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手机客户端

好幼师网_好幼师官网

儿童社会性发展

2015-1-26 17:11| 发布者:太阳花| 查看:18245| 评论:0

摘要:  1.埃里克森对个体人格和社会性发展的划分:1、基本的信任对不信任2、自主对羞怯、疑虑3、主动性对内疚4、勤奋对自卑5、统一性对角色混乱6、亲密对孤独7、生殖与停滞8、自我整合对绝望。   2.儿童行为的起源: ...

  1.埃里克森对个体人格和社会性发展的划分:1、基本的信任对不信任2、自主对羞怯、疑虑3、主动性对内疚4、勤奋对自卑5、统一性对角色混乱6、亲密对孤独7、生殖与停滞8、自我整合对绝望。

  2.儿童行为的起源:1、直接学习。在直接学习中,儿童的某种行为所产生积极的或消极的结果直接决定着儿童是否重复这些行为。2、模仿。模仿在儿童行为的习得中是一种更重要的途径或机制。3、强化。在社会学习理论中,强化是儿童获得行为的又一重要机制。

  3.对社会学习理论的评价:(1)社会学习把儿童行为的发展主要看作一种由经验的增加而导致的量变过程。该理论存在的一个明显的问题是忽视了生物成熟因素在儿童社会行为发展中的作用。(2)在研究方法方面,社会学习理论主要采用的是实验室模拟技术。但是,虽然保证研究具有较高的内部效度或科学性,但是这种研究的人为性太强,其外部效度难以保证,研究结论难以解释儿童在真实社会生活中的社会性发展。(3)社会学习理论在解释儿童社会性发展时对年龄变量的作用重视不够。

  4.发展心理生物学的基本观点:1、行为是一个有组织的系统,其中成熟和经验是融合在一起的。2、在社会性发展中,生物成熟引起病保持经验,同时,经验的变化又会改变有机体的行为生物状态和行为潜能。3、对物种不同进化阶段之间的比较必须依据行为的组织原则。4、有机体在其整个一生中都具有适应性和主动性。

  5.理论主题:一、认知、情感与行为的关系。1、社会认知与社会行为。2、情感与社会行为。二、生物与环境。三、个人与情境。四、儿童的社会互动。五、个人与社会系统。

  6.当前社会性发展研究的若干新趋势:一、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二、强调儿童在社会化过程中的主动性。三、研究课题从分离走向整合。四、注重在多种不同水平上对儿童社会性发展进行分析。

  7.适应性的进化:一、人脑的进化。二、亲代护养。首先,儿童护养期的延长促成了家庭规模的缩小。其次,整体适宜性原则导致亲代与后代生物利益的竞争。三、不同父母行为的适应性。四、文化的进化。首先,进化创造了文化赖以发展的生物前提。其次,文化又推动进化。总之,生物因素与文化以不同的方式在人类进化中发挥作用。五、社会适应性行为的生理机制。

  8.人类行为遗传学的方法:一是采用相应方式控制基因因素,使之保持个体间的相对稳定,以此观察环境变化所产生的影响,二是保持环境条件的相对均衡,考察基因变异所导致的生物性状的变化状态。

  9.怀孕与生育的危险因素:一、生物性危险。1、非遗传性的染色体异常。2、孕期并发症。3、产期并发症。二、生物危险因素与社会环境的交互作用。不良社会环境条件会导致生物性危险因素的增加。母亲情感压力与身体健康状况对儿童机体和行为发生影响的机制是复杂的。另一方面,优越而丰富的社会刺激环境可在很大程度上补偿由生物性危险因素所导致的认知和社会性发展的缺陷。

  10.亲子互动的双向影响:一、父母对儿童的影响。在一般能力的发展方面,儿童从一出生就受到父母的影响。在社会交往能力方面,父母对儿童的影响有直接和间接两种方式。另外,父母的社会交往能力较强、亲子关系较好,也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儿童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在社会情感的发展方面,父母除给予儿童情感支持,尽力满足儿童的情感需要外,还通过鼓励儿童表达情感,让儿童与情感丰富的人交往等方式促进儿童社会情感的发展。二、儿童对父母的影响。首先,儿童的出世。特别是父母第一个孩子的出世往往是父母的生活发生巨大的变化。其次,儿童的年龄和发展水平影响父母的抚养方式。第三,儿童的行为特征也影响父母的行为方式。

  11.中国与西方不同的特点:第一,国外研究者多认为中国父母对儿童较为严厉,可能严厉型教养方式较多。第二,尽管在中国严格型父母教养方式较多,但是,父母教养方式和儿童发展间的关系在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中却是相似的。

  12.父母行为的分类:一、以塑造儿童的行为为目的:敏感性、合作、控制、指导、奖励和惩罚、父母的参与、期望、成熟要求。二、以情感表达为目的:温情、接受、情感反射。三、以了解儿童为目的:对儿童发展的认知、对儿童发展的归因。

  13.父母行为的研究趋势:1、注重研究父母行为的可变性。2、注重研究父母和儿童间的互动过程。3、注重研究父母行为的质量或有效性。4、注重从生态系统的角度研究影响父母行为的因素。

  14.亲子关系影响儿童社会化发展的机制:一、态度转变。是父母通过种种方法改变儿童的态度,使儿童接受、内化行为规范的过程。主要的方法有:使用权利、爱的回收、信息内化等。二、模仿。模仿父母行为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儿童一方面通过直接观察他人的行为学会新的行为方式,另一方面,通过观察他人行为产生的后果得到替代性强化。三、认同作用。认同发生的首要条件是儿童对榜样感到钦佩,这种情感导致儿童想拥有榜样的行为和情感表现的特征。四、归因方式。儿童的归因方式对其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可以分为:功能良好的归因和功能不良的归因。

  15.影响父母行为及教养观念因素的理论模型:一、哈曼的理论观点。一是一般的文化因素。二是个体因素。三是人际关系方面的因素。四是社会情境因素。二、巴斯克的理论观点。一是父母的心理素质。二是儿童自身的特点。三是社会环境因素。三、布朗芬布伦纳的理论模型。该模型认为,所有影响父母行为及儿童发展的因素组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宏系统、外部系统、中间系统、微系统。

  16.影响父母行为的因素:1、社会文化背景2、社会经济地位3、母亲就业4、压力和社会支持5、父母被抚养的经历6、父母的性别7、父母的个性特征8、儿童的年龄9、儿童的性别10、儿童的出生顺序11、父母的婚姻质量12、家庭结构和规模13、亲子交往的情境。

  17.同伴关系的功能:1、同伴关系是发展社会能力的重要背景。2、同伴关系是满足社交需要、获得社会支持和安全感的重要源泉。3、同伴交往经验有利于自我概念和人格的发展。

  18.同伴关系在儿童的社会化过程中的重大:1、良好的同伴关系有助于儿童获得熟练成功的社交技巧。2、良好的同伴关系能使儿童具有安全感和归属感,有利于情绪的社会化,有利于培养儿童对环境进行积极探索的精神。3、儿童的同伴经验有利于自我概念和人格的发展。总之,同伴关系在儿童青少年适应学校和社会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19.同伴关系与家庭关系的联系:1、父母的社会化策略影响到儿童在同伴关系中的地位。2、父母对于儿童在同伴中如何交往有明确的指导。3、作为孩子社会生活管理者的父母的作用。

  20.同伴群体关系的测量:一、测量的主要方法。1、观察法2、社会测量技术。包括同伴提名法和同伴评定法。二、同伴接纳的类型。1、受欢迎的儿童2、被拒斥的儿童3、矛盾的儿童4、被忽视的儿童5、一般的儿童。

