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手机客户端

好幼师网_好幼师官网

幼儿园幼儿实施体,智,德、美全面发展教育计划

2014-11-7 21:28| 发布者:小魔女| 查看:9636| 评论:0

摘要:  一、问题的提出。   审美教育对幼儿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它具备使幼儿认识深化、道德感化、情感净化、智能开发和心理平衡等诸多功能,在幼儿全面发展的教育中显示出独特的作用。但在幼教实践中,我们觉 ...

  一、问题的提出。

  审美教育对幼儿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它具备使幼儿认识深化、道德感化、情感净化、智能开发和心理平衡等诸多功能,在幼儿全面发展的教育中显示出独特的作用。但在幼教实践中,我们觉得,幼儿美育存在颇多偏差:首先,有部分幼教工作者把美育简单地等同于艺术教育,仅仅在部分艺术学科领域实施所谓的"美育",使幼儿美育往往未能有效地发挥其丰富的功能。其次,由于受前苏联分科教学模式的影响,不少教师只简单地把美育看做是特长培养,仅对幼儿进行技能的机械训练,忽视对幼儿进行审美感受、审美创造、审美体验能力的培养。第三,某些教师自身缺乏审美方面的情趣和能力。因此,我国绝大多数幼儿园的审美教育水平还停留在相对低的层次上。

  鉴于审美教育在幼儿发展中的重要性以及我国幼儿园审美教育实践中存在的偏差,从2011年起,我园开展了"以美育人,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课题研究,旨在通过幼儿对艺术作品中美的感受,对多种形式艺术工具材料的操作,培养幼儿对美的敏感性,萌发其初步的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并以此为契机,挖掘多种艺术的综合教育功能,激发幼儿的艺术潜能,对幼儿进行情感的熏陶、心灵的净化,直至形成高尚的情操,促进幼儿人格的健全和身心和谐的发展。

  二、课题的实施。

  (一)环境创设中的以美育人在课题实验中,我们非常重视环境对幼儿的影响,注意与幼儿共创具有亲和性、教育性、知识性、趣味性的优美环境,把美育渗透于幼儿园的各个角落,从而促进孩子审美能力的提高及身心的和谐发展。

  自然美是美的活的源头。但纯粹的自然美是不存在的,任何自然的美都打上了人的意志和烙印。校园自然环境的美化更是如此。苏霍姆林斯基就说过:校园环境的美化如果与正确的思想世界观结合,就能使儿童得到深刻的感受并揭示出一种真正的美。为此,我们精心营造幼儿园的自然环境,使幼儿园尽可能浓缩大干世界的奇妙景观,幼儿融入其中,陶冶情感,启迪智慧,丰富感受,增长见识,心灵得到培育。在我们的幼儿园里,墙壁上贴着各种动物壁画,就连操场也被描绘成一幅迷人的海底世界图,层层溢出的叠水池好似流动的画面,给孩子们展示子一个美不胜收的景象。教学楼之间的游泳池碧波荡漾,荷花池荷叶飘香,绿色的草坪边,四季花卉相继开放。一年四季里,我们幼儿园的景色异彩纷呈。那争相怒放的美丽花卉,郁葱葱的种植园,趣味盎然的饲养角,都是给幼儿以美的启迪的生动课堂。孩子们身临其中,在与自然的情景交融中,启迪了智慧,伸展了天性,陶冶了性灵,他们的审美情操也得以萌发。

  我园还注重为幼儿创设一个充满情感色彩、具有童趣的环境,使他们处处感到心旷神怡,心境愉悦。如大厅里的,那绿树掩映着小木屋,,在幼儿的视野里充满了童话的色彩;墙壁上、走廊上、地面上美丽诱人的活动图案,使幼儿处处受到美的熏陶;那长长的画廊和随处可见的游戏活动区,更激起孩子们愉悦的体验。这一切都促进了幼儿形成稳定的积极情绪状态,同时也满足了幼儿的好奇心。

  与此同时,我们还注重为幼儿创设一个温暖、信任的心理环境和互爱、丰富的教育环境。我们要求教师做到:衣着整洁、口吻亲切、目光柔和、话语甜密、感情自然、举止大方、歌声柔润、舞姿优美;幼儿调皮时能与他们说些悄悄话,进步时能及时给予鼓励,生病时给予关爱,让孩子时时感受到老师的温暖。

