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手机客户端

好幼师网_好幼师官网

从心理角度分析找到和孩子的沟通方式

2014-11-10 10:56| 发布者:红花幼儿园| 查看:5807| 评论:0

摘要:  现在我们有很多家长都在反映与孩子之间存在问题,家长认为他们很爱自己的孩子,不希望孩子走错路,弯路,但是总觉得自己的孩子不听话,总是和自己对着干,让人很不省心。孩子还小倒还好,越大越叛逆,让大人操心 ...

  现在我们有很多家长都在反映与孩子之间存在问题,家长认为他们很爱自己的孩子,不希望孩子走错路,弯路,但是总觉得自己的孩子不听话,总是和自己对着干,让人很不省心。孩子还小倒还好,越大越叛逆,让大人操心不说,还老在外面惹事,真怕成为了社会渣滓。在孩子方面,他们认为家长就像过去的皇帝,非要我们按着他们说的干,不然就打发雷霆的,让人觉得很不想听他们的,讨厌他们那副自以为是的样子。这样就自然而然的创造除了孩子与家长之间的隔阂,越是当孩子长大了,有了自己的思维就越是激烈。

  根据很多家长反映和我们调查发现,所谓"父母与孩子关系"是指父母和子女之间的关系。在绝大多数家庭里,父母与孩子关系比较融洽的阶段是在孩子出生后到上小学前。在这个阶段,孩子没有学习任务,又处在低龄阶段,比较"听话",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一般很"和谐"。然而,当孩子上了学,在学习上陆续出现问题后,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就会出现一些麻烦了。其表现是:孩子认为家长不懂他们的心,家长认为孩子不理解父母。在孩子学习这件事上,孩子和家长不能很好地沟通,经常发生一些摩擦和不愉快。这样不但影响父母与孩子关系的发展,而且给孩子的情感与学习造成非常大的负面影响,还会使孩子和家长长期陷入痛苦之中。

  因此,做家长的要学会教育孩子,学会顺应孩子的成长,从而建立和谐、正常的父母与孩子关系,让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感情在良好的环境中得到增强,促进孩子的成长和家庭的和睦。要做到这一点,家长需要借签以下建议:

  一、要三思而后行,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尽到做父母的责任和义务,而不应该以各种理由忽略孩子、不管孩子,或放任孩子、忽严忽松。

  1.我们要抛弃那种"君主制",与孩子公平交流,民主交流凡事必有规则。规则的制定一要民主,需要有孩子参与;二要符合孩子身心发展规律;三要有执行力;四要祛除惩戒。对于0-7岁的孩子,最好不要惩戒,那样会打消孩子活动的兴趣和目的。孩子眼中没有任务、学习、工作、劳动。在他们眼中一切都是游戏。游戏有规则,但是不要惩戒,惩戒会使活动和游戏变质。不要过早地把功利性的内容强加给孩子,不要歪曲了孩子的天性。

  2.在孩子有进步时要互相欣赏和鼓励我们不能老是要求孩子要有大的进步而忽视孩子笑得进步,作为家长不能要求太苛刻。欣赏和鼓励的话给人动力,使人勇于改善自己、力求进步,从而建立良好的自尊感。家长要多留意孩子值得称赞的地方,避免太多批评,因为批评只会带来抗拒和反感,双方的关系也会越来越疏远。要多留意孩子付出的努力,而不要只计较成果,你自然会发现孩子有很多值得称赞的地方。要引导孩子自我肯定和欣赏,例如回顾自己在一天中值得高兴的事,或数一数过去一个星期的小成就,然后父母与子女互相祝贺。

  3.工作再忙都要多陪伴孩子我们不能找借口说今天有多忙而忽视和孩子在一起的的重要性。孩子需要陪伴,尤其需要父母的陪伴。陪孩子玩就是最好的教育。不要以应酬、事业忙为借口,其实你缺乏的是耐心。当孩子出问题时,我们要想一想,我们一天和孩子待多长时间;当孩子不和我们说真话的时候,我们要想想自己一天和孩子有多少交流。尤其0--3岁是父母与孩子教育的关键时期,一定要陪伴孩子,大人是孩子最好的玩伴。