  21.影响同伴接纳的因素:儿童青少年的行为特征和社会认知是影响同伴关系的主要因素。一、行为特征。是儿童社会能力的重要体现。二、认知能力。儿童解决社交问题的策略是儿童社会认知能力的一种综合反映。三、身体吸引力。身体没有吸引力的儿童不受同伴喜爱,而不被喜爱的儿童则被感知为身体没有吸引力。四、名字。儿童的名字与同伴群体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五、教师的影响。一个儿童在教师心目中的地位如何,会间接的影响到同伴对这个儿童的评价。

  22.友谊关系的测量:分为3个阶段,就是三个水平。第一水平,测量儿童是否具有友谊关系。采用的方法是提名法和量表评定法。第二水平,如果一个儿童在同伴关系中存在友谊关系,那么,进而需要确定有几对友谊关系。第三水平,测量儿童友谊关系的性质。

  23.友谊关系的功能:一、友谊可为儿童提供情感支持。友谊可为儿童提供更多的玩耍、交往和娱乐的机会。三、友谊可为儿童双方提供参照榜样。四、友谊可为儿童提供社会支持和可靠的同盟。五、友谊可为儿童提供获得基本的社会机能的机会。六、友谊可提高儿童的自尊。总之,友谊在儿童社会化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而没有朋友则会导致许多不良后果。

  24.同伴群体的影响:同伴群体对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一、同伴群体为儿童提供了互相模仿的对象,促进了儿童的社会化。二、同伴群体影响儿童的自我调节能力和道德行为,是儿童言行的参照群体。儿童在同伴群体中的地位及其受接纳的程度也影响着同伴群体对他们的社会化作用。

  25.同伴合作与竞争:一、影响合作与竞争的因素。1、社会情境。2、游戏规则和年龄。游戏规则对儿童采取什么样的行为具有重要影响,但是,在某种程度上,儿童喜欢竞争还是合作还是要取决于年龄因素。二、同伴合作。同伴合作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教育意义。分为三类:一是同伴指导,即一个儿童为另一个儿童提供帮助和指导。二是合作学习,所有成员为了一个共同目标而相互鼓励和支持,这时的成功依赖于他们共同的努力。三是同伴合作,即在没有教师参与的任务中,所有儿童地位堆成平等,建立在共同的兴趣和信任的基础上,同伴之间积极讨论,交流看法、共享彼此不成熟的观点,最终在分析彼此想法的基础上找到一个最好的办法。

  26.依恋的特点:1、在对象上,依恋具有选择性。2、在行为表现上,依恋者寻求与依恋对象身体的亲近。3、在对个体的心理意义或直接后果上,依恋双方特别是依恋者从中获得一种慰藉和安全感。4、在其所具有的强烈的情感意义上,依恋遭到破坏后会造成依恋双方尤其是依恋者的分离焦虑和痛苦。5、在其赖以形成的基础上,依恋双方具有某种和谐性。

  27.儿童依恋的类型特点:首先,必须从儿童行为的系统特性而非单一的测量标准判断依恋的性质。其次,依恋类型与儿童自身的特点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且各类型的分布受文化因素的制约。再次,仅从外在行为特征确定依恋性质也是不够的。一个儿童所属的依恋类型可能会因测量方法和指标的变化而变化。依恋的性质也会因儿童生活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28.依恋质量的现实意义:依恋至莲花反应着儿童气质与人际关系等因素的综合作用。儿童在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采取了不同的反应方式与应对模式,并表现出与其依恋类型相关的能力倾向。在一定程度上,不同的依恋质量有着不同的现实发展内涵。儿童特定的心理品质是多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当前的依恋性质与心理特性也只能在特定条件下对儿童未来的发展产生影响。

  29.性向假设与早期依恋质量的持久影响:一、在个性特征方面,与不安全型儿童相比,安全型儿童在以后表现出更强的探索的欲望与能力。二、在游戏与社会交往中,安全型儿童也显得更加成熟,表现出良好的个性特征与社会认知能力。三、在特定问题情境中,安全型儿童也表现出较强的问题解决的能力与良好坚持性及挫折容忍力。早期依恋的质量和类型与儿童以后的同伴关系及其成人关系品质之间存在相关。

  30.习性学理论突出的伟大意义:1、人类进化与个体发展的意义上突出了依恋 的情感内涵。2、与社会学习理论相比,他能够从认知等内部过程的产生与发展,把依恋作为儿童整体发展的一部分,强调依恋发展与认知发展的紧密联系。3、整合了其他各派理论,兼顾了后天学习经验与先天的人体守恒机制的作用,较全面的论述了社会因素与生物因素对儿童依恋的综合影响。4、注重实验观察等现代研究方法与技术的运动,增强了其理论的科学性与影响力。5、对依恋发展阶段的划分奠定了今日依恋发展理论的基础,对内部工作模型的强调对于更好的解释儿童发展的内在机制有重要的价值。6、在总体上强调了亲子间依恋的双向性及儿童早期社会性表达的重要作用。

  31.习性学的不足:首先,其依恋理论是建立于习性学的基础之上的,因而高估了习性与生物本能的影响,过分强调了依恋生成的生物基础与进化起源,而相对贬低了人的社会性尤其是儿童的社会能力。其次,在依恋的客体选择上,过分突出了母亲的地位,认为儿童有单恋倾向。第三,对于依恋选择的决定因素,习性学理论强调了亲子双方相互作用的数量的作用,相对的对相互作用的质量不够重视。第四,强调了亲子身体练习的重要性,相对忽略了相互反应尤其是成人对儿童的反应的敏感性等行为品质的影响。最后,对于认知与情感之间的天然的生物关系也未能提供很好打的解释。

  32.陌生情境法的局限性:一、它的实施受到文化的影响。首先,文化会影响参与者对陌生情境意义的认知,从而影响亲子关系的性质,使亲子在实验中的反应方式表现出文化特征。价值观的差异会导致父母对儿童行为的期望不同。其次,文化会影响陌生情境法的具体操作。二、陌生情境法低估了儿童自身特点在亲子依恋关系构建中的贡献。它并不适用任何情境,它有特定的适用范围及条件。首先,它的使用有一定的时间限制。其次,作为一种个性研究,陌生情境法的应用需要具有广泛性与代表性的大样本以保证其实验的内部效度。第三,陌生情境法往往容易因无关变量的参与而消弱甚至丧失其可信性,降低预测力。

  33.影响和制约依恋分类稳定性的因素:一、儿童自身的发展状况或水平构成分成类的最重要的基础。二、儿童的气质这一主要由生物因素尤其是高级神经类型决定的心理特征也直接影响着儿童依恋的分类和稳定性。三、影响依恋稳定性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儿童生活环境的质量及其一致性,尤其是父母的抚养方式会起到主导作用。

  34.儿童依恋质量的文化特色:一、文化影响父母的抚养方式,使父母的抚养行为特点如敏感性、反应性表现出文化间差异。二、与父母价值观相联系的抚育期望也极大的影响着儿童依恋的发展特点。三、文化价值倾向影响到社会结构与家庭结构,进而影响儿童的依恋对象的选择与人际关系的性质。四、文化还通过创造普遍的社会刺激氛围直接作用于儿童。

  35.社会性知识与非社会性知识的区别:一、客体特性。社会性客体和非社会性客体的区别表现在两个维度上:1、静变性--易变性。2、变化的动力源。二、知觉者的特性。1、相互主观性2、因果归属3、自我中心评价。人对社会性客体的反应有特别:其一,由于他人对我们的目标可能有影响,所以他人的出现和存在会激起我们队目标的关心,其二,他人可以使我们产生关于自己与对方在态度、能力等方面的社会性比较,而这些则是对物理客体认知中所不存在的。三、人类行为的随意性。四、两类客体的活动原则不同。