  (二)语言活动中的以美育人1.发挥语言作品中审美愉悦的功能,激发幼儿的审美情趣。

  幼儿语言教育的文本多为儿童文学作品。语言作品最本质的功能是审美愉悦。因此,教学应该充分发挥这一功能,引导幼儿去感受发现儿童语言作品中的有趣之处,让幼儿在"有趣之处"中去获得愉悦的情绪体验。

  首先,我们让幼儿大量地接触作品。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利用空隙时间给幼儿朗诵一些诗歌、童话、故事等文学作品,让幼儿在欣赏直接感受文学作品的美。

  其次,在图文并茂的情境中净化幼儿的审美感受。儿童的语言作品中往往伴有图画以增加形象感,在教学中,我们充分利用这些图画,引导幼儿结合文字,边看图画边想像,获得丰富的形象感受。例如,在带幼儿欣赏儿童诗"月亮"时,教师在给幼儿展现系列画面后,让幼儿闭上眼睛,想像自己晚上坐在阳台上看月亮,并想像月亮还会在哪里出现。伴随着音乐,幼儿凝神听之,细细地体会,并运用想像和联想,他们感知的表象分外丰富。他们争先恐后地说:"我看到房子上托着一只月亮"、"我看到小河中游着一只月亮"、"我看到大山上顶着一只月亮"……显然,孩子们已身临其境,犹如"人在图画中",充分感受到了夜晚月光的美。

  2.采取各种手段,培养幼儿的审美感知能力。

  首先,创造良好的情境,引导幼儿去感受儿童文学作品中的美。例如,在学习诗歌"我家的小池塘"时,我们组织幼儿到附近新村内小池塘边观看小池塘的倒影和小池塘周围的自然风光,并在池塘边做游戏,让幼儿感受大自然的美。在课内为幼儿创造设良好的欣赏氛围,布置一个安静、和谐、优美的环境,同时采用多种形式,让幼儿欣赏文学作品。通过欣赏、感受,幼儿感受到了小池塘的美,并展开了形象思维:幼儿的脑海中浮现出白天小池塘鲜花盛开,蝴蝶、蜻蜓在花丛中飞舞着,小朋友在小池塘边快乐地跳舞的,情景。幼儿的想像为其仿编、表现作品打下了基础。

  其次,要以情感人,在文学作品教学中陶冶幼儿的情操,美化幼儿的心灵。优秀的文学作品总是蕴涵着丰富的思想感情。在教学中,我们利用各种手段把幼儿引入到文学世界中,唤起幼儿内在的审美情感。如"微笑"这篇散文,通过简洁优美的语言展示了互助互爱的童话世界,表现了小蜗牛美的心灵。教师首先通过向小朋友微笑问候,引出话题,然后组织幼儿讨论:"小鸟为朋友们做了什么,大象为朋友们做了什么,小蜗牛为大家做了什么,我们小朋友为朋友做了什么。"在活动中,幼儿体验到了同伴间的友谊,受到了一次爱的情感教育,激发了幼儿热爱同伴的良好情感。

  再次,以艺术化的手段,培养幼儿的审美感知能力。语言的教学活动,离不开各种手段有机结合,在语言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我们有意识地将语言活动与美术、游戏等手段结合起来,让幼儿通过说、看、唱、做、谈等形式去感受儿童文学作品中的美,以进一步培养幼儿的审美感知能力。

  3.发挥幼儿的想像力,培养幼儿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首先,教师在教学中用充满感情、带有诗意的儿童化语言,激发孩子美好的想像。例如,在欣赏散文"云彩和风儿"时,老师在蓝天白云下,首先用充满感情的语言及优美的动作,朗诵诗歌,把幼儿带入云彩的童话王国中。孩子们在这充满诗意的情景中,想像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有的幼儿说:"风儿吹呀吹,云彩变成一只可爱的小兔子,在大口大口地吃萝卜。"有的幼儿说:"风儿吹呀吹,云彩变成千岛湖,我真想去呀!"老师用带有诗意的语言、优美的意境把幼儿的想像力充分地挖掘出来了。

  其次,通过角色转换,充分发挥幼儿的想像力。幼儿十分喜爱担当童话角色。在语言教育中让幼儿担当这些角色,可使他们在角色转换中,在体验角色的心理、行为的过程中,自然地展开想像的翅膀。如向幼儿提这样一些问题:"如果你是一只蚂蚁,你可以请他人帮忙,当你飞上天,你会看到什么?""如果你是故事中的小蜗牛,你会怎样做?"这些问题,可以充分发挥幼儿的想像力,幼儿可将体验到的情感意识用创造性语言表达出来。

