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手机客户端

好幼师网_好幼师官网

收起左侧

[幼儿园教师论文] 幼儿园教师论文:专题计划和小结创设美术情景,提高幼儿的创造力

[复制链接]
查看: 16596|回复: 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 13:17:3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背景:
    在传统的美术教育活动中,我们对幼儿美术创造中的心理因素理解的比较单一,只重视培养幼儿的美术技能,重视活动结果,却忽视了幼儿对艺术的感受与体验,造成了预想、努力与教育结果的不一致。
    通过新《纲要》的学习,使我们意识到,艺术不仅仅是技术。要把培养幼儿智力、能力、情感等放在首位,要具有以美术教育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观念。
    美术本身能给人以快乐,而画画是一种快乐的创造。学习绘画不应当使幼儿感受到任何压力,应当是自由、快乐的,发展他们爱美的天赋,进入无忧无虑的境界,像游戏那样感到享受与满足。
    创设一种有趣的情景,可以培养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和主动的态度。幼儿情景,可以萌发幼儿从事美术活动的愿望,激起他们实现愿望的努力,并伴随其良好的情绪至始至终。
    因此,情景设计在幼儿美术活动中的作用已日益为老师们所重视。本学期,我将以此为探索对象,尝试在美术活动中创设积极的情景,使幼儿对美术产生稳定持久的兴趣和主动的态度,从而促进幼儿创造力的发展。
    一、 目标
    1、创设积极的情景,提高幼儿对美术的兴趣和主动的态度。
    2、在情景中引导幼儿积极思维,提高想象、创造能力。
    二、 过程及措施
    (一)、准备阶段(二、三月)
    1、期初对本班幼儿创造力方面的现状进行分析。
    2、收集本班幼儿期初的美术作品。
    (二)、实施阶段(四月——六月上旬)
    1、积极创设故事、生活、游戏等情境,注重培养幼儿的主动性。
    2、在美术活动中,寻找积极有效的活动形式和引导方法,激发幼儿的想象欲望,从而大胆表达与表现。
    3、阶段归纳与总结对新的美术活动形式进行二次修正与再尝试。
    (三)、总结阶段(六月中旬)
    1、对得到的观察内容进行归纳、总结。
    2、撰写专题小结。
    专题小结
    创设美术情景,提高幼儿的创造力
    2003学年第二学期 2004、6、21
    心理学家说:“一个完美的人并不是对任何事情都懂得一点的人,而是做任何事情时,都把自己整个心理能力发挥出来的人。”美术创造活动对幼儿来说正是如此。
    美术形象来源于视觉的经验。幼儿画一只小鸟、一个苹果、一棵大树,这些东西都是他曾经见过的,知觉经验中所有的,即使是一幅想象性的作品,其中很多事物也是来源于他周围的生活。美术创造中的意象更多地来自审美感知,捕捉的是事物中具有情感表现性的一般结构特征,这一意象融合着形与情,充盈着生命的活力。因此,创设一种情境,让幼儿自己生成意象,将其转换和结合、生成和接通是实现美术创造的关键一环。创设一种由动作活动带给主体变化的情境,对幼儿的美术创造具有很强的推动作用。因为,情绪、情感既是美术创造内容的来源,又是创造活动动力之所在。而且对幼儿来说,由对象激起的有关情绪和情感的强度适中有利于他们进入美术活动。只有对象的特征幼儿能够把握,同时又有新鲜感,心灵始终处于活跃状态,创造的灵感才会产生。
    本学期,我以此为探索对象,尝试在美术活动中创设积极的情景,使幼儿对美术产生稳定持久的兴趣和主动的态度,从而促进幼儿创造力的发展。现作一小结:
    故事情景:
    这是我在幼儿美术教学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孩子们的故事主要来源于孩子们的生活或是对成人生活的幻想,这些故事对他们而言有一种不可替代的亲和力,它是幼儿美术创造的源泉。美术活动中的故事情景就是把整个活动内容用一个故事情节贯穿始终。如:活动《春天来了》中,我就将“眼睛小精灵”看到的事物编成一个好听的故事,并引导孩子做“眼睛小精灵”,将自己看到的事物再续编下去。将故事情景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的始终。使整个活动由始至终都以一个故事情节贯穿,随着情节的变化推进,把绘画要求、技能等自然地融入其中,使幼儿在故事中学习与创作,大胆地表现与表达。
    材料情景
    美术形象来源于视觉的经验。幼儿画任何一样东西,都是他曾经见过的,知觉经验中所有的,即使是一幅想象性的作品,其中很多事物也是来源于他周围的生活。所以,在绘画前,给幼儿提供丰富多彩的材料,是幼儿创作的源泉。如:活动《大机器里的故事》前,我就和小朋友共同收集各种各样的机器零件、图片、工厂里机器的照片等,在区角活动时,充分让幼儿玩各种零件,让幼儿对零件的外形、它的作用等进行探讨、研究,使幼儿对零件有了感性的认识,在创作《大机器里的故事》时,孩子们创作的作品各具特色,创作的积极性也非常高。                                                                                                                                                               

