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手机客户端

好幼师网_好幼师官网

收起左侧

家庭,儿童的第一所学校----马荣

[复制链接]
查看: 8680|回复: 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2 12:48:1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您的幸福, 不一定是因为您现在拥有多少财富,而是因为在您童年时,父母为您播下了快乐的种子。那么今天的您又能为自己的孩子播下什么种子呢?
    家庭是儿童的第一学校,生活是儿童的第一课堂,家长是儿童的第一位老师。

    儿童是天生的学习者,且是一个开放全息式的海绵体。从他们哇哇着地的那一刻起便开始了学习。他们通过嗅觉与肌肤之亲感知亲情和温暖,寻找对母亲的依恋,区别家庭不同的角色;当他们有了听觉感官时,便开始在家庭的语言环境中学习母语;当他们有了感知觉的时,便开始了模仿学习,家庭成员的仪表、神态、语言、动作,无时无刻不在被儿童模仿,家庭中无论爸爸妈妈,还是爷爷奶奶,只要与儿童生活在同一个空间里的人,都会是直接影响他们学习与成长的老师。因此,家庭是儿童的第一学校。

    首先,是家庭文化。在儿童的幼年时期,家庭文化对孩子影响尤为重要。家庭成员关系、知识结构、行为方式、修养习惯、家庭规则等,都直接影响儿童的是非观念、学习观、对人对事态度及思维行为方式的形成。家庭成员平等与尊重的关系会让儿童感受到家庭的和睦、融洽,充满欢乐,感受到家庭的安全与幸福,在这样民主型的家庭文化中成长的儿童会性格开朗,活泼、自信、积极向上;父母如因为知识与学术的权威、或是工作的勤奋向上,事业成功,或社会责任与影响力,在儿童心目中有无形的榜样力量,在这种榜样型家庭文化中成长的儿童会有目标,懂规则;父母如果家庭责任不力,各有自己独立的生活与行为方式,对待儿童教育的态度与行为随意随性,在这种自任型家庭文化中成长的儿童会有一定的独立与生存能力,但常会缺少主见,行为散漫;家庭成员之间亲情浓,相互依赖,非常关注自己的小家,缺少对家庭以外的人与事的关注与关爱,在这种依恋型家庭文化中成长的儿童生活秩序感较好,但会比较自我,不够开放;家庭氛围比较紧张、压抑,时常发生争吵,甚至有暴力倾向,在这种专制型的家庭文化中成长的儿童有一定的抗压能力,但易产生对抗情绪,缺乏安全感。家庭文化是影响孩子个性、性格形成的决定因素。

    其次,是父母的育儿观。天下的父母都希望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为聪明、能干、优秀的孩子。为此,他们会不惜代价去为孩子选择最好的学校,找最好的老师,购买最先进的学习工具等,其实,这些只不过是为孩子的学习创造了一定的物质条件,最重要的是父母拥有的儿童观,父母正确的儿童观决定能否实现家庭的培养目标。

    儿童观是指在父母心目中和脑海里“儿童是谁?是什么样的”?属于家庭的?还是属于社会的?明确了这些,便决定了孩子能不能、会不会、可不可以。这些东西看起来很理论,但它就是左右着父母的教育行为和教育结果。

    中国独生子女的家庭模式,造就了孩子是父母的唯一,是父母的一切,于是父母便把孩子当成稀有动物,捧在手里怕飞了,含在嘴里怕化了,怕孩子不会自己吃饭、不会自己穿衣服、不会与人分享,一味地包办代替,认为他们什么都不可以、什么都不能、什么都不会,结果让孩子失去学习为自己服务,失去学习自理生活的机会;还有的父母认为孩子还小,怕环境太差、孩子太苦、不及别人,一味地满足,让孩子养成了爱攀比、讲虚荣、怕吃苦,对人对事都缺乏毅力与坚持性,这样,待他们进入集体生活时,常常因为缺乏自理能力和独立性变得胆小、畏缩、不自信,失去自我。有的家庭中父母常常把孩子当“玩具”,一家人在一起嬉耍和玩乐孩子,怂恿孩子做不当的事,说不当的话,如让孩子学着打人、学成人说不礼貌的话,有的甚至逗孩子学习说讨好与挑拨成人的话语,逗得大家开心不已,让孩子对是非、礼貌、规则感到迷惑,延缓孩子判断力的发展,养成对人对事无所谓的态度,最重要的,会直接影响儿童自我认知、内省智慧的发展。要培养一个健康、聪明、能干、优秀的孩子,首先应该从孩子吃、穿、行、睡的独立生活能力的培养开始,让孩子学会为自己服务,学会自己管理自己的物品、学会管理自己的空间与环境,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培养他们的独立自主能力,建立自立、自信的孩子。