  (三)艺术教育中的以美育人幼儿艺术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和提高幼儿对美的事物的敏感性,培养他们的审美表现能力,感受艺术活动的乐趣,促进其人格的健全与和谐发展。鉴于此,我们特别重视艺术教育,突出艺术教育的整个教育教学中的地位。

  1.加大艺术教育力度,增加艺术教育课程的比例。

  我园不仅按照常规要求安排艺术活动,而且保证每天下午小、中、大各班都开展各类科目的艺术活动,使各年龄段幼儿有更充裕的时间投入艺术活动中;加大各艺术形象对幼儿各种感知觉的冲击,使幼儿在更多艺术感受、艺术体验中增强对艺术活动的兴趣和参与欲望,逐渐形成渴望参加某种艺术活动的心理倾向。

  2.创设新的艺术课程。

  艺术课程是对幼儿进行艺术教育的依托。在艺术活动内容的选择上,我们做到传统教材与适应时代需要的最新教材相结合,现成教材与改编、创编教材相结合,主题教学内容与生成课程相结合。在创编教材方面,我们根据时事特点、季节特点及班级幼儿的现状,创编了许多艺术活动内容,如猴年创编的小班音乐欣赏"快乐的小猴";寒冷的冬天创编的小班综合活动"天冷我不怕";欢庆澳门回归,创编大班手工活动"制作喜庆蛋糕"等。在生成课程方面,我们及时吸纳幼儿感兴趣的、引起幼儿探索欲望的素材,采取艺术教育的手段,真正使各类艺术活动成为幼儿的需要。

  3.加强艺术整合。

  传统的幼儿艺术教育过分强调艺术的门类特点,表现出分解的倾向,这是不妥的。实际上,艺术是相通的,人们常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艺术综合教育是挖掘出音乐、美术、语言等艺术形式中存在的共同因素,并加以沟通、联系,提高幼儿对美的感受力,使幼儿的各种理解力达到高度的协调发展,使幼儿的审美感知经验向整体综合的方面聚合转化,以逐渐形成一种独特的审美心理结构。譬如在音乐欣赏活动"听音乐绘画"中,我们选取舒伯特的《摇篮曲》,首先引导幼儿运用各种感官感受音乐,然后根据音乐的性质来选择相应的颜色,通过绘画来表现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如有的幼儿用蓝色表现宁静的天空,大树的叶子轻轻地飘落,表现出宁静、安谧的场景。最后通过欣赏散文"梦娃娃",以发展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理解力及表现力。此外,在幼儿的一日活动中,我们创设条件让幼儿一直处于艺术活动的氛围中,将艺术教育带进幼儿园的整个课程当中,幼儿由不熟悉到熟悉、由跃跃欲试到大胆参与,由表现稚拙到引人入胜。这就大大突出了艺术教育,提升了艺术教育的功效。

  这里要指出的是,在课题研究中,我园对在幼儿园开展艺术教育作了较深层次的思考,我们认为在幼儿园开展艺术教育,对幼儿来说,不能将其看成为一种定向教育,其重点应是幼儿艺术素养和审美素养的培养问题。因此,我园确立的开展艺术教育的宗旨是:创设条件让幼儿积极地参与艺术活动,使他们能够从音乐、美术中享受到无穷的审美乐趣,并且力求让幼儿将这种乐趣不断地巩固、提升,成为自己终身的需要。为了实现这一宗旨,我们在艺术教育中避免单纯的技巧训练和形式分析,注重启发幼儿对艺术美的感受、理解和体验。

  (四)美育空间的拓展1.在丰富多彩的活动区游戏中,培养幼儿的审美素质。

  活动是幼儿的天性。活动区游戏是对幼儿实施审美素质教育的重要形式之一。幼儿在融入文学、美术、音乐等艺术手段的区域游戏活动中毫无心理压力,因而也就更能通过轻松愉快的活动,通过自我的努力获得创造的满足和成功的欢欣。为此,我们特别注重在活动区为幼儿创设一个自主、宽松的学习环境,让幼儿在玩玩做做中,生动、活泼、愉快地获得发展。