  4.经常回忆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与孩子一起储备和分享"亲密片段"增强家人情感的联系,建立家庭情感宝库,为将来承担风雨和考验做好准备。把家庭的温馨片段、难忘情景一一存记起来,如家庭的照相薄、孩子的涂鸦画册、孩子的成长日志、家人的小字条、家庭每年的十大要事回顾录等,里面都蕴藏着珍贵的情谊。这些情感的储备会重新唤起父母与孩子间的温馨,使双方仅靠在一起。

  5.有家的意识,共同建立家庭凝聚力家是温暖的港湾,我们在一起才是一个家。经常让孩子感觉到家的温馨,这样他们才会珍惜家庭和睦。有参与,有承担,才有归属感,要鼓励孩子参与家事。例如为祖母庆祝生日,新年家居布置或搬家准备工作等,大家有商有量,孩子感到自己受重视,就会更积极地为家庭作出贡献。

  二、正确对待孩子,态度端正有的家长说:"孩子是我生的,我想让他怎么样就怎么样。"这是不尊重孩子的口气。因此,家长要转变"居高临下"的态度,把孩子作为平等、亲切的成员,不仅要把孩子当亲人,而且要当朋友和伙伴。

  1.多替孩子想想,多体谅,多理解他们孩子需要理解和体谅,尤其是来自于父母的理解。但是大多数家长都不能理解孩子,缺乏耐心,不能换位思考。你做错了事情,希望的是原谅还是批评;在一定期限里,你是先工作还是先娱乐;独自在家,你是看书还是看电视;上学时,你是不是也很喜欢和异性交往;你爱看课外书还是课本;你参加考试的时候会不会作弊;你犯错误会主动承认吗?你下班想和同事HAPPY还是回家做家务?那为什么面对孩子时我们就成为正义的代名词,用圣人的标准来要求孩子呢?

  所以,换位思考,一定要换位思考。你不需要鼓励孩子做这些,但是你要理解孩子这样做的原因。

  2、时刻不忘尊重自己的孩子,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考方式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是人类的共性,孩子也不例外。家长应该学习尊重的哲学,这个概念是:其实,如果我们能尊重所有的人,就不会受到人际关系的困扰,夫妻之间就不会有诸多不协调,父母与孩子关系也不会紧张。其实,不尊重人同封建礼教有关系,也和我们从小没有受到多少尊重有关系。尊重孩子,是对孩子人格、行为、观念或习惯的尊重。孩子虽然小,但在人格尊重上与大人没有区别。如果我们在思想上认为孩子就是孩子,而不是大人,大人可以随意左右孩子,那是极其错误的。现在有个提法是向孩子学习,就是说孩子天真无邪、童心可镜,其中蕴含着尊重的意思。所以家长在尊重孩子的事情上不要掉以轻心,这是时代家长提出的要求。

  3.不能一直对孩子都是板着脸,要笑着对孩子沟通有的家长对孩子保持一副严肃的面孔,特别是对不如己意的孩子,以为这样就可以保持家长的"权威"。他们从不对孩子露出自己的微笑,担心这样会使孩子不惧怕自己,从而任性。其实,微笑是人内心情感世界的自然流露,体现着快乐、自信、友好、积极、关爱、支持、信任和尊重。微笑在处理人际关系中,无论是对于成人还是孩子都具有积极的作用。特别是在家长同孩子的沟通方面,微笑所起的作用更是非同一般。一个快乐的家庭处处充满微笑。当孩子的成绩不十分如意、偶然犯错误或遇到挫折的时候,微笑就如同镇静剂一样,能安抚孩子的心灵,缓解孩子的压力。

  三、做一个合格的倾听者许多父母亲常常滔滔不绝的讲,很少听孩子说些什么,如果父母亲不了解孩子的想法和情感,这不但不能帮助孩子面对问题,而且还会造成父母与孩子间的紧张与冲突。

