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手机客户端

好幼师网_好幼师官网

收起左侧

[幼儿园美术论文] 论文:关于幼儿美术活动中创造力的培养的研究

[复制链接]
查看: 17717|回复: 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 14:13:3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摘  要】幼儿在活动中发展,幼儿活动是在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得以产生的,幼儿潜在的发展机会就取决于和环境的每一次相互作用。教师要利用新鲜。独特,刺激性强的材料来调动幼儿的兴趣,充分引发幼儿全身心地参与活动从而促进其自主、充分地与环境相互作用。
  【关键词】幼儿;美术活动;创造力;培养;引导。
  【引  言】人们都说:今后时代所需要的是充满创造力的人。教育要给予孩子渊博的知识是一方面,培养富有创造力的孩子则是重中之重。的确,人类进步的历史就是不断创新的历史,人们越来越深刻地感受和认识到了创新的重要和可贵。幼儿艺术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是创造性地表现美的教育,而其中美术活动更是培养幼儿创造力的良好途径。《纲要》中指出:"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的艺术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当前幼教理念在不断更新,我们已经逐渐把幼儿的主体地位、幼儿的年龄特点放在很重要的位置,我们懂得了要把幼儿的需要放在首位,知道了游戏是幼儿的主要活动。但是,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却还存在着重结果、轻过程,重知识灌输、轻能力发展的现象。那么,如何通过美术活动这一幼儿感兴趣的形式来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呢?引发了我如下思考:
  一、引导幼儿关心周围事物。
  丰富的感知经验是进行艺术创造的前提,只有见多识广,才能在拥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加以发挥和创造,才可能进行想象。我们要让幼儿多看,多说,多感受,不断丰富孩子们的生活经验,他们才能在创作时展现出独特之处。在幼儿园日常生活中,我常常让孩子接近生活,走进大自然,引导幼儿观察一些生活中再平常不过的东西,如:一棵树,一片树叶,一只蚂蚁,在孩子们的眼里,是朋友,是伙伴,是经过孩子们稚嫩情感和心灵浸润过的灵物,有情感,有思想,甚至有表情,充满生命力,美好而富有趣味。除了丰富生活经验以外,我还让孩子初步接触一些优秀绘画作品,领略其魅力。我常常引导幼儿感受平时看到的色彩鲜艳的、不同风格的图书上的作品,不仅如此还选取一些形象夸张、色彩明快、充满想象的优秀作品让幼儿欣赏,如梵高的《向日葵》和《呐喊》、毕加索的《梦》、《脸》等,那种大胆的富有创意的联想变形给幼儿视觉和心灵都带来了不同的感受,这样有助于促进幼儿的艺术迁移。
  二、营造宽松的心理环境。
  着名的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心理的安全和心理的自由,是有利于创造活动的一般条件。一些研究也表明,在良好的心情状态下工作时,人的思路更开阔,思维更敏捷。在幼儿美术活动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
  1、给予幼儿充分地信任。
  教师要始终坚信:每个孩子都是一个天生的发明家,他们总能激发出对他们来讲是全新的、前所未有的想法和做法,虽然其中有些在成人看来显得幼稚、可笑、不合逻辑,但就他个人发展来说,这是非常可贵、重要和必须的。在幼儿绘画活动中,我就很重视这点,不管幼儿画出怎样的作品,是否与提供的范画相同,我总是鼓励他们大胆的画,并给予充分的肯定。如此一来,本班孩子对绘画的兴趣更浓厚了,就连胆小不愿拿笔的幼儿也能大胆作画了,对美术活动充满兴趣,我感到很欣慰。
  2、考虑孩子的年龄特点。
  在参加教师考编时,有关幼儿教育、心理和生理方面的知识我背得可以说是滚瓜烂熟,但现在看来,实际工作中,我们又顾及了多少呢?
  场景一:在一节美术活动中,幼儿一边绘画一边自言自语,教师立刻走到幼儿身边说:"认真画,不要讲话,你会影响到别的小朋友的,不全神贯注的画是画不好的。"场景二:教师出示了一幅幼儿感兴趣的图片,立刻就有幼儿开始"交头接耳、窃窃私语"了,教师见状急忙说:"谁在说话呀?小嘴巴不讲话,请小朋友认真观察图片,看看图上有什么。"……是的,在教师的提醒下,课堂的纪律很好,活动按计划井然有序地实施着,但是,我们是否想过,这是孩子们的活动,这是为促进孩子的发展而设计开展的活动,我们只是幼儿学习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而并非主体,幼儿才是活动主体,我们是否该蹲下身来发现和理解孩子的声音:我们是孩子看到图片时,我们对精彩的色彩鲜艳的图片很感兴趣,我们会产生不同的想法,我们都急于想要告诉别的小朋友我们的感受;我们是孩子,在操作时自言自语不是故意捣乱,是因为我们的手部肌肉发育不成熟,手眼协调能力差,手的动作不足以表达我的思想,我要借助嘴巴来帮助表达……作为教师我们要把理论和实践充分结合,在美术活动中充分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做正确的引导。