  我们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设立了各种活动区域,如阅读区、表演区、演奏区、美工区、宠物区、花店、工艺品店等,并充分发挥各区的美育功能。在语言区中我们让孩子倾听优美的文学作品,表演充满幻想的童话;在美工区中让孩子制作精美的工艺品:在音乐区中孩子们手持乐器奏出自己的喜悦,在跳舞机上尽情地蹦蹦跳跳。在活动区游戏中,不仅幼儿的好奇心得到了满足,求知欲望得到了发展,自主性得到了发挥,而且审美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在游戏中孩子们乐于扮演各种角色,如学说成人的言语、学做成人的动作,扮医生、扮父母、扮售货员等,情绪十分激动,他们常被游戏所创设的情景陶醉,为胜利而高呼,为失败而叹息,不但在活动中受到心灵美的教育,还促进了想像能力、创造能力的发展。

  对幼儿审美素质的培养应着重于通过启发引导,提高幼儿的审美认识,明辨善恶美丑,塑造他们美的心灵,陶冶美的情操。因此,我们首先注意创造美的游戏环境。如:"娃娃新村"游戏中的"家",我们布置得美观、整洁、温馨、有序,使幼儿处处感受到美的存在,诱发幼儿热爱生活的美好的情感。其次是培养幼儿对美的感受力、鉴赏力。在组织幼儿活动区游戏时,我们注意让幼儿感受美。如启发指导孩子感受玩具、游戏材料的色彩美、对称美、环境的均衡美、声响的节奏美、动作的协调美、交往中的语言美。同时,我们注意对活动区游戏的内容、角色进行选择,从审美的角度加以评判,让幼儿知道道德品质中的美与丑、善与恶,从而提高幼儿的审美鉴赏力,陶冶幼儿的心灵。在游戏中,我们尤其重视幼儿创造力的培养。在游戏中我们让幼儿了解生活中美好的东西都来自于人的创造,注意为幼儿准备一些半成品的材料,让他们亲自去组装,通过做和玩,来真实地反映他们向往的"现实生活",充分表达他们的情感、愿望,从而培养和发展他们的审美和创造能力。

  2.在如诗如画的大自然中,启迪幼儿智慧,激发审美之情。

  大自然的千姿百态,绚丽多彩、变化莫测的种种场景,无论是无声无息的渐变,还是雷霆万钧的剧变景象,都成为对幼儿进行智慧教育、审美教育的生动教材。为此,我们极力扩大幼儿的视野,拓宽教育空间。如我园增设了野外活动课程,每周一次,我们优选周围环境的场景,由近及远,由单一的大自然的场景到以大自然为背景的社会活动的一角一隅。为了这一个个理想的活动空间,我们迈开双腿,到大自然中,到社会生活中一次又一次去寻找,一遍又一遍地筛选,初步形成了野外活动的网点:从幼儿园的田野、小河到幼儿园北侧的烈士陵园,然后沿着绕城而过的濠河边至市民广场……选点、定点,一个点是一卷画,是一个用"美"编织的生活空间。那新建的市民广场是野外进行审美教育的好题材。古老的钟楼,漂亮的喷泉,精巧的雕塑,绿色的草坪,新颖的玩具,使孩子们留连忘返。田野采野花,捉蜗牛,拾落叶,乘着龙船环游濠河,龙船在碧波上缓缓行驶,孩子们的歌声在河上飘荡,孩子J顷着向远方流去的水势想像开去。孩子们在郊外的萝卜地、果园、稻山、瓜地等见过的丰收场景使他们沉浸其中,对劳动、劳动果实、劳动人民的情感,就在这具体生动的一幕幕场景的认识过程中培养起来了。野外教育的高潮是在家乡的青山绿水之间,孩子们在自然的怀抱里感受其美,在社会生活中获得了丰富的感性材料。这些活生生的信息资源,大大地丰富了幼儿的认知源泉,加强了情感体验,激发了审美的情趣。