  36.观点采择的特性:1、独立于刺激输入之外。要判断一种认知活动是否属于观点采择,还是要看它是否具有判断的性质。2、需要把两种以上的心理成分联系在一起。随着观点采择能力的发展,儿童在头脑中能够同时保存的心理成分随之增多。3、需要对自我进行控制。观点采择要求在个体对他人的观点作出判断时控制自己的观点。

  37.观点采择的分类:1、空间观点采择与社会观点采择。依据他人观点所反映的客体的性质,观点采择分为空间观点采择和社会观点采择。空间观点采择是对处于不同于自己的空间位置的他人关于对某一或某些事物的空间特性或空间关系的反应的判断。社会观点采择根据其内容通常进一步分为认知的或观念的观点采择和情感的观点采择。2、情境的观点采择与个人的观点采择。在情境观点采择中,被判断者与判断者观点的差异是由两者所处的不同情境造成的,在个人的观点采择中,两者观点的差异则是由个人特点的不同造成的。

  38.社会心理学中角色的概念的含义:1、角色是社会对在与其他个体的互动中占有一定地位的个体行为的期望系统。2、角色是占有一定地位的个体对自己的期望系统。3、角色是占有一定地位的个体外显行为。

  39.儿童观点采择发展研究的两种主要取向及理论模型:一、过程取向。1、存在阶段2、需要阶段3、推论阶段4、应用阶段。在对他人进行判断时,儿童可以把自己作为模型,通过反省自己在相应情境中的反应或观点,来推断他人的观点。二、结构分析取向。它研究所关心的是不同发展阶段中的儿童进行社会推断的水平对各种观点的协调及其发展问题。在塞尔曼的观点采择模型中,儿童总是被看作处于他人的某种关系中。这一模型的重点就是描述儿童对这种关系的认知发展。

  40.儿童移情的发展:一、儿童对他人情绪的三种可能的移情反应。1、非判断的或非认知的移情。2、移情的推断。3、非移情的推断。二、儿童移情的发展。阶段1, 非认知的移情阶段。阶段2,自我中心的移情。阶段3,推断的移情阶段。阶段4,超越直接情景的移情阶段。

  41.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一、4岁以前儿童对他人心理状态的区分。1、言语活动中对心理状态的区分。2、理解看见和知道之间的关系。3、理解外表与真实的区别。4、对他人行为的预测。二、4岁以后儿童关于他人心理知识的发展。他们已经能够认识到,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表征并不一定与实际情况相吻合。

  42.艾森伯格的亲社会道德伦理:第一、她认为,道德作为一个总的领域,包括许多不尽相同的具体方面,儿童对这些具体方面的判断会有所不同。第二,亲社会道德判断的研究方法。都是采用两难故事作为研究儿童道德判断的工具,都是采用个别交谈法来考察儿童的判断推理过程。儿童道德判断的发展不能用儿童认知结构的变化来说明。她的思想道德范畴:1、对权威和惩罚的畏惧与迷信、避免 和无条件地服从权威本身就是价值。2、享乐主义的推理。3、对他人需要的关注。4、定型作用。第三,亲社会道德判断的发展阶段。阶段1,享乐主义的、自我关注的推理。阶段2,需要取向的推理。阶段3,赞许和人际取向、定型取向的推理。阶段4.。自我投射性的移情推理和过度阶段。阶段5,深度内化推理。第四,亲社会道德判断的发展阶段与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之比较。1、儿童并不或极少把避免惩罚和权威的强力作为其亲社会道德判断的理由。2、前者成为儿童亲社会道德判断的最低阶段。后者是第二阶段。3、柯尔伯格提出的第3阶段与艾森伯格亲社会道德判断的第3阶段一致。4、柯尔伯格的后3个阶段与儿童亲社会道德判断的后2阶段不同。

  43.吉利根的关怀道德理论:一、在道德判断与道德推理中存在两种道德取向,公正和关怀,不同个体采用的思考方式可能不相同,个体在作出道德判断时有选择某一取向的倾向,同时也可能改变道德取向。二、男性和女性对客观世界和社会生活的看法是不一样的,表现在道德观上女性是典型的关怀取向,男性是典型的公正取向。三、不能把女性注重关怀归于她们缺乏教育训练,相反,女性道德推理中的关怀使我们看到公正道德伦理论的不足。四、假设故事由于其具有抽象的特性,易引起被试的公正思想,而真实两难故事,由于受故事发生的背景的影响,易于激发个体的关怀思想。

  44.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一、社会认知。儿童社会认知对其社会行为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1、社会观点采择。是个体对特定情景中他人思想、情感、动机、需要的认知理解。随着儿童理解他人体验的能力的发展,他们对认知对象的反应能力也应该相应的增强。观点采择训练可以提高儿童的观点采择能力和利他性,儿童观点采择能力对以关注他人为动机的亲社会行为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2、社会规范认知。包括社会责任规范,相互性规范,应得性规范。二、移情。移情包含两个认知成分和一个情感成分。三、社会学习。社会学习有助于促进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对儿童助人行为具有长远作用。

  45.榜样学习的特征:第一,高大的榜样形象与身边具体的事迹结合,为儿童塑造了一幅具体的活生生的榜样群像,激发儿童效仿榜样的需要,使他们感到值得效仿。第二,以情境故事的形式呈现榜样事迹,有助于儿童把握榜样助人的情境、助人方式,透过具体的行为表现把握榜样的助人动机。第三,使儿童把榜样在具体情境中体现的助人原则、规范与自己的行为选择相对照,从而减少了榜样学习的难度,增强了学习者与榜样的相似性。

  46.儿童攻击的社会学习理论:儿童的攻击是一种习得的社会行为。一、获得机制。儿童的攻击行为主要通过两条途径获得:一是观察学习,二是直接学习。儿童对攻击行为的观察或模仿由4个相互联系的子过程组成:1、注意过程2、记忆重现过程3、动作复制过程4、动机过程。二、启动机制。攻击行为的获得与实际表现出的攻击行为不是一回事。启动儿童攻击行为的外部因素主要包括:1、消极时间启动2、诱发性启动3、榜样性启动。三、保持机制。启动儿童攻击行为的原因是各不相同的,而且相同或相似的攻击行为对于不同的儿童或同一个儿童在不同的情境中也产生不同的结果。儿童攻击行为的保持机制包括:1、外部强化。2、不恰当的惩罚。3、替代性强化。四、自我调节机制。儿童主体的认知结构对其行为反应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儿童攻击行为的自我调节机制由3个子过程组成:1、自我观察2、判断3、自我反应。

  47.攻击的归因模型的主要内容:1、个体在受到伤害后首先要对他受伤害的情境进行评估,以确定伤害者应负的责任。2、在评估的基础上,受伤害者进而要确定伤害者因其造成的伤害所应承担的道德上的处罚。3、受伤害者对行为者责任原因的归属反应了他对实际发生的结果的判断。4、对某一情境中应该发生的结果的判断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5、导致受伤害者愤怒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包括因受到伤害而产生的唤醒。6、受伤害者进行敌意性报复的愿望的强烈程度取决于他的愤怒程度。