  3、尊重孩子间的能力差异。
  《纲要》中指出:"尊重幼儿在发展水平、能力、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因人施教,努力使每一个幼儿都能获得满足和成功。"我们都知道,幼儿的能力水平存在很大个体差异,他们在各领域的发展速度也是参差不齐的,作为教师我们必须理解并帮助他们以适合自己的速度向前发展。                                                                                                                                                               
  在每次的美术活动中,我都会发现,总有一些幼儿"跟不上节奏",有的胆小,不愿参加活动;有的内向,不愿表达自己;有的我行我素,不按你预设的方式操作投放的材料……这时,我都会思考怎么办呢?一般为了教学效果我都会按计划实施,这样一来活动会顺利完成,看上去会很"圆满",每一样准备的材料都按计划用上,小朋友的操作材料整洁美观,每个人都有成绩展示,整个活动井然有序。但是,细细想来,孩子们更像是我们课堂的点缀和材料之一,能力较弱的幼儿看着我们为大家准备的统一材料无从下手,能力较强的则很快完成了操作后,无所事事;胆怯的依然不敢动手,内向的一句话没说,不按计划操作的也被我们制止了,我们的活动目标制订得也许很到位,但真正达到了多少,孩子们到底在活动中有了哪些收获呢?这是我们不常反思的,但恰恰体现了我们真正的教育观念,我们的理论和实际脱节的关键所在。
  因此在活动实践中我们要充分的考虑幼儿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找到适合他们的节奏,引导幼儿全面发展,我知道这对我们来说还是有很大难度的,但我们必须去努力。
  4、引导幼儿尊重不同想法。
  幼儿间的相互影响也是个不容忽视的心理因素。孩子们经常会关注同伴的作品,有些新奇的想法可能会让别的幼儿意外,甚至反对和排斥。如:在一次美术活动中,有一名幼儿画了一朵绿色的花,坐在一旁的小朋友看到这名幼儿的作品立刻大声说:"你画错了,花儿没有绿色的,老师,你瞧!他画的什么呀,难看死了!"那个孩子立即将画纸藏到桌下,再也不愿给别人看。这样的现象对于那些内向而敏感的幼儿造成的负面影响是非常大的,他们可能今后再也不敢大胆表现自己的意愿,可能一直循规蹈矩,依葫芦画瓢地制作,而非创作了。见状,我轻轻地走过去,用好奇而欣赏的语气说:"很美啊,我觉得你的画好特别,是别人想不到的,你肯定有非常有趣的想法,对吗?小朋友,你们想听吗?"小朋友们齐声说:"想!"于是那个孩子说:"我画的是花是绿色的是因为我发现很多小朋友都喜欢采摘花朵,这是花的保护色,她见到有人想要摘他们就会变成和旁边草坪一样的颜色,别人看不到他们就不会摘了。"我们教师用自己的言"很好",肯定了该幼儿特别的想法,帮助他建立了自信,并不知不觉教会了别的孩子,什么是想象创新。同时,潜移默化地让他们懂得尊重别人的作品,接纳欣赏别人与众不同的构思。
  三、利用有趣的形式,激发幼儿的创造兴趣。
  1、内容的多样性。
  内容是为目标服务的。有了适合幼儿发展特点的目标,那么选择内容显得极为重要。如果说老师给幼儿的创作内容,所提的要求限制了幼儿可能有的想象,幼儿的创造力便无从发挥。如:结合2013年是蛇年,我设计了《小蛇过新年》的活动,让幼儿将自己过新年的亲身感受通过小蛇的形象来再现。
  2、表现方法的多样性美术创作离不开造型、构图和色彩等表现方法。以往美术活动衡量的标准是以幼儿模仿作品的效果为基准,即在造型、构图、色彩上与教师一致。其弊端在于片面地强调了技巧,封闭了幼儿创造的潜能,扼杀了幼儿的创造力的发挥。而创造性美术活动打破了这一死板的教学模式,强调表现方法的多样性,即任何一个物体都可以用不同的造型、不同的色彩、不同的构图来表现,促进了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使幼儿创作更有童趣,更有灵性,更富有个性。再以《小蛇过新年》为例,在活动前,老师和幼儿共同搜集有关小蛇的趣闻、小蛇的卡通形象、小蛇玩具、小蛇的图书,激发幼儿对小蛇这一动物的喜欢。在听听、看看、说说中,孩子们了解了小蛇的形象特征。
  幼儿是在活动中发展的,幼儿的活动就是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每一次相互作用就是一个潜在的发展机会。教师要采用新鲜有趣的形式、新奇特别的材料,调动孩子的兴趣,充分引发幼儿全身心地自主参与,促进其充分、自主地与环境相互作用。一个人的想象创造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从小培养,从细微处着手,只要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都做个有心人,尊重孩子的兴趣,理解孩子的特点,了解孩子的需要,体会孩子的喜好,就一定能够促进每个孩子的发展。可见,表现方法的多样性为幼儿营造发挥创造性思维的空间提供了条件。
  四、实施有利创造的指导方法。
  在创造性美术活动中,幼儿创造性地学习知识和技能并积极投入创造活动中,采用什么样的教法是至关重要的。我主要采取以下方法:
  1、启发、诱导创作激情 。