    再次,是家庭与儿童对话的关系。家庭生活中的对话影响孩子个性心理、情商、逆商的形成与发展,决定教育是否成功,儿童是否成人。


    现代家庭,父母因为工作忙、生活压力大,情绪急躁,缺乏耐心,缺少对孩子的解读与理解,常常都站在成人的主观角度来与孩子对话,形成了不良的对话关系。


    居多的家长与儿童的对话都是发指令。父母认为孩子不会,需要成人帮助与把控孩子的生活与学习,使儿童处于被动受控的状态,希望孩子听话、服从,在学习、生活、社会交往方面按照成人的意愿行事,这样可能造就三种不同对话结果:一种是让孩子变成“乖乖儿”, 胆小、缺乏主见、无法脱离大人,让家长 “担心孩子无能”形成怜惜忧虑型对话关系,结果影响孩子的独立意识发展;另一类孩子对家长的指令没有反应,游离于对话和交流之外,父母无所适从,认为是“不听话的孩子”,形成了“怎么办?”的焦虑性对话关系;还有一类是不能接受、不服从指令,总是违背家长的意愿,情绪和行为对立,甚至会叛逆,父母认为孩子难管,担心变成“坏孩子”,形成总是指责、批评的对抗型对话关系。


    现代家庭中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值高,老是拿别人家孩子的长处对比自己家孩子的短处,对孩子的不满意多半用成人的方式指责、批评、抱怨,甚至嘲讽、挖苦孩子,传递给孩子的都是负能量,让孩子害怕面对父母,找不到自我,十分缺乏安全感,形成孩子不断自我否定的“猫和老鼠”的对话关系。


    有的家长即便是认可、表扬孩子也不顾事实,与孩子的对话仅仅只是停留在尤为浅显的、敷衍的、形式化的如“很棒!很乖!好孩子!”之类的表扬上,有时又过于重视孩子的愿望和要求,夸大孩子的表现,没有提出一些恰到好处的肯定和要求,不能给孩子动力,形成无效的对话关系。


    父母与孩子的对话关系,决定儿童对生活、人际、世界的信念、信心,决定是否能让孩子接受正能量,支持孩子获得健康成长与发展,同时也决定儿童对情感的理解,影响儿童人格的形成。


    当孩子需要肯定和赞扬时,父母可以用:“对了!”、“不错!”、“做得好!”、“有想法!”、“有进步!”、 “我知道你是可以的!”、“这样的做法值得肯定!”、“这样做很有意义!”、“你的做法很特别!”“很有创意!”“我为你骄傲!”……认可、肯定、赞赏孩子都要把握效度。


    当需要孩子接受指令时,父母可以多用:“孩子,你现在需要做……”、“请你……”、“我需要你帮助……”、“你可以帮助我……”等商议与请求的口吻和方法与孩子沟通,让孩子感受尊重与关爱,愿意或主动接受指令。


    当孩子接受指令没有反应,处在游离的状态时,父母可以多用“你需要我帮助吗?”、“妈妈说清楚了没有?”、“妈妈刚才说什么了?”请孩子与自己的目光对视,重复自己说过的话。“好了,你可以去了!”“我相信你是可以的!”


    当孩子有畏难情绪时,父母可以多用“可不可以这样呢?”“你试过了吗?没有试过怎么知道呢?”用正面的语言来调动和肯定孩子:“试试吧!”、“”要有信心,有信心去尝试是好的“、“我们一起来试试!”、“也许可以的”、“恩!很好!去吧!”、“你完全可以!”“相信你能行!”


    当孩子不能接受指令或对指令有对立情绪时,父母可以多用:“宝宝,你怎么了?、“是不是累了?”帮助孩子找理由,调整对立情绪。“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们可以一起来解决!”参与担当的方式来调节孩子的情绪。当孩子对立情绪激烈时,采用冷处理的方式,不强迫,用无声胜有声的方式调节孩子对立情绪。


    当你对孩子有新的建议时,父母可以多说:“你可以换一种方式”、“你愿意尝试新的方式或方法吗?”、“也许还会找到更好的方式”,给孩子主动选择的权力。当孩子不能接受你的建议时,父母就应该接纳孩子的选择。