  48.欺负及儿童欺负发生的一般特点:欺负与一般的攻击性行为相比具有三个特征:1、未受激惹性2、重复发生性3、欺负者和被欺负者之间力量的不均衡性。一、儿童欺负发生的普遍性。二、儿童欺负随年龄变化的情况。1、儿童欺负的性别差异。这些差异既表现在男女儿童参与欺负的比率上,同时也存在于欺负的方式中。欺负方式的性别差异主要表现为,女生更多的使用语言和心理欺负,而更多男生则更多的使用身体欺负。2、欺负发生的地点、欺负的对象以及儿童对欺负的态度等方面。

  49.关于儿童欺负产生原因的几种理论假设:一、竞争假设和外部特异性假设。是关于儿童欺负产生原因的两个比较流行的观点。二、心理理论假设。高攻击性儿童之所以攻击他人或者采用攻击的方式来处理人际问题,是因为他人对环境信息的认知加工存在偏差,或者由于社会认知能力和社会技能的低下。三、依恋理论假设。儿童早期与照看者之间形成的依恋类型影响着儿童将来处理人际关系的内部工作模式。

  50.儿童欺负与家庭、学校及同伴群体的关系:一、家庭。作为儿童社会化的基本动因,对儿童早期行为的塑造起了关键性作用。缺乏温暖的家庭,不良的家庭管教方式以及对儿童缺乏明确的行为指导和活动监督等家庭因素都可能造成儿童以后的高攻击性。二、学校。欺负发生率因学校不同而存在很大差异,这显然不是儿童个体或家庭因素造成的,而与学校的文化有重要的联系。三、同伴群体。在影响儿童欺负行为的因素中,同伴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欺负发生的四种群体机制:1、社会感染机制2、对攻击倾向控制力的减弱机制。3、责任分散机制4、追随欺负者的儿童对受伤害者感知发生变化。

  51.儿童自我发展的一般趋势:一、自我认知的内容从反应外部的、可观察的、具体的、有明确参照系统的自我特点到反应内部的、不能直接观察的、抽象的、参照系统模糊的自我特点。二、儿童自我的结构从简单的结构到分化得、多重的结构,并逐渐出现层次性,最后形成复杂的、整合的自我结构系统。三、儿童的自我评价一方面从以他人评价为标准发展到独立的自我评价,另一方面,儿童又在不断脱离自我中心,自我评价的客观化程度逐渐提高。四、从自我的功能来看,社会适应性逐渐提高,区分外部自我和内部自我的能力逐渐增强,儿童渐渐能够比较实际地判断社会交往情境,并根据这些判断而表现出复杂的社会自我。

  52.自我概念的特征:1、具有一定的组织或结构。2、自我概念是多侧面的、自我概念的特点侧面反映了特定的个体或群体所采纳的范畴系统。3、具有等级性。4、个体的一般自我概念是稳定的,但随着结构等级的下降,自我概念越来越具有情景特殊性,并逐渐变得不稳定。5、自我概念的维度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长。6、自我概念既包括对自我的描述性内容也包括对自我的评价。7、自我概念能够和其他结构如学业成就区别开来。

  53.儿童自我概念形成与发展的前提条件:一、社会互动。儿童的自我概念是在社会交往中形成发展的。儿童自我概念包括3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自己呈现给他人的形象的想象,二是对他人关于自己的评价的想象。三是自我情感。社会交往不仅通过重要他人影响儿童自我概念的发展,而且对儿童的自我整合过程也有重要作用。在社会交往过程中,社会文化所赞许的内容对自我概念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社会交往对儿童自我概念的发展也会产生消极影响。二、社会认知发展水平。决定儿童自我概念发展的另一个条件是儿童社会认知能力发展的水平。个体的观点采择能力指的是个体在自我认知或社会交往中脱离自我中心的限制,进行思维运算的能力。社会比较能力指个体在头脑中同时将自己的观点与他人的观点,或自我的特征与他人的特征联系起来,加以对比的能力。

  54.自我概念发展的一般趋势:一、从简单到分化。二、儿童一般自我概念的发展曲线是起伏变化的。三、儿童自我概念结构的复杂性随年龄增长而不断增加。四、儿童自我概念的发展存在性别差异。一是性成熟的影响,二是社会传统对男性和女性自我表现的要求、约束不同,从而促使女性更多的考虑自己给他人留下的印象。

  55.自我评价的发展表现的特点:一、儿童自我评价的发展表现出年龄特征。二、儿童自我评价的具体性和抽象性、外部评价与内心评价都随年纪升高而发展,但两者表现出不同性,而内部评价能力发展的速度变得缓慢。三、儿童自我评价的稳定性随年纪升高而发展。另外,儿童自我概念的具体结构上,从小学四年级到大学各个年龄阶段学生的自我概念结构,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点。

  56.自尊的含义:一、自尊是一种评价与体验。二、自尊是一种积极的评价和体验。三、自尊是个体对自我价值的评价和体验。四、自尊是在社会比较过程中获得的。

  57.自尊的分类:一、现实自尊和理想自尊。 考察现实自尊和理想自尊间的差距是自尊领域研究的重要内容。个体现实自尊和理想自尊间的巨大差异是其精神失调的最初标志,是诱发神经症的一个重要原因。随儿童年龄的增长,现实自尊与理想自尊的差异越来越大。二、总体自尊和分化自尊。随年龄的增长,自尊越来越分化。儿童的一般自尊是不同于自尊的特殊方面,一般自尊的大部分变异也不能从自尊的各组成部分来解释,两者间不能相互代替。三、内部自尊和外部自尊。对儿童外部自尊影响较大的因素主要是来自别人的评价和反应及儿童生活中的成败经验。儿童的内部自尊主要来自于儿童的内部评价、自我接受和自爱,具有主动的、稳定的和动态的特点。

  58.言语的自我控制的机制:1、言语能够使诱因的特点在情境中更为突出,对儿童起着提醒的作用,2、言语能够指导儿童特别注意事件的某些方面。3、言语能够帮助儿童形成有关某种行为的设想。4、言语有利于儿童保持短时记忆中有关于其行为的信息。

  59.儿童自我控制与自我调节的早期发展:儿童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能力的出现与儿童早期身心各系统的发展有着直接的联系。第一阶段为神经生理调节阶段。儿童生理机制保护着儿童免受过强刺激的伤害。第二阶段属于直觉运动调节阶段。儿童能够从事一些自发的动作活动,并能根据环境的变化来调节自己的行为。第三阶段属于外部控制阶段,儿童能够使自己的行为服从控制者的命令。第四阶段属于自我控制阶段。儿童的自我控制能力逐渐发展起来。第五阶段属于自我调节阶段。儿童获得了关于自我统一性和连续性的认识,开始把自己的行为与照看者的要求联系起来。

  60.儿童的性别差异:一、认知方面的性别差异。1、数学与空间能力差异。2、言语能力的差异。3、分析能力的差异。4、学业成就与成就动机的差异。二、个性与社会性方面的性别差异。1、玩具偏好的差异。2、游戏与玩伴选择中的差异。性别还是影响儿童游戏群体结构的一个重要因素。儿童的社会性游戏对其表现出适宜的性别行为有着重要的引发和保持作用。1、儿童游戏伙伴的性别与其对玩具的选择关系密切。2、儿童与其同伴的交往和其性别化行为有关。3、儿童所拥有的玩具与其对游戏伙伴的选择间关系密切。三、抚育性方面的差异。四、攻击的性别差异。包括攻击倾向的差异和反应性的差异。五、亲子关系。无论在哪个年龄阶段,男孩与其父母间的交往总是不多于女孩与其父母间的交往。父母,特别是父亲对男孩的行为与对女孩的行为有很大的差异。总之,不良的家庭关系对男孩的消极游戏大于女孩。