  为了摆脱旧的教学模式的束缚,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幼儿的创造力,我根据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一种活动,将游戏融入美术活动之中,使游戏与美术创作紧密结合。皮亚杰曾说过:"儿童不能像成年人那样有效地满足他个人情感上的,甚至智慧上的平衡,他具有一个可资利用的活动领域,在这领域中他的动机并非为了适应现实,恰恰相反,却使现实被他同化,这样的活动领域便是游戏。儿童进行的游戏很多,绘画也是这种游戏的一种方式。"在美术活动中我较多地运用诗歌、故事、猜谜语、做做玩玩等游戏,使幼儿获得愉悦、新奇的情感体验,激发幼儿创造出别具一格的意象。如:我在《大象艾玛》这一活动中,一开始便以语言故事导入,幼儿被故事深深吸引,积极地参与设想、讨论,活动结尾教师根据幼儿的作品编成故事结尾,整个活动完整有序,幼儿时而着急,时而兴奋,时而欢歌,他们完全沉浸于游戏之中,从而为下面的美术操作活动奠定了基础。                                                                                                                                                               
  2、师生共同讨论作画方法。
  一般美术活动均以教师示范、讲解范例、幼儿操作、评价这一模式。在我的美术教学活动中,我对这一模式中讲解示范做了调整,改为:师生共同讨论作画方法,我让幼儿这一学习活动的主体参与讨论、创作方法,真正发挥了幼儿的独创性与积极性。讨论的时机选择在活动的不同阶段,就会对幼儿的具体创作及思维活动起不同的作用。
  (1)创作前的讨论目的是以幼儿的角度让他们了解操作内容、操作材料及操作方法。这种讨论主要伴随着对范例和演示活动的分析进行。
  如:"这就是我"这一活动目标是让幼儿学习画人。我并不急于出示范例,而是请幼儿上来演示:谁会画人?我再根据幼儿的演示组织大家讨论:请大家看看人还缺少什么?幼儿在讨论中了解了人的外形特征,各部分位置。由于是让幼儿演示,演示的人更能让幼儿接受,幼儿在创造新的图式时便无拘无束。就以幼儿画人的鼻子为例,多种不同的造型比画成单一的形状更富有童趣,更显现出孩子的个性。
  (2)创作后的讨论目的是帮助幼儿将他们在创作中获得的感性经验予以整理、归纳,从而获得更新的信息。
  如:活动结果让幼儿讨论:哪张画颜色搭配得好,为什么?怎样搭配会更好,这张画和其他画有不同的地方,你觉得什么地方可以学的?
  (3)创作中的随机讨论这种讨论富有针对性,它能完善和补充教学活动过程,能引导幼儿更有效的创作。
  如:我在美术活动巡回中发现有幼儿构图呆板,所画的图像在一条直线上。教师便随机选取两张作品(其中一张有前有后,一张为一个平面)组织幼儿随机讨论,哪张更好?你能让自己的图画也变得好看吗?怎样变?引导幼儿在后面或前面添加图象,使画面更丰满。
  总之,不同的内容和要求宜采用不同的讨论形式,使幼儿有更多的创造思维的机会,促使幼儿思维的变通性和灵活性。
  五、加强活动中的针对性。
  当幼儿在创作完一张作品后,其心中的得意溢于言表,他希望与他人共同分享喜悦,也希望得到老师和同伴的赞许。"补强法则"的及时运用在这里显得极为重要。
  什么是补强法则呢?美国加州大学的哲学博士詹姆斯·多伯森作了这样的解释:当一个人的行为得到满意的结果时,这种行为就会重复出现,他的这一观点在当今全美颇有影响。多伯森认为语言补强可以成为促进人格发展的最有力的原动力。
  我认为将"补强法则"运用于创造性美术活动乃至整个创造教育中都具有一定的意义。它能极大的保护幼儿的创作欲望,激发幼儿创作热情,树立自信,为造就独立健全的人格铺平道路。
  "补强法则"应贯穿于整个活动的始终。如:讨论作画方法时的及时肯定与表扬;巡回指导中发现新思路、新想法给予鼓励,讲评过程中引导同伴发现别人有利于自己的长处等等。恰到好处地运用补强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而滥用"补强"则会使"补强"贬值。
  为了"鼓励"幼儿的积极性,"保护"幼儿的创作欲望,滥用"补强"的现象屡见不鲜。无论在活动进行过程中还是最后的讲评中,不管幼儿怎样画都采用"补强"的方法--" 你瞧,画得真好!"、"颜色真漂亮!"、"你很会动脑筋"等等。从某种程度上讲是鼓励幼儿积极性,但是时间长了幼儿也不会感到满足。我们不能忽视美术活动本身所孕育的审美教育,而应通过活动提高幼儿的审美感受能力。如果教师一味地补强,又如何使幼儿的审美能力得以提高呢?幼儿又怎能找到自己的努力方向呢?
  结论:
  作为教育者本身应具有敏锐的眼光和观察力,正确地引导幼儿去感受美、创造美,真正发挥补强的价值。幼儿正处于创造和发展的时期,他们需要教育者为他们打开创造的大门。
  【参考文献】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2]李一新.让幼儿在和谐的环境中主动发展[J].教育研究,2006,4.
  [3]林白桦.对幼儿创造性活动的探索[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6,16.
  [4]李季湄.幼儿园教育[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5]卢乐珍 朱妙斌.幼儿园教育活动[J].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1993.
  [6]李丽.创造教育指南[J].教学园地,2009,9.
                                                                                                                                                               