    当孩子犯错的时候,父母应该根据孩子“犯错”的原因和结果进行分析判断。首先是信任孩子,帮助孩子分析原因找方法,帮孩子缓解失落情绪,父母可以说“没关系,我们可以再来一次”、“下次我们就知道该怎么做了!”;其次是帮助孩子找犯错的原因,并教孩子正确的方法改进错误:“让我们来看看问题出在哪里……,如果这样做会不会……”、“哦,原来是这个地方出了问题……,我们来一起看看,应该怎么办……”,培养孩子能接受自己犯错,接纳父母的指导;当孩子是在明知故犯的情形下犯错时,父母应该判断孩子的承受能力,让孩子学会反思与担当,可以用“你现在应该知道了,我们常常教你(提示你)……”可以让孩子静思,停止最喜爱的活动,或者让孩子自己提出担当的策略与方法。总之,面对孩子“犯错”时,父母不要轻易的对孩子抱怨、指责、批评、惩罚,即便是让孩子自己担当犯错的责任,也应该是以理服人,让孩子甘心情愿地接受。


    俗话说,三岁看大,7岁看老。儿童的个性和性格并非天生的,聪明能干的孩子是由家庭决定的,孩子能否成功其实在童年就已决定了。聪明能干的孩子具有良好的自理与独立能力,有良好的同伴关系,会在生活中、交往中、学习中积极主动地解决问题,并且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找到成功和快乐。孩子只有快乐才会聪明能干,因此每一个家庭要实现自己的培养目标,就要让孩子快乐起来。健康的家庭文化、正确的育儿观、积极的对话关系是孩子快乐的源泉。


    孩子是家庭的,人是社会的。教育就是把一个自然人培养成为一个社会人的过程。家庭教育切莫限制、控制、障碍孩子的发展,让他们失去自主学习和自我发展的最佳期。因此,家庭——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应树立全人教育观,支持他们获得成功的能量,回归社会,走向全面发展。只有这样,才会帮助孩子提升自己生命的质量,真正成为主宰自己生活和命运的主体。


    爱的真谛就在于尊重生命,科学育儿,在儿童人生的起步初期,家庭应为他们播下快乐的种子,让他们去体验与收获属于自己的幸福人生。


    家庭、生活和家长共同塑造了孩子的个性。教育孩子是一门很深刻的学问,也是一项攻坚的艺术,却又是那么的平常。让我们一起来分享生活教育法则:


    孩子若生活于批评中,他学会谴责;

    孩子若生活于敌意中,他学会对抗;

    孩子若生活于恐惧中,他学会忧虑;

    孩子若生活于同情中,他学会自怜;

    孩子若生活于嘲笑中,他学会羞怯;

    孩子若生活于嫉妒中,他学会羡慕;

    孩子若生活于羞辱中,他学会有罪恶感;

    孩子若生活于鼓励中,他学会充满信息;

    孩子若生活于宽容中,他学会具有耐心;

    孩子若生活于接纳中,他学会爱;

    孩子若生活于允许中,他学会喜欢自己;

    孩子若生活于赏识中,他学会生活要有目标;

    孩子若生活于分享中,他学会感激;

    孩子若生活于诚实中,他知道什么是真理;

    孩子若生活于公平中,他知道什么是正义;

    孩子若生活于仁慈和开心中,他学会尊重;

    孩子若生活于保护中,他学会对自己周围的人有信心;

    孩子若生活于友善中,他知道这个世界是生活的好地方。

               ——摘选自 多萝茜.洛.诺特尔 《孩子们从生活中学习》






1、下载 幼师帮手机APP,百万幼师同分享!幼儿教师教学的必备工具!
2、下载 亿妈汇手机APP,百万妈妈分享育儿经验!妈妈育儿的必备工具!
3、下载 孕妇宝手机APP,百万孕妇面对面交流!孕妇必备的孕产工具!
4、APP安装方法:手机打开亿师官网(www.yishiwang.net )网页最底端选择客户端安装!

5、关注"幼儿园教育"微信平台,在微信上-添加朋友-公众号-输入"幼儿园教育"-关注带有幼师帮图标平台
6、关注"婴幼儿教育网“微信平台,在微信上-添加朋友-公众号-输入"婴幼儿教育网"(微信号 qq23419676)
7、加我微信:qq835226297(每天分享幼教资源)  联系QQ:2870247344(注明幼师身份)  幼师Q群:107616762 (注明信息来源及幼儿园名称)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 转播 分享 支持 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5-3-11 11:43:58 好幼师官网 | 只看该作者
非常棒,顶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5-4-20 09:57:13 | 只看该作者
棒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5-5-21 12:03:32 好幼师官网 | 只看该作者
真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5-6-19 11:50:52 好幼师官网 | 只看该作者
支持,赞一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5-7-17 22:37:56 | 只看该作者
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5-8-13 22:20:20 | 只看该作者
快乐幼师,快乐分享,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5-9-7 14:05:59 | 只看该作者
路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6-7-8 15:27:10 好幼师官网 | 只看该作者
路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