  61.儿童性别概念与性别稳定性、恒常性间的关系的特征:1、性别认同的产生早于性别稳定性。2、性别恒常性出现最晚。儿童所处于的生活情境对其性别恒常性的发展影响不大。3、大约在9岁左右,儿童开始能够用言语解释性别的稳定性和恒常性。

  62.性别图式的功能:1、引导行为的功能。性别图式提供的信息可以使儿童的行为与传统性别角色的要求相一致。2、相信信息的功能。通过提供信息组织的结构,使个体按照性别图式搜索特定信息或接受与图式一致的信息,与图式不一致的知觉信息会被忽视或转化。3、推论功能。通过性别图式提供的信息基础,使儿童无论在熟悉的还是信息缺失或模糊的情境中,都能够借助于自己关于性别的知识对他人的行为和偏好进行推论。

  63.性别图式理论和认知发展理论的区别:1、不把儿童成熟的性别认识结构看作是儿童性别化行为的必要的前提条件。2、强调性别图式的信息加工功能。儿童性别图式的发展主要受认知成熟的制约,而性别化行为主要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此,性别图式理论与柯尔伯格的认知发展理论相比,承认社会因素对儿童性别角色发展的影响。表现在,激活儿童的性别图式,为儿童提供性别图式的内容。

  论述1.社会学习理论关于儿童人格在社会发展的主要观点:一、关于儿童行为的起源,班杜拉认为,个体社会行为起源于以偶然强化为中介的直接学习和模仿。1、直接学习。班杜拉认为,对于个体社会行为的掌握而言,与模仿相比直接学习是一种更基本的途径。在直接学习中,儿童的某种行为所产生积极的或消极的结果直接决定着儿童是否重复这些行为。2、模仿。模仿在儿童行为的西德中式一种更重要的途径或机制。因为人类社会的一些行为是无法直接学习的,而必须依靠模仿。3、强化。在社会学习理论中,强化是儿童获得行为的又一重要机制。强化分为直接强化和代替性强化。二、自我与社会学习。70年代末以后,班杜拉的研究兴趣开始转移到个体自我效能感上来。自我效能感与人的行为动机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这是因为人们对自己能力判断影响着其对自己未来行为的期望。个体的自我效能感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他迄今在某一领域所取得的成就。第二来源是他人活动效能的观察。三、对社会学习理论的评价。1、社会学习理论把儿童行为的发展看做一种由经验的增加而导致的量变过程。该理论存在的一个明显的问题是忽视了生物因素在儿童社会行为发展中的作用。2、在或科学性,研究方法方面,社会学习理论主要采用的是实验室模拟技术,虽然保证研究具有较高的内部效度或科学性,但是这种研究的人为性太强,其外部效度难以保证,研究结论难以解释儿童在真实社会生活中的社会性发展。3、社会学习理论在解释儿童社会性发展时对年龄变量的作用不够重视。

  2.影响父母行为的因素:一、社会文化背景。在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中,父母的生活方式、心里特点、价值观及可接受行为的标准时不同的。儿童社会性发展的目标和方法也存在差异。二、社会经济问题。父母的社会经济地位主要由其职业、受教育水平和经济收入所决定。父母的社会经济地位不同,其教养行为与教养观念也存在差异。三、母亲就业。一般不会对儿童发展造成消极影响。这主要是因为决定抚养质量的病不只是母亲参与抚养孩子的时间,更重要的是参与的质量。四、压力和社会支持。父母体验到的压力对父母教育儿童的效果往往具有消极影响。父母感到的压力主要来源于:婚姻关系和人际关系、经济原因、父母的个性特征以及与儿童的教育有关的因素。五、父母被抚养的经历。儿童父母的被抚养经历也影响与子女的互动。父母被惩罚的经验影响父母对儿童的惩罚行为,这种代际在儿童观早期就表现出来。父母年幼与自己的父母的交往经验通过其内部工作模型影响其对待子女的行为方式。六、父母的性别。父母因性别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抚养行为特征。七、父母的个性特征。父母的身心健康水平、耐心和移情能力等因素影响父母的行为。八、儿童的年龄。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儿童各放密支那的能力多呈现出来的特点不同,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父母对他们的情感表达方式、行为方式及惩罚的类型都是不同的。九、儿童的性别。十、儿童的出生顺序。十一、父母的婚姻质量。十二、家庭结构和规模:单亲家庭、核心家庭、杂居家庭。十三、亲子交往的情景。

  3.试述友谊关系的功能:一、友谊可为儿童提供情感支持。第一,可消除儿童的孤独感。第二,有朋友在场可使儿童在陌生场合或受到潜在威胁压力的情况下感受到情感支持,儿童愿意和自己的朋友一块解决冲突。第三,朋友之间关系的发展有利于培养儿童同性之间的敏感性和共同性,对成人期的稳定的恋爱关系产生影响,并未他们提供亲密和相互协调的经验。二、友谊可为儿童提供更多的玩耍、交往和娱乐的机会。儿童与朋友交往和玩耍多,共同获得的乐趣也多,这有利于儿童的心理健康。三、友谊可为儿童双方提供参照榜样。四、友谊可为儿童提供社会支持和可靠的同盟。当儿童处于危险的境地时,儿童可能期望朋友比一般相识者更能提供帮助,朋友也会给儿童提供适当的引导和帮助,并且以同盟的身份站在儿童这一边,起到了社会支持的作用。五、友谊可为儿童提供获得基本的社会机能的机会。六、友谊可提高儿童的自尊。朋友的陪伴通常比一般的伙伴更富有积极的情感色彩和社会性反应。总之,友谊在儿童社会化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而没有朋友则会导致许多不良的后果。

  4.习性学理论:在所有关于依恋的解释中,习性学理论是影响最大、综合性最强的一种理论体系。习性学家以为,依恋是物种普遍存在的现象。鲍尔贝援引劳伦茨等人的研究,支持依恋的形成有着深刻的生物根源。人类婴儿对于抚养照看者的依恋是长期生物进化的结果,是基因所保留下来的人类进化和生存方式的信息,或者是人类在面对可能的威胁和意识到的危险时所采取的必然的、本能的反应方式。依恋的生物功能在于保护幼小的后代,而心理功能在于提供某种安全感。鲍尔贝认为,儿童的依恋是呈阶段性发展的,是其行为的组织性、目的性、适应性日益发展和成熟的过程。儿童的依恋是指向某些特定个体的。儿童依恋特定个体的另一方面是对陌生人的谨慎或恐惧,即怯生。鲍尔贝认为这是人类在进化过程中自然形成的一种机制。

  5.影响依恋的因素:一、抚养质量。儿童出生后即处于一定的社会抚养环境中,成人尤其是母亲的喂养方式及其婴儿相互作用的性质构成了影响儿童依恋的关键因素。理想的抚养环境能在很大程度上保证儿童依恋的安全性。不理想的抚养环境,从而导致不安全或无组织无定向的依恋。二、母亲缺失。母性剥夺的后果是极为严重的,而且此消极影响难以弥补。早期的母性缺失会对儿童的社会能力、认知、语言的发展产生破坏性的影响,乃至到了成年,他们往往还表现出人格失调、人际关系破裂、犯罪、父母角色意识与能力较差等倾向或特征。三、文化特点。1、文化影响父母的抚养方式,使父母的抚养行为特点如敏感性、反应性表现出文化间差异。2、与父母价值观相联系的抚育期望也极大的影响着儿童依恋的发展特点。3、文化的价值倾向向影响到社会结构与家庭结构,进而影响儿童的依恋对象的选择与人际关系的性质。4、文化还通过创造普遍的社会刺激氛围直接作用于儿童。四、儿童的气质。实际上,儿童的气质特征与特定抚养环境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气质赋予儿童行为以特定的反应性与活动水平,影响到儿童抚养的难度与成人尤其是父母对儿童的看法,进而影响父母的抚养质量,而这种抚养质量尤其是反应性与敏感性的变化又反过来作用于儿童,使其依恋产生于发展呈现相应的个体特点,从而表现为一个循环作用的过程。

