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手机客户端

好幼师网_好幼师官网

从野营活动看幼师转变的管理案例

2014-9-5 11:44| 发布者:幼师| 查看:2389| 评论:0

摘要:翻阅我园20多年课程改革的档案,教师从观念到行为转化的几个平台历历在目。本文以野营活动的组织为例,呈现不同时期教师们不同的转变,以及教师如何在转变中提升自己教育观、儿童观和质量观方面的专业素养。 一、认 ...

    翻阅我园20多年课程改革的档案,教师从观念到行为转化的几个平台历历在目。本文以野营活动的组织为例,呈现不同时期教师们不同的转变,以及教师如何在转变中提升自己教育观、儿童观和质量观方面的专业素养。

    一、认真贯彻《幼儿园教育纲要》,全面落实教育任务

    20世纪80年代初,我园教师在改革开放的思想指引下,在贯彻《幼儿园教育纲要》 (1981年10月颁布)的过程中,努力思考“怎样更加合理地组织各方面的教育内容,进一步发挥各种教育手段的作用,使教育任务得以全面地落实到全体幼儿身上”。我园与赵寄石教授合作对幼儿园课程进行了研究,探讨幼儿园综合教育的结构,在以尊重幼儿发展规律与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相结合的总指导思想之下,力求幼儿在园的三年生活成为有利幼儿持续发展的教育过程。

    针对我园全日制幼儿生长在大城市,大多数未离开过家庭的现状,我们创造机会组织孩子进行野营,让孩子尝试独立生活,真实地接触社会和自然,从而扩展孩子的眼界,丰富孩子的知识、经验,锻炼离开家人、离开熟悉的环境而生活的能力。

    所谓野营,即让幼儿跟随教师离开幼儿园、离开家庭到乡镇去活动两天,并在当地幼儿园(事先联系好的)住一宿。幼儿年龄小,生活自理能力差,为了更好地发挥野营的教育作用,保证活动顺利开展,教师们在组织野营的前前后后做了大量的工作。

    ①教师们根据活动目标和内容,每年认真地选择地点和相关的幼儿园。一般来说,教师们会根据幼儿在园几年的情况,考虑幼儿生活经验的丰富性而确定本次野营营地。

    ②教师们又根据当地的环境、条件,确定两天的活动内容,做到既丰富又生动。除参观农田、农村风光外,有时还到空军机场看飞机,与空军叔叔交流,参观奶牛场、水利设施、玩具工厂等,发展孩子们的社会性;还安排孩子们的实践活动:为当地幼儿园的小朋友演出、联欢、送小纪念品,采采茶叶、拔拔萝卜、拣拣麦穗,等等。

    ③做好家长工作,让家长放心。教师列出清单,请家长为孩子们准备野营的物品:小书包、生活用品、换洗内衣、小零食,等等。为了更好地发挥教育的作用,教师也会协助家长帮助孩子在独立生活能力方面做好准备,比如,收拾、整理自己的物品,练习一个人独睡,等等。

    在教师、家长的精心准备下,在相关单位的配合下,每年的野营活动保证了幼儿生活有序、活动丰富。几乎所有的家长都反映,野营是孩子们感受最深刻的事。组织野营,在大自然、大社会中让幼儿多看、多听、多感、多说、多做,留给孩子们的是终身的经验;留给教师的是全面落实教育任务,全面关心幼儿成长、组织多项活动的经验。

    二、积极实施《幼儿园工作规程》,让幼儿成为主动的学习者

    1989年,我园成为原国家教委实施《幼儿园工作规程》的试点园。在贯彻实施《规程》的过程中,我们基层园的幼教工作者,进一步明确幼儿园的性质、任务、保教目标,深入研究教师和幼儿的互动过程,思考如何创造条件让孩子走“自主、创新”之路。在野营活动的组织过程中,我们进一步转变教师的教育行为,让幼儿的自主性得以充分发挥。我们反思了过去的组织管理过程,努力让孩子在整个活动中,由老师牵着走变为儿童主动走,由家长包办到帮助儿童自己准备。