  什么才是促进父母与孩子沟通的方法呢?我想最重要的只有两个字"倾听"。如果孩子心中有一些困扰或问题能把它说出来,通常问题就已经解决一大半了,这在心理学上来说是一种"净化作用"。就像眼睛里进了一粒沙子很难过,但当眼泪将之流出来后,便会觉得舒服多了。倾听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科学,它是有技巧的:--注意自己的表情和动作,当孩子和你谈问题时,你应该眼神注视着他,身体面对着他(上身微向前倾),蹲下来或坐下来,频频点头或微笑。

  --重述孩子的话,当孩子说:"我很难过…"之类的话,为了引导和澄清他的叙述,可以像一面境子般地重复孩子的一句话或几个字,如"哦!难过?"。

  --请孩子举出一些例子,如孩子告诉你:"同学们都不喜欢我…"之类的话,你可以请他说得更清楚、更具体点,如"你可不可以举个例子?""比方说…"等。

  --运用一些引导句子,如当孩子在叙述事情时,父母可以用"嗯""哦""是""这很有趣""请你继续说""你的意思是…""你是怎么知道的?"等反应来引导孩子。

  这些技巧最重要的精神是运用"同理心",设身处地为孩子着想。最容易的方法是想一想:"我如果是这孩子的话,我会有什么感受?"打个比方说,当孩子放学回家告诉你:"妈!今天在学校我被老师处罚了,"典型的父母反应常是:"你一定做错什么了(犯了过),否则老师怎么会处罚你?"这种反应不是同理心,给孩子的感受是拒绝和指责,久而久之,孩子有什么事情发生,自然不会让父母知道,问题也就发生了。父母应学着用以下的句子表达同理心,如"老师处罚你了,你很难过?""…你很伤心?""你是不是在同学面前被处罚?觉得很没面子…"等反应。这种反映孩子的情绪,接纳孩子的情绪等态度和方法是父母与孩子沟通最有效之道。经过上述的倾听阶段,再与孩子一起动脑讨论解决方法:"你想,有没有什么法子?""让我们一起想想有什么解决方法来改善目前的情况?"等。

  四 鼓励有方有些父母问道:"我们是用鼓励孩子的方法,为什么没有用?难道做错了什么?"很多人都会说"鼓励"这两个字,但到底怎么做才是关键所在?其实鼓励是有其正确的观念和方法的,以下提出几个鼓励的原则:

  --鼓励是帮助孩子做自我评价。如妈妈的第一句话"你一定很高兴吧!"首先反应孩子的情绪,进而帮助孩子对自己的成就感到满意。从小父母教导子女对自己的表现表达看法,帮助孩子多做内在的自我激励,而非由父母做外在的评价(奖励、惩罚等)来控制孩子。因为孩子过分依赖外在的评价,一旦它不存在时,孩子就不会自动自发地做事了。

  --鼓励是强调积极的一面。如父母说:"你做对了十五题。""你这个字写得很漂亮。"切勿说:"你错了五题!""没有几个字写得好看!"鼓励是指出好的,不说不好的。有些父母常说:"你做对了十五题,为什么其他都很简单的五题会错呢?""这个字写得很好看,为什么其他字不能像这样呢?"这后半句画蛇添足之类的话不要说,因为会使鼓励失效或打折扣。

  --鼓励是在有任何进步和努力时就应出现。如父母说:"你这次数学比上次进步了!""我知道你很尽力了!"鼓励不是在孩子考第一名或有超水准表现时才出现,而是当孩子有进步,甚至没有进步但已努力时都要给予鼓励。

  --鼓励是不与别人比较。如父母说:"你怎么不如你哥哥!""你怎么老是考十几名!"这种与别人比较的说词只有消减孩子的信心,使孩子有不如人的自卑感。鼓励是帮助孩子和自己过去的表现做比较,让孩子的信心从一点点的进步开始!

  --鼓励是肯定每个孩子个别的能力。每个孩子都有其个别的能力,他不一定得样样都好;而且当父母鼓励他原有的能力,他会试着在其他能力方面努力。

  --鼓励是欣赏和接纳。如父母说:"我很欣赏你的毛笔字!""我很喜欢你看书专心的样子。"父母不要吝于说一些欣赏和感激的话,即使孩子表现不好,也要用接纳的态度:"我知道你为考不好而难过,但是我看到你已经很努力了!""你是很想有表现,让我们想想有什么法子没有?"鼓励是有方法的。请父母先鼓励自己,建立信心,这样才能去鼓励孩子,帮助孩子建立信心。因为,你不能给别人你自己没有的东西!