  6.评述皮亚杰关于儿童道德判断发展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存在的问题:皮亚杰与他的合作者创立了"临床法"。以此来研究儿童对规则的意识和道德判断的发展问题。皮亚杰采用对偶故事法。考察了儿童对游戏规则的认识和执行情况。对过失和说谎的道德判断以及儿童的公正观念等方面的问题,并概括出儿童道德认识发展的3个阶段。第一阶段:前道德阶段。这个阶段的儿童还不能对行为作出一定的判断。第二阶段:他律道德阶段。此阶段的儿童对道德的看法是遵循规范,只重视行为后果,而不考虑行为意向。第三阶段:自律道德阶段。此阶段的儿童,不再盲目服从权威。二、皮亚杰儿童道德判断研究中存在的问题。1、方法上的问题。皮亚杰道德两难方法中存在的最突出问题是在两个故事中给儿童展示了两个不对等的后果因为这样会引诱儿童忽略其中的有意性。2、道德准则与习俗规则的区分。皮亚杰在儿童规则认知发展研究中存在的另一个问题是没有对习俗规则和道德规则进行区分,而是认为儿童以相同的方式对待不同范畴的规则。

  7.柯尔伯格的理论:对儿童道德判断发展理论的主要内容。一、他的儿童道德判断发展理论的主要内容。他的3个水平6个阶段道德发展理论:第一水平:前习俗水平。第一阶段:惩罚和服从的取向。第二阶段:工具性的相对主义取向。第二水平:习俗水平。第三阶段:好男孩--好女孩的取向。第四阶段:法律和秩序取向。第三水平:后习俗水平。第五阶段:社会契约的取向。第六阶段:普遍的道德原则的取向。二、对科尔伯格理论的批评。1、方法上的问题。这种方法上存在的主观性太强,以至影响到儿童真实的判断结果。2、社会习俗与道德规则的区分。科尔伯格没有很好的区分习俗规则和适用于公平、真理和是非原则的道德规则,把两者混为一谈。3、被试性别问题。他研究中的被试都是男性。这种性别的单一化只是表明了男性道德发展的阶段和男性性别偏向。

  8.评述艾森伯格的亲社会行为模型:艾森伯格的亲社会行为模型按照社会行为产生的过程分为3部分。1、亲社会行为的初始阶段--对他人需要的注意。艾森伯格认为,在一个人帮助他人之前,她一定确定他人有某种需要或愿望。因此,从亲社会行为产生的过程来看,注意到他人的需要时亲社会行为的初始阶段。2、亲社会行为意图的确定阶段。一个潜在的助人者一旦注意到他人的需要,便要决定是否要助人,从而进入亲社会行为意图的确定阶段。艾森伯格认为,这个过程至少可通过两种方式进行:其一,在紧急情况下,情感因素在助人决策的过程中起主要作用。其二,在非紧急情况下,个体的认知因素和人格特质可能起主要作用。3、意图和行为建立联系的阶段。艾森伯格认为,助人意图和亲社会行为之间的联系受个人的有关能力、人与情感的变化两方面因素的影响。亲社会行为的实施本身也会强化以后的亲社会行为。4、对亲社会行为理论模型的简评。艾森伯格的亲社会行为模型的提出是建立在大量的研究成果之上,是对亲社会研究成果的总结和提高。该模型把可能影响亲社会行为的各种因素有机的统一在亲社会行为产生的整个过程之中,并对其作用机制作了较深刻的剖析,对我们进行亲社会行为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该理论模型还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但是该模型主要侧重于解释、说明亲社会情感、认知和人格因素的作用,它并没有把所有影响亲社会行为的因素一一详述,限制了模型适用的普遍性,在该模型中对各因素作用的描述也仅限于概略的、粗线条的。

  9.试述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培养方法:一、角色扮演法。角色扮演是之中使人暂时置身于他人的社会位置,并按这一位置所要求的方式和态度行事,以增进人们对他人社会角色及自身原有角色的理解,从而更有效的履行自己角色的心理学技术。角色扮演在发展人们的社会理解力和改善人际关系方面有着尤其重要的作用。较长时间的角色扮演经验还可以改变人们的心理结构。二、移情训练法。移情训练是一种旨在提高儿童善于体察他人的情绪、理解他人的情感,从而与之产生共鸣的训练方法。采用移情训练程序可以引导儿童对他人观点的注意,并给予需要者以帮助。三、榜样示范法。设置一定的社会情境,树立一定的榜样,使儿童有意无意间进行模仿,可以有效促进儿童品德的形成和发展。成人的利他主义榜样有助于儿童作出相应的助人行为。四、除了上述几种方法之外,还有认知冲突法、行为练习法等方法。这些方法在培养儿童的亲社会行为上各有独特的作用。在具体应用时需要应用哪种方法或几种方法,这要根据活动的内容、教育的目的以及儿童的年龄特点、认知发展水平和个性特征等情况而定。

  10.分析青少年欺负发生的个人和环境因素:一、家庭。家庭作为儿童社会化的基本动因,对儿童早期行为的塑造起了关键性作用。研究表明,缺乏温暖的家庭,不良的家庭管教方式以及对儿童缺乏明确的行为指导和活动监督等家庭因素都可能造成儿童以后的高攻击性。二、学校。学校是否有反欺负的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欺负的普遍性。不同的学校准则和学校风气也不同程度的影响着儿童欺负发生的情况。三、同伴群体。在影响儿童欺负行为的因素中,同伴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欺负发生的四种群体机制:1、社会感染机制。2、对攻击倾向控制力的减弱机制。3、责任分散制。4、追随欺负着的儿童对受伤害者感知发生变化。

  11.影响儿童自尊的因素:一、主体特点。1、一般来讲,那些自认为在少年时代具有吸引力的成年人比那些自认为在少年时代没有吸引力的成年人具有更高的自尊感和幸福感。2、年龄。小学阶段,儿童的自尊基本保持稳定,但由小学转入初中后,自尊出现了明显的下降。3、性别。随儿童年龄的增长,儿童自尊的各个维度分化得更为明显,被试在各维度上都具有性别差异。总的来看,男性的自尊趋势增高,而女性的自尊趋势则趋于降低。二、家庭因素。1、父母教养方式。高自尊儿童父母的教养方式具有以下特点:第一。接受、关心和参与。第二,严格。第三,使用非强制性的纪律。第四,民主。父母对子女的接受与儿童的自尊之间存在着极显着的正相关,而父母对子女的控制则与儿童的自尊有极显着的负相关。2、父母的社会经济地位。儿童自尊和父母社会经济地位间的关系是十分复杂的。三、同伴关系。儿童与同伴关系的亲密程度及儿童为其同伴接受的程度是同伴群体影响儿童自尊发展的两个重要方面。一是亲密的同伴关系有利于儿童建立同伴间的依恋关系和获得社会支持,从而有助于缓解社会压力对儿童的消极影响。四、教师。教师的教学风格、教师的提问方式、教师对儿童的期望、师生间的言语和非言语沟通方式及日常的接触对儿童的自尊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影响。五、学业成就。学生的学业成绩与其自尊或自我概念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六、一般来讲,内部控制点往往和较高水平的自尊相联系,而外部控制点则和儿童较低水平的自尊相联系。