    游戏情景
    玩是孩子的天性,每个孩子都对游戏有着极大的兴趣。我抓住这个特点,把游戏情景融入到绘画教学中,让孩子在玩中学、学中玩。如:《有趣的手影游戏》中,教育目标是引导幼儿用轮廓线代替图形组合画出各种手势动作,应该说这个技能对孩子们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于是,我采用游戏的情景导入,为幼儿营造一个宽松、自由的环境。活动中,我与幼儿一起做手势游戏,让手来说话,比一比谁说得最多、最好,再请右手当画家,左手当模特,把“话”记录下来,孩子们在摆摆、烁烁、看看、画画的过程中,将原本枯燥的临摹手势动作转化为幼儿感兴趣的手势游戏,在大家的相互启发下获得表现多种不同手势动作的机会,形成内在的积极情感体验,变教师的预授为幼儿自身的需求,显得非常得轻松活泼。所以,幼儿在游戏情景中学习独立发现和解决问题,比在其他的情境中学习更容易。
    生活情景
    幼儿进行美术活动,就是对其所知的表现,理解越深刻,素材就越丰富,活动的动力也就越充足。生活贴近幼儿,将幼儿熟悉了解的生活知识融入到幼儿美术活动中去,较容易引起幼儿的兴趣。如:活动《直线的分割想象》中,如果单纯地让幼儿进行直线练习,是非常枯燥的。于是,我将画直线转化成“帮妈妈拖地板”,“先拖房间,从这边拖到那边”、“角角落落都要拖干净”……将画直线与拖地板结合起来,使这种方式很快被幼儿所接受与采纳,这时,幼儿的绘画就能从一个仅为学习某种绘画知识技能的无意义的空间,成为表现幼儿眼中世界的有意义的空间。
    以上是我本学期在美术情景的创设中积累的点滴经验,由此可见,情景在幼儿美术活动中的作用可见一斑,美术活动经常能创设一些积极的情境,那么,幼儿将对美术产生稳定持久的兴趣和主动的态度。其实,在美术活动中,美术情景的设计形式还有很多,如:科学幻想情景、象征情景等。对于我们而言,如何将各种不同的情景成功地运用到不同的美术活动中去,使情景真正成为幼儿生活的一部分,是我追求的目标。




1、下载 幼师帮手机APP,百万幼师同分享!幼儿教师教学的必备工具!
2、下载 亿妈汇手机APP,百万妈妈分享育儿经验!妈妈育儿的必备工具!
3、下载 孕妇宝手机APP,百万孕妇面对面交流!孕妇必备的孕产工具!
4、APP安装方法:手机打开亿师官网(www.yishiwang.net )网页最底端选择客户端安装!

5、关注"幼儿园教育"微信平台,在微信上-添加朋友-公众号-输入"幼儿园教育"-关注带有幼师帮图标平台
6、关注"婴幼儿教育网“微信平台,在微信上-添加朋友-公众号-输入"婴幼儿教育网"(微信号 qq23419676)
7、加我微信:qq835226297(每天分享幼教资源)  联系QQ:2870247344(注明幼师身份)  幼师Q群:107616762 (注明信息来源及幼儿园名称)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 转播 分享 支持 反对

相关帖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4-12-4 16:03:26 好幼师官网 | 只看该作者
幼师帮,真不错,感谢管理员!有这个一个交流平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4-12-29 13:28:18 好幼师官网 | 只看该作者
不错,支持一个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5-4-14 22:41:11 好幼师官网 | 只看该作者
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5-5-16 08:25:38 好幼师官网 | 只看该作者
感谢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5-6-14 14:06:31 好幼师官网 | 只看该作者
感谢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5-7-14 07:43:34 好幼师官网 | 只看该作者
找到我想要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5-8-9 22:08:38 | 只看该作者
支持楼主,用户楼主,楼主辛苦了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5-9-2 22:54:07 | 只看该作者
支持楼主,用户楼主,楼主辛苦了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6-5-2 15:24:53 | 只看该作者
路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