  我们一起来看一个沟通失败的例子。(由学生采用话剧的形式表演出来)故事的大意如下:

  一天, 男孩瑶瑶从学校回来,说,妈妈,上学真无聊,我烦死了。我要休学,找工作!瑶瑶妈妈一听就急了,什么,你今年才初二,这么小出去找工作,谁要你呀!你真不懂事,现在不读书,一辈子都完了,只有去扫马路了。我们供你读书,不要你做事,你只要读好书就好了,还说烦,爸爸妈妈工作多少辛苦,还没说烦勒,你真当不懂事拉!瑶瑶说:烦死了,烦死了……,转身进入自己的房间,把房门'砰的一声很响的关起来!

  这个场景似乎有些熟悉,我看有的妈妈的眼神告诉我,是呀,我们孩子也这样,我们说也没说几句就说我们烦。

  瑶瑶妈妈说的有没有道理,为什么孩子不愿意听!我们来看看,其实妈妈的话一点没错,你看……,问题出在那里呢?因为妈妈没有沟通的技巧。什么呢?就是技巧一、用心倾听,善于提问。没有听清楚孩子真正的意思。

  同样的,孩子放学回来,还是这几句话。那么运用倾听和提问的技巧,可以改变对话。使沟通顺利进行。我们来看一下成功和孩子沟通的例子。(由学生表演,老师做点评)瑶瑶妈妈听了孩子说要不去上学,心里也一急,但马上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她仔细听着孩子的话,觉得孩子今天很不高兴,心想孩子一定在学校遇到了什么事,于是问:听起来,你好象很不高兴,能不能和妈妈说说,今天学校里发生了什么事?

  瑶瑶一听这话,眼眶红了:"今天上数学课明明是别的同学和我说话,我根本没理他,李老师就让我们两个人罚站,我说我没说,老师还说我抵赖,后来还让别人先坐下,让我站了一节课。

  两次比较一下第一次妈妈没有用心倾听孩子的话,一听到孩子话里有不合情理的地方,马上就开始批评。结果,孩子就烦了,和孩子的沟通失败了。而第二次妈妈用了技巧一,用心倾听,善于提问。听出了孩子不开心,找出了孩子不愿上学的原因。

  妈妈说:"哦,孩子你没有做错事,却被罚站,你受委屈了,怪不得不高兴呢,你一定还感到很气愤!"这里妈妈对内容进行了反应,说:孩子你没有做错事,却被罚站。就是把孩子发生的事总结,说明你听懂了他的话。又对孩子的情感做出了反应,说:你受委屈了,怪不得不高兴呢,你一定还感到很气愤!"让孩子能感觉妈妈理解自己的委屈和气愤。

  得到了妈妈的理解,于是瑶瑶又说"就是,老师连情况都不搞清楚,就乱罚人,素质太差了。妈妈,这种学校无聊死了,我不要上学了。"虽然,上面瑶瑶妈妈也同情孩子的遭遇,但对孩子遭遇挫折事件后不想上学,对老师有抵触情绪,这点没有同感。就进行批评。什么是同感就是设身处地的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孩子。我们下面来看看应该怎么运用同感来化解这场冲突。

  当孩子说"就是,老师连情况都不搞清楚,就乱罚人,素质太差了。妈妈,这种学校无聊死了,我不要上学了。"妈妈应该怎么说呢?妈妈应该说:"恩,妈妈小时候要是遇到这种事,也会和你一样想的。"这里就是一个同感。运用同感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他。要放下家长的架子。

  "真的吗。"瑶瑶感兴趣的问。

  "是呀,人遇到不公平的待遇,对不公平待遇的制造者,总要反抗的,但是因为他是老师,所以你觉得不能和他吵,于是你就想用不去上学来反抗,妈妈说的对吗?"孩子笑了,说:"对的,我就是气不过,可我又不能骂老师,打老师,所以只好说不去上学了。"大家看,妈妈设身处地的从孩子的角度去理解孩子的,孩子轻松多了,因为妈妈不仅同情自己的遭遇,还理解自己为什么说那样的话。所以孩子和妈妈之间的谈话继续下去了。孩子说除了心理真正的感受,也发泄了情绪。