  名词解释1.精神分析理论:是个作人格或动机与情感的发展问题。

  2.社会学习理论;强调观察学习和经验在行为发展中的作用。

  3.认知发展理论:强调认知发展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前提,强调行为与认知之间的密切关系。

  4.人的发展:生物与环境因素的协调作用促成的人类现存的许多特性都有其进化根源,他们因有利于物种其个体的存续,具有适应性而得以保存。

  5.父母教养方式:是父母的教养观念,教养行为以及其对儿童的情感表现的一种组合方式。

  6.角色:是社会心理学中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重要概念,但社会心理学关于角色的定义却是混乱和多种多样的。

  7.社会启动者:是指在特定条件下激起或启动动物某种社会性反应的特定物种刺激。

  8.习性学:是研究动物在自然环境中的行为进化于机能的一门学科。又叫行为学。

  9.固定行为模式:就是物种与生俱来的用于帮助其适应环境的行为反应10.生态:是指有机体或个体正在经历着的,或者与个体有着直接或间接联系的环境。

  11.实验室实验法:通过对实验条件的考察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的一种方法。

  12.现场实验:是在儿童的真实的社会环境中进行的实验。

  13.社会启动着:是指特定的环境下激起或启动动物某种社会性反应得特定物种刺激。

  14.儿童观:是指对儿童在发展过程中是被动接受外界影响,还是积极主动地获得发展这类问题的基本看法。

  15.发展观:是指父母对儿童发展的规律以及其影响因素的观点及看法。

  16.父母观:是指父母对儿童发展过程中的作用问题的看法。

  17.父母教养观念:是指父母在教育和抚养过程中,在儿童发展、教育方式、教育途径、子女的可塑性等方面所持有的观点和看法。

  18.同伴:是指儿童与之相处的具有相同社会认知能力的人。

  19.同伴关系:是指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儿童之间的一种具有活动并相互协作的关系,或者主要指同龄人间或心理发展水平相当的个体间在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人际关系。

  20.垂直关系:是指那些比儿童拥有更多的知识和更大权力的成人与儿童之间形成的一种关系,其性质具有互补性,既成人控制儿童服从,儿童寻求帮助,成人提供帮助。

  21.水平关系:是指儿童与那些和他具有同样权力同伴之间形成的一种关系,其性质是平等的互惠的。

  22.友谊:是在两人之间发展起来的一种充满感情色彩的关系。

  23.依恋:一般是指个体的人对某一特定个体的长久持续的情感联系。

  24.社会认知:是指人对社会性课题激起之间的关系。

  25.认知:是人脑反应客观事物的特性于联系,并揭示事物对人的意义与作用的心理活动,也是个体获得知识的过程。

  26.智力:是保证个体有效的认识客观事物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的综合。

  27.观点采择:是区分自己与他人的观点,并进而根据当前或先前的有关信息对他人的观点做出准确判断的能力。

  28.空间观点采择:是指处于不同于自己的空间位置的他人关于对某一或某些事物的空间特性或空间关系的反应的判断。

  29.认知的观点采择:是指对他人关于某一事件或情景的思想或知识的判断。

  30.情感的观点采择:是指对他人在某一情景中的情感状态或情感反应的推断。

  31.角色扮演:是指个体按照社会或他人的期望显示出来的行为,即个人按照他人的期望采取的实际行动。

  32.移情的认知:是移情儿童对他人情绪,情感的理解,表现在儿童区分和辨别情感线索并推测他人内部情感状态,尤其是建立在观点采择基础上的对他人内部情感状态的推测。

  33.情感倾向的移情:是指自己对他人情感所作出的情绪反应。

  34.递推性观点采择:同时对具有联系的两个以上的观点的认知判断。

  35.心理理论:是指个人对他人心理状态及他人行为与心理状态形态的关系的推理或认知。

  36.谨慎规则:是指那些儿童经常遇到的用于调节与安全、伤害自己、舒适和健康相联系的行为的规则。

  37.道德发展:是指个体随年龄的增长,逐渐掌握是非判断标准以及按照该标准去表现道德行为的过程。

  38.亲社会行为:通常是指对他人有益或社会有积极影响的行为、包括分享、合作、助人、安慰、捐赠等。

  39.合作行为: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体为达到共同的目标而协调活动,以促进某种既有利于自己又有利于他人的结果得以实现的行为。

  40.社会观点采择:是个体对特定情景中他人思想、情感、动机、需要的认知理解。

  41.社会责任规范:是指我们应该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这种规范通常是在社会化过程中由儿童的父母,教师或其他重要他人传授给儿童的。

  42.相互性规范:是指要帮助那些帮助过自己的人。

  43.应得性规范:是指帮助那些应该得到帮助的人。

  44.移情:是指儿童在察觉他人情绪反应时所体验到的与他人共有的情绪反应。

  45.角色扮演:是一种使人暂时置身于他人的社会位置,并按照这一位置所要求的方式和态度行事,以增进人们对他人社会角色及自身原有的理解,从而更有效地履行自己角色的心理学技术。

  46.移情训练:是一种在儿童善于观察他人的情绪,理解他人的情感,从而与之产生共鸣的训练方法。

  47.惩罚:是通过儿童呈现有害刺激以达到抑制其不良行为的目的的观点行为。

  48.攻击:是人们根据行为者和行为本身的特征而对某些伤害性行为作出的一种判断。

  49.工具性攻击:是指儿童为了获得某个物品而作出的抢夺,推搡等动作。

  50.敌意性攻击:是以人为指向的,其效果有时候很难保证。

  51.社会问题解决能力:是指儿童在社会互动中达到个人目标,同时又与他人保持良好关系的能力。

  52.欺负:是儿童间,尤其是中小学生之间经常发生的一种特殊类型的攻击性行为。

  53.欺负行为:是指有益的造成接受者身体的或心理的伤害。

  54.儿童对攻击意图的归因:是指儿童在于他人的交往中队他人意图、动机的认知与理解。

  55.自我概念:是指个体对自己的知觉。它是指自我系统中的认知方面或描述性内容,它所表达的是人们关于自己身心特点的主观知识,所回答的是"我是谁"的问题。

  56.个体的观点采择能力:指个体在自我认知或社会交往中脱离自我中心的限制,进行思维运算的能力。

  57.社会比较能力:是指个体在头脑中同时将自己的观点与他人的观点,或是自我的特征与他人的特征联系起来加以对比的能力。

  58.自尊:是指个体在社会比较的过程中所获得的有关自我价值的积极的评价与体验。

  59.自我调节:是指在没有外部指导或监视的情况下,个体维持其行为历程以达到某一特定目的的过程。

  60.自我控制:是指在目标受阻时,个体抑制其行为或改变行为发生的能力。

  61.价值的内化:是指个体赞同和认可社会规范或道德准则所赞同的价值观,并认为根据社会规范或道德准则的要求而控制自己的某些行为是有价值的。

  62.空间能力:是指空间知觉,即从不同的角度认同现象的能力。

  63.性别认同:是指儿童对自己或他人的性别的正确标定。

  64.性别恒常性:是指儿童对一个人不管外表发生什么变化,而其性别保持不变的认识。

  65.性别稳定性:是指儿童对自己的性别不随其年龄、情感等的变化而改变这一特征的认识。

  66.性别角色知识:是个关于男性和女性各自适宜的行为方式和活动的认识。

  67.性别图式:是指人们关于男性特点和女性特点的朴素理论观。

  68.直接强化:是儿童自己行为所产生的结果对该行为以后重复发生的可能性的影响。

  69.替代性强化:是指榜样行为的结果对学习者的学习所起的强化作用。

  70.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人对影响其生活的事件,能够施加控制的信念。

  71.问卷法:是研究者用统一严格设计的问卷来搜集研究对象有关的心理特征和行为数据资料的一种研究方法。

  72.基因变异法:是在环境对等的前提下通过考察基因变异导致的机体性状的差异来确定生物发育的遗传效应。

  73.父母教养方式:是父母的教养观念,教养行为以及对儿童的情感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组合方式。