1、下载 幼师帮手机APP,百万幼师同分享!幼儿教师教学的必备工具!
2、下载 亿妈汇手机APP,百万妈妈分享育儿经验!妈妈育儿的必备工具!
3、下载 孕妇宝手机APP,百万孕妇面对面交流!孕妇必备的孕产工具!
4、APP安装方法:手机打开亿师官网(www.yishiwang.net )网页最底端选择客户端安装!

5、关注"幼儿园教育"微信平台,在微信上-添加朋友-公众号-输入"幼儿园教育"-关注带有幼师帮图标平台
6、关注"婴幼儿教育网“微信平台,在微信上-添加朋友-公众号-输入"婴幼儿教育网"(微信号 qq23419676)
7、加我微信:qq835226297(每天分享幼教资源)  联系QQ:2870247344(注明幼师身份)  幼师Q群:107616762 (注明信息来源及幼儿园名称)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 转播 分享 支持 反对

相关帖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4-12-4 11:29:45 好幼师官网 | 只看该作者
幼师帮,真不错,感谢管理员!有这个一个交流平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4-12-23 22:15:06 好幼师官网 | 只看该作者
楼主顶,很好!真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5-4-10 10:53:01 好幼师官网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5-5-9 09:44:54 | 只看该作者
不是我想要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5-6-8 11:06:06 | 只看该作者
楼主支持下了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5-7-8 15:25:43 好幼师官网 | 只看该作者
顶,顶,顶,顶,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5-8-4 10:36:00 好幼师官网 | 只看该作者
支持,楼下的跟上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5-8-29 16:50:37 好幼师官网 | 只看该作者
找到我想要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6-1-31 08:46:19 好幼师官网 | 只看该作者
路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