  有效沟通的渠道已经开通,大家注意运用沟通的三个技巧瑶瑶妈妈根本不用批评孩子。在此基础上,只要耐心引导,就能起到教育的作用。

  让我们看看瑶瑶妈妈如何成功解决这一个问题,结束这次沟通。

  当瑶瑶说:"对的,我就是气不过,可我又不能骂老师,打老师,所以只好说不去上学了。"妈妈也笑了,妈妈说:"我很高兴看到其实你还是很懂得尊重老师的,知道老师不能打骂。你愿意听听妈妈给你的建议吗?"这里用到了发现孩子的优点的技巧。

  "当然咯,我和你说,就是想让你给我想想办法呀!""办法有呀,不过首先,你觉得老师是不是故意冤枉你呢?""那到不是,他刚转过身写板书。是没看清。""好,那么妈妈给你两个建议,一个办法就是你明天和老师心平气和的去解释清楚这件事让老师知道这件事你没错,是老师搞错了。也许老师会和你说对不起。实事求是,勇于面对问题叫勇敢,一种不错的品德。你可以去尝试一下。还有一个方法就是你原谅老师,让事情就这么过去,心里也不再去想它了。原谅别人的无心过错,宽容和乐观,也是很好的美德。你可以考虑一下,自己作出决定。"孩子说,那我想想吧,于是瑶瑶转身走入房间,门轻轻关上的时候,妈妈看着孩子沉思的背影,突然觉得孩子长大了许多!

  好,那么,到这里,我们通过这个事例给大家展示了运用沟通的三个技巧解决问题的过程。也让大家体会到看似简单的谈话,用技巧和不用技巧结果是不一样的,我们天天和孩子在进行沟通,我们是否因为没有运用这些技巧正使父母与孩子沟通困难,使父母与孩子关系走向破裂呢?最后做一个总结,沟通的一个基础,就是爱和尊重。

  三种沟通技巧用心倾听,善于提问,适当反应,学会同感。当我们只有会倾听,才能明白孩子的感受,会倾听,当孩子不高兴时,有心事时才会和我们讲,我们才有进一步沟通的机会,不让孩子当然会把事情闷在心里也不愿意和我们说的。第二就是我们不止要听,还要对孩子的遭遇做出反应,不然孩子会以为我们根本不了解他们的感受,适当的反应也说明了我们想和他们作进一步的沟通。第三就是站在孩子的角度替孩子想办法。当我们不能和孩子意见一致时,肯定是我们之间有冲突,我们不能让孩子觉得我们总是在发布命令,这样只会让孩子有挑战的心理哪怕他们知道自己错了也不愿按照我们说的做。细声漫语的和孩子讲道理,站在孩子的角度找到解决方法,让他们心服口服,这样他们也会尊重我们的,毕竟我们是长辈,没有那个孩子天生就爱做不听话的孩子。所以只要教导有方,沟通有道,每个孩子都可以成为我们所说的听话的孩子。





1、下载 幼师帮手机APP,百万幼师同分享!幼儿教师教学的必备工具!
2、下载 亿妈汇手机APP,百万妈妈分享育儿经验!妈妈育儿的必备工具!
3、下载 孕妇宝手机APP,百万孕妇面对面交流!孕妇必备的孕产工具!
4、APP安装方法:手机打开亿师官网(www.yishiwang.net )网页最底端选择客户端安装!

5、关注"幼儿园教育"微信平台,在微信上-添加朋友-公众号-输入"幼儿园教育"-关注带有幼师帮图标平台
6、关注"婴幼儿教育网“微信平台,在微信上-添加朋友-公众号-输入"婴幼儿教育网"(微信号 qq23419676)
7、加我微信:qq835226297(每天分享幼教资源) 联系QQ:2870247344(注明幼师身份) 幼师Q群:107616762 (注明信息来源及幼儿园名称)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返回顶部 关注微信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