  74.陌生情景法:通过在实验室设置一种类似于儿童日常生活的典型情景--陌生情景,观察儿童在此情景中的反应,从而判断儿童依恋关系的前史、现状,并对其未来人际关系的发展做出可能的推测。

  75.态度转变:是指父母通过种种方法改变幼儿的态度,使儿童接受、内化行为规范的过程。

  76.使用权利:是一种运用强制性的压力手段迫使儿童接受行为规则的方法。

  77.爱的回收:是一种心理上的惩罚形式,主要是指父母对儿童表示失望、不理睬或孤立儿童等。

  78.信息内化:又叫引导,是父母通过信息的传递使儿童长期、有效的接受或内化社会规范或行为规则的一种方法。

  79.敏感性:指父母对儿童的需求给予及时、一贯和适当的反应。

  80.合作:是指父母积极为孩子创造条件,培养孩子的自主能力,较少干扰性的限制孩子的活动。

  81.指导:父母给儿童提供问题情境,并给予及时反馈和积极强化。

  82.强制:是指父母对儿童身体上的惩罚、冷漠的拒绝、剥削以及威胁等。

  83.父母的参与:父母爱孩子,关心孩子的利益,尽可能满足孩子的需要。

  84.期望:父母对儿童的发展有符合现实的,积极的期望并设法让儿童体验到父母的期望。

  85.成熟要求:父母对儿童的社会性发展、认知发展和情感发展不断提出较高的要求,并且强调儿童独立,鼓励儿童自己进行决策。

  86.温情:父母通过行为和态度表达对孩子的爱,关心孩子的身心健康,对孩子的成长充满兴趣,同时对孩子的进步给予表扬和赞赏,为孩子取得的成就感到自豪,并和孩子分享成功的欢乐。

  87.接受:父母喜欢照顾孩子、爱孩子、对孩子的消极情绪较少厌倦,并且积极促进孩子消极情绪的转化。

  88.情感反射:父母把儿童的情感表现模仿给儿童看,并对儿童的情感需要给予适当的反应。

  89.成就动机:是指人们希望从事对他们有重要意义的活动,并在活动中取得成功的内部动力。

  简答题目录1.埃里克森对个体人格和社会性发展的划分2.儿童行为的起源3.对社会学习理论的评价4.发展心理生物学的基本观点5.理论主题6.当前社会性发展研究的若干新趋势7.适应性的进化8.人类行为遗传学的方法9.怀孕与生育的危险因素10.亲子互动的双向影响11.中国与西方不同的特点12.父母行为的分类13.父母行为的研究趋势14.亲子关系影响儿童社会化发展的机制15.影响父母行为及教养观念因素的理论模型16.影响父母行为的因素17.同伴关系的功能18.同伴关系在儿童的社会化过程中的重大19.同伴关系与家庭关系的联系20.同伴群体关系的测量21.影响同伴接纳的因素22.友谊关系的测量23.友谊关系的功能24.同伴群体的影响25.同伴合作与竞争26.依恋的特点27.儿童依恋的类型特点28.依恋质量的现实意义29.性向假设与早期依恋质量的持久影响30.习性学理论的伟大意义31.习性学的不足32.陌生情境法的局限性33.影响和制约依恋分类稳定性的因素34.儿童依恋质量文化特色35.社会性知识与非社会性知识的区别36.观点采择的特性37.观点采择的分类38.社会心理学中角色的概念的含义39.儿童观点采择发展研究两种主要取向及理论模型40.儿童移情的发展41.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42.艾森伯格的亲社会道德伦理43.吉利根的关怀道德理论44.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45.榜样学习的特征46.儿童攻击社会学习理论47.攻击的归因模型的主要内容48.欺负及儿童欺负发生的一般特点49.关于儿童欺负产生原因的几种理论假设50.儿童欺负与家庭、学校及同伴群体的关系51.儿童自我发展的一般趋势52.自我概念的特征53.儿童自我概念形成与发展的前提条件54.自我概念发展的一般趋势55.自我评价的发展表现的特点56.自尊的含义57.自尊的分类58.言语的自我控制的机制59.儿童自我控制与自我调节的早期发展60.儿童的性别差异61.儿童性别概念与性别稳定性、恒常性间的关系的特征62.性别图式的功能63.性别图式理论和认知发展理论的区别论述目录1.社会学习理论关于儿童人格在社会发展的主要观点2.影响父母行为的因素3.试述友谊关系的功能4.习性学理论5.影响依恋的因素6.评述皮亚杰关于儿童道德判断发展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存在的问题7.柯尔伯格的理论8.评述艾森伯格的亲社会行为模型9.试述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培养方法10.分析青少年欺负发生的个人和环境因素11.影响儿童自尊的因素名词解释目录1.精神分析理论2.社会学习理论3.认知发展理论4.人的发展5.父母教养方式6.角色7.社会启动者8.习性学9.固定行为模式10.生态11.实验室实验法12.现场实验13.社会启动着14.儿童观15.发展观16.父母观17.父母教养观念18.同伴19.同伴关系20.垂直关系21.水平关系22.友谊23.依恋24.社会认知25.认知26.智力27.观点采择28.空间观点采择29.认知的观点采择30.情感的观点采择31.角色扮演32.移情的认知33.情感倾向的移情34.递推性观点采择35.心理理论36.谨慎规则37.道德发展38.亲社会行为39.合作行为40.社会观点采择41.社会责任规范42.相互性规范43.应得性规范44.移情45.角色扮演46.移情训练47.惩罚48.攻击49.工具性攻击50.敌意性攻击51.社会问题解决能力52.欺负53.欺负行为54.儿童对攻击意图的归因55.自我概念56.个体的观点采择能力57.社会比较能力58.自尊59.自我调节60.自我控制61.价值的内化62.空间能力63.性别认同64.性别恒常性65.性别稳定性66.性别角色知识67.性别图式68.直接强化69.替代性强化70.自我效能感71.问卷法72.基因变异法73.父母教养方式74.陌生情景法75.态度转变76.使用权利77.爱的回收78.信息内化79.敏感性80.合作81.指导82.强制83.父母的参与84.期望85.成熟要求86.温情87.接受88.情感反射89.成就动机





1、下载 幼师帮手机APP,百万幼师同分享!幼儿教师教学的必备工具!
2、下载 亿妈汇手机APP,百万妈妈分享育儿经验!妈妈育儿的必备工具!
3、下载 孕妇宝手机APP,百万孕妇面对面交流!孕妇必备的孕产工具!
4、APP安装方法:手机打开亿师官网(www.yishiwang.net )网页最底端选择客户端安装!

5、关注"幼儿园教育"微信平台,在微信上-添加朋友-公众号-输入"幼儿园教育"-关注带有幼师帮图标平台
6、关注"婴幼儿教育网“微信平台,在微信上-添加朋友-公众号-输入"婴幼儿教育网"(微信号 qq23419676)
7、加我微信:qq835226297(每天分享幼教资源) 联系QQ:2870247344(注明幼师身份) 幼师Q群:107616762 (注明信息来源及幼儿园名称)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返回顶部 关注微信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