  3.在广阔的社区环境中,促进幼儿审美能力的发展。

  社区既是幼儿园赖于生存与发展的"根据地",也是幼儿社会化的课堂。幼儿来往于一定的社区,他们通过社会活动、对社会生活的感知来获得并丰富自己的情感,其社会性的品质可以在社区的大干世界中经受检验、磨砺。社区中有丰富的人力资源,如:各行各业的人;有环境资源如菜场、植物园、银行、广场等;还有丰富的物产资源,如:地方特产、风味小吃、民间工艺品等。我们充分利用这些社区资源,让幼儿走向社会,用多样化的艺术活动形式,让幼儿了解社会,学会与他人交流合作,获得情感的体验。如:重阳节,我园将在社区内的老爷爷、老奶奶请到幼儿园来,让孩子们和老人们一起欢庆老人节,幼儿与爷爷、奶奶一起唱着跳着,老少同庆,孩子们为爷爷、奶奶送糕点,给爷爷、奶奶献花等,扩大了他们的社会交往层面,同时也激发培养了幼儿尊敬老人的情感。此外,我们还带领幼儿参观了濠西书画院,组织幼儿与福利院残疾儿童共度"六?一",与武警叔叔一起联欢,等等。所有这些活动都陶冶了孩子的情操,塑造了他们美好的心灵。

  三、研究的成效。

  经过三年多的研究,本课题已初步是呈现出它的效果与价值。

  第一,课题研究促进了幼儿素质的发展。

  课题研究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全面的发展。作为着眼于未来人才素质的以美育人的课题研究,更注重幼儿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以及社会性情感的培养。丰富多彩的审美教育活动深深地吸引了每个幼儿,使幼儿对生活中的色彩美、造型美、协调美、对称美等多种形式的美表现出由衷的喜爱,对美的事物的敏感性增强,使幼儿具备了一双会发现美的眼睛。审美活动使幼儿经常处于一种艺术熏陶、艺术实践和审美的环境中,幼儿逐步地具备感受美、表现美的需要,形成特定的审美情感。美育也发展了孩子的智能。表现力、感受力、创造力强的幼儿能够最大限度地运用自己的智慧,达到认识客观事物的目的。幼儿通过自己的思考,初步锻炼培养了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幼儿从完全依赖型逐步向自我发现、自我思考过渡,幼儿在学习中学会学习。

  第二,课题研究促进了教师素质的提高。

  三年多的研究过程,也是教师队伍素质迅速发展、提高的过程。教师们通过理论学习和科研实践,逐渐确立了社会、家庭、幼儿园三位一体的大教育观,树立了科学的儿童观,能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幼儿;在运用现代教育思想、创造性实施课题研究过程中,教师们边做边思考,增强了科研意识,人人争做"科研型"教师,同时也增强了教师运用各种教育手段,驾驭教育教学的能力。三年多来,教师围绕本课题,积极参与,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研究活动,有多篇论文发表在省、市级各类刊物上。我园还汇编了科研论文集、活动案例,制作了"审美教育"专题录像片,这些都深化了我园的幼教研究,为我园的课程改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三,课题研究促进了我园办园特色的形成。

  围绕课题研究,我园的办园思路更加清晰。我们认识到,幼儿审美教育的研究顺应了当前幼教改革的需要,具有现实意义。而审美教育具体落实到幼儿园教育中,就是广泛的美育课程的实施,我们通过创编设计富有民族特色和时代气息、浓厚情趣的美育课程内容,充分挖掘了美育教材中的审美因素,综合美育各科的艺术手法和艺术功能,促进了幼儿对美的感受力的提高。同时,也促进了我园办园特色的初步形成,带来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第四,课题研究促进了家长教育观念的转变。

  课题研究开始,我们对家长是否理解与支持颇为担心,因为部分家长看重的是知识的传授灌输,期望老师每天布置作业,忽视了幼儿素质的全面发展。针对这些情况,我们通过召开家长会,请专家作讲座,向家长开放活动,使家长逐步树立了科学的儿童观、教育观和人才素质观。现在家长与幼儿园之间初步建立起了一种良性的相互配合的关系。





1、下载 幼师帮手机APP,百万幼师同分享!幼儿教师教学的必备工具!
2、下载 亿妈汇手机APP,百万妈妈分享育儿经验!妈妈育儿的必备工具!
3、下载 孕妇宝手机APP,百万孕妇面对面交流!孕妇必备的孕产工具!
4、APP安装方法:手机打开亿师官网(www.yishiwang.net )网页最底端选择客户端安装!

5、关注"幼儿园教育"微信平台,在微信上-添加朋友-公众号-输入"幼儿园教育"-关注带有幼师帮图标平台
6、关注"婴幼儿教育网“微信平台,在微信上-添加朋友-公众号-输入"婴幼儿教育网"(微信号 qq23419676)
7、加我微信:qq835226297(每天分享幼教资源) 联系QQ:2870247344(注明幼师身份) 幼师Q群:107616762 (注明信息来源及幼儿园名称)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返回顶部 关注微信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