    以“准备野营活动物品”这一项为例,教师大胆地进行了探索,努力将活动准备的过程变成幼儿主动发展的过程,主要表现如下。

    ①幼儿明确野营活动的时间安排和地点后,让幼儿自己想一想,需要做哪些准备——让幼儿主动思考,引发幼儿用原有生活经验解决面临的问题;
    ②幼儿自己把需要带的物品用图画出来——提高绘画、表达技能,学习记录方法;
    ③幼儿相互交流需要带些什么——幼儿相互学习,发展口语表达、分析判断能力;
    ④确定所带物品内容——调整自己原有计划,体现个人、小组、集体间的相互关系;
    ⑤对照自己所需物品表——做准备——从小学会生活自理,不遗忘必需品;
    ⑥野营活动结束后对照计划表——整理——从小学会保管好自己的物品。

    从这一系列过程,我们看到:教师由布置任务转变为与幼儿共同行动,引导幼儿商量、分析归纳。比如,哪些东西是自己必须带的?哪些东西小组可以带?哪些是全班必须带的?甚至小朋友也可以分配任务给老师,提出“照相机只需老师带就行”。幼儿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教师在与孩子个体、集体的互动过程中充分为孩子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条件。而且这些设计活动、自我管理、讨论协商等经验将使孩子终身受用。

    三、努力实践《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

    进入21世纪,终身教育、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拓宽了我们的思路。2001年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让我们明确:幼儿园要满足幼儿多方面的发展需要,应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关注幼儿的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教师们反思野营活动的整个过程,发现过去更多地重视了物质的准备,只重视了从教育角度关注幼儿的差异,还没有充分地给每个幼儿有发表自己想法的机会,还没有深入地了解幼儿的心理状况,忽略了幼儿作为活动主体其内在固有的逻辑能力,对未来事件的理解能力。因此,在组织幼儿野营前,教师更加注重为幼儿提供空间,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孩子们向老师提出不少自己的想法、问题、顾虑:踩到烂泥巴怎么办?晚上睡觉害怕了怎么办?想妈妈了怎么办?生病了怎么办?要过河了怎么办?

    面对孩子的问题,教师们采取了以下步骤来支持幼儿的成长与发展。

    ①小组讨论:遇到这些困难怎么解决。孩子们从自己的经验出发,寻找克服困难的方法。比如,烨烨说,“我睡觉要摸着奶奶的头发才能睡着”;佳佳天真地说,“那我把我的辫子借给你摸”。小组内选择几个题目讨论,有的孩子还用绘画形式把解决方法表现出来。

    ②大组交流:共同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比如,孩子共想到了11种方法来解决踩到烂泥的问题,包括绕过去、在石头上走、跨过去、用树枝刮、在草地上蹭……

    ③教师、家长与儿童面对面交流,有针对性地解决孩子的问题。

    ④野营后交流:野营中自己遇到了什么困难,怎样克服的?孩子们踊跃发言,原来想到的困难在野营中解决了。比如,想妈妈了怎么办?孩子们说,“野营活动很高兴,没有想妈妈”、“我把老师当妈妈”、“我摸摸妈妈给我戴的玉”……原来没有想到的困难,比如,被萝卜叶柄上的刺扎着了,孩子们也找到了解决办法:用口水涂、用创口贴贴等等。尊重儿童、了解儿童,才能使儿童真正成为主动的、有能力的学习主体。在整个过程中,教师不仅反思了自己,应当如何更加了解每个孩子,了解每个孩子的心,而且从孩子那里得到了鼓舞和启发。

    20多年的实践证明,野营是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好活动,20年来在组织野营活动的过程中,我们经历了从观念到行为不断转化的过程,专业技能不断得以提高。20多年在人类历史上,在幼儿教育历史上只是短暂的一刹那,但是对于每一个幼教工作者来说,却是一步步用自己坚实的步伐走过来的。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返回顶部 关注微信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