感和满足感,从而产生一种动力,促使幼儿的良好行为得到巩固和发扬。对幼儿所表现出的错误行为,通过严厉的批评让幼儿知道这种行为是错误的,以筑起防止违规行为的心理防线。但批评要适时、适度、适量。

  3、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状况存在个别差异和年龄差异,幼儿年龄越小,个别差异越大,习惯养成的越差;年龄越大,个别差异越小,习惯养成的越好;4、幼儿良好生活习惯养成状况存在性别差异,男孩不及女孩,但通过教育途径都能促进他们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

  5、研究过程中不尽如人意的的现象(1)研究规模的局限性为了比较准确地评定本课题的研究结果,因此,以上活动只在部分班进行,个别班级幼儿没能系统的参与此活动。

  (2)教师指导的问题有些教师在意识上、形式上,已放手让幼儿活动,也供给幼儿探索活动必要的材料,但在行为上还是不够开放性,给孩子的时间和空间还不够,不太善于等待,惟恐"乱"。

  (3)家长的态度活动的开展离不开家长的支持,很多家长都积极配合,做得比我们想象还要好。有些家长对活动的目的欠明确,认为这些都是生活的小事,有幼儿园教育就够了,或认为长大自然就会做了,嫌麻烦,有的还怕孩子受苦,愿意为孩子做这做那的,过分的保护。许多家长跟我们沟通说:我的孩子在家一个样、在幼儿园一个样。孩子在家时什么都不会做:玩具、物品随手乱丢、衣物乱放,吃饭追着喂、还挑食、偏食、休息日晚睡晚起,真是判若两人。

  对孩子的良好生活习惯养成的教育研究,是不能间断的事情,未来还很漫长,我会在自己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其他先进的研究理念,不断反思不断改进不断实践,会更努力的做到:

  1)持之以恒地培养幼儿的良好饮食习惯培养幼儿良好饮食习惯具有持续性和反复性。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养成一个好习惯非一日之功,需要长期抓,切不可"一曝十寒"、"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一种良好习惯的养成有一个过程,须经常性地进行诱导、训练;一种不良行为的纠正,也须反复地进行指导、教育。所以培养幼儿良好生活习惯要有耐心,要持之以恒。因为"习惯成自然"是需要时间的,同时要注重师表形象,注重情感交流。

  2)师表垂范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老师是孩子的一面镜子",幼儿具有较强的模仿性,在不知不觉中老师的某一行为习惯,可能会出现在孩子的身上。所以我们也要进行师德修养的培训,要让教师知道作为一名教师,要注意为人师表,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孩子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

  教师的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至关重要。教师良好的师德表率给孩子树立榜样,以深厚的思想情感、庄重大方的仪表、和蔼可亲的仪容、彬彬有礼的语言给孩子做示范,使孩子在师生交往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对孩子的教育诱导"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不简单地批评指责。通过情感的交流,孩子对老师提出的要求、意见更易接受。一个幽默的玩笑,一句轻轻的问候,使其心灵受到震撼。

  3)从细微处培养孩子良好的饮食习惯"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培养幼儿良好生活习惯,从小事做起,从身边的事做起。见到地上有垃圾果皮随手捡起来,见到教师要主动行礼问好,在楼道里要轻声慢步靠右行,排好队、走好路、做好操……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从一些身边琐碎的小事起,培养一个孩子的良好生活习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孩子的良好生活习惯的变化,也就在点滴小事中。

  陈鹤琴先生说:"人类的动作十之八九是习惯,而这种习惯又大部分是在幼年养成的,所以,幼年时代,应当特别注重习惯的养成……习惯养得好终身受其福,习惯养得不好,则终身受其害"。因此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有利于幼儿成才、成人,有利于家庭和睦幸福,有利于社会文明进步。相信我们的辛勤工作一定会对幼儿教育有实实在在的贡献。

  参考文献1、石筠着:《学前教育课程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丁海东:《学前游戏论》,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3、朱家雄:《幼儿园课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4、王春燕、王秀萍、秦元东:《幼儿园课程论》,新时代出版社;5、《〈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江苏教育出版社;





1、下载 幼师帮手机APP,百万幼师同分享!幼儿教师教学的必备工具!
2、下载 亿妈汇手机APP,百万妈妈分享育儿经验!妈妈育儿的必备工具!
3、下载 孕妇宝手机APP,百万孕妇面对面交流!孕妇必备的孕产工具!
4、APP安装方法:手机打开亿师官网(www.yishiwang.net )网页最底端选择客户端安装!

5、关注"幼儿园教育"微信平台,在微信上-添加朋友-公众号-输入"幼儿园教育"-关注带有幼师帮图标平台
6、关注"婴幼儿教育网“微信平台,在微信上-添加朋友-公众号-输入"婴幼儿教育网"(微信号 qq23419676)
7、加我微信:qq835226297(每天分享幼教资源) 联系QQ:2870247344(注明幼师身份) 幼师Q群:107616762 (注明信息来源及幼儿园名称)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返回顶部 关注微信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