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手机客户端

好幼师网_好幼师官网

儿童心理问题的原因分析――生理因素和心理因素的影响

2014-9-5 16:28| 发布者:幼师分享| 查看:2737| 评论:0

摘要:心理问题的形成和产生,有着较为复杂的原因与背景。但仔细加以分析,可以发现这主要受生理、心理、家庭、社会、学校等因素的影响。 一、生理因素的影响 1.遗传。 正常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表现有赖于健康的脑功能,而异 ...

心理问题的形成和产生,有着较为复杂的原因与背景。但仔细加以分析,可以发现这主要受生理、心理、家庭、社会、学校等因素的影响。


一、生理因素的影响


1.遗传。


正常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表现有赖于健康的脑功能,而异常的行为表现往往是脑功能障碍的结果。家庭中父母有心理疾病或心理问题,子女也容易出现心理问题。这不仅是由于遗传的影响,而且还有这类家庭环境的作用。当然遗传只是一个因素,只是具备一种可能性,是否发生心理问题,发生什么性质、什么程度的心理问题,主要还取决于后天其他多种因素的影响。


2.脑损伤。


儿童出生时或发生意外事故等造成的较严重的脑损伤、脑疾病,会造成儿童心理发展的迟滞,如学习困难、智力低下、情绪障碍等。但由于神经系统有很高的可塑性及补偿能力,因此,及早发现并及时给予治疗和训练,还是可以减少或避免儿童产生心理问题的。


3.神经系统功能失调。


这些儿童一般比较容易出现好激动、多动、注意力不集中,或学习时在读、写、计算、记忆、注意、思维等方面容易出现困难。另外,在一些早产儿中,这类问题也比较明显。


二、心理因素的影响


儿童本身的某些心理因素,与其心理问题的形成和产生,也有密切的关系。


1.自控能力差。


儿童由于心理发展还不成熟,因而在各种行为活动中,往往会表现出控制力弱、自制力差的问题。再加上他们的认识能力有限,所以很容易在某些情境中或某些条件下,产生一些问题表现。例如,意气用事去帮助别人打架、旷课看电影、写假的请假条等等。对这些问题,儿童也许并不是不知道是错的,但可能由于意志力薄弱,控制不了自己。再如,有的儿童遇到挫折后大哭大闹、暴跳如雷、动手打人、出口伤人、攻击性行为和破坏性明显增多;做事时经常动摇不定、犹豫不决、马马虎虎、虎头蛇尾,等等。究其原因,也与他们不能自我控制有关。这就需要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成人不断地加以关注和进行及时的教育。


2.动机冲突。


动机是促使人们产生行为的直接原因,或者说内部动力。在现实生活中,人的动机是复杂多样的,并且会经常产生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动机。当这些动机出现互相矛盾、对立或排斥时,就会导致动机冲突,出现矛盾、斗争、左右为难、无所适从的心理状态,有时心理矛盾还会非常严重。如果心理冲突长期得不到缓解,就会产生紧张和焦虑的情绪,就容易产生心理障碍,导致心理异常。


一般来说,儿童产生一些动机冲突总是不可避免的。如果他们能用符合社会规范和要求的方式去解决,能够支配和控制自己的某些不适当的愿望,克服一定的困难,则会得到人们的赞扬和鼓励,也不会出现什么心理问题。但有些儿童为了满足个人的需要,达到自己的目的,不顾社会行为规范和成人的正确劝导,不惜采取欺骗、违反纪律等错误方式,这就可能形成问题行为。还有一些儿童在心理冲突的情况下,会采取逃避现实、回避矛盾的态度,就容易表现出自卑、孤独等退缩行为。


儿童由于年龄小,认识事物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相对较低,因而在遇到难题、出现心理冲突时,往往不知所措,很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应使儿童懂得,为了保持自己与环境的协调,减缓心理压力,保持内心世界的和谐,就既不应让矛盾来压抑自己,也不应使矛盾发展成为对抗。这就需要随着环境的变化,调整自己的认识、情绪与行为,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适应不同的要求。同时,还应教给儿童一些具体的应对方法,这样才能有效地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3.认识障碍。


儿童对社会行为规则只有认识到了它的意义并乐意接受它时,才会自觉地而非强制性地按照这种要求去做。但有时儿童虽然能够认识到这些规则和对自己的要求,可却不一定立即接受和遵照执行,甚至可能拒绝接受。这是因为儿童在对社会行为规则的认识上,出现了意义障碍,阻碍了他由知到行的转化。


出现认识上的意义障碍后,思想上认识到的东西就不会落实到行动上去。有些中小学生今天检讨,明天又犯,或是明知故犯.这便是一个重要的原因。产生意义障碍的原因较多,研究表明,在下列情况下容易出现认识上的意义障碍。


(1)要求不符合儿童原有的需要。向儿童提出行为要求,不是从他们原有的需要和动机出发,而是按照成人的愿望行事,要求过高、过多,这样不仅激不起他们积极的行为动机,反而会阻碍需要的转化,出现好心办坏事的现象。


(2)要求过于频繁而又不严格执行。


(3)由于儿童生活经验少,对社会行为规范不理解或产生误解。


(4)为使儿童达到所提出的要求,采取了强制的方法或触犯儿童个性的形式。


(5)儿童感到教育者在处理某些问题时不公正。


4.挫折承受力低。


挫折承受力,是指一个人对挫折所能忍受的能力。人在成长过程中,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遇到挫折是难免的。许多儿童心理问题往往与受到挫折时如何对待挫折分不开。在学习成绩、亲子关系、同学关系、师生关系等方面,都是容易产生挫折的。


比如,有的儿童遭受父母老师的批评、训斥或发生某些意外变故后,心理承受不了,便会产生强烈的情绪反应,如攻击、谩骂、怨恨、出走甚至自伤、自杀等,以消除自己受挫后的紧张情绪或希望以此从挫折中解脱出来。这在心理学上称为“攻击性反应”。


当然,这种受挫后的攻击性反应,有的是指向别人的,有的是指向自己的,还有的既不指向别人也不指向自己,而是“迁怒型”的。例如,在家里摔碗摔盆,痛打小动物,等等。


还有的儿童受挫后的反应是把原因归于自己,整天沉默寡言,不与别人接触和交往,把自己孤立起来,自我封闭。这种反应称为“内罚反应”。也有的儿童受挫后,企图逃避现实,求得在幻想中的满足,往往会有吸烟、酗酒、手淫等行为。


所有这些,都与儿童的挫折承受力、儿童对挫折的处理方式有密切关系。所以,对儿童进行挫折教育,提高他们应对和处理挫折的能力,在预防和矫治儿童心理问题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5.不良习惯。


儿童的行为习惯,最初常常是由一些偶然因素引起的。例如,母亲看见老鼠便大声惊叫,表现得十分惊慌,久而久之儿童也会对老鼠产生恐惧心理;刚进幼儿园的儿童通过观察其他儿童饭前便后去洗手,他也就学会了这种良好的行为。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儿童由于达不到要求而躺在地上哭闹,这种行为,也是由于大人不愿他哭闹而及时满足他的要求或过分注意其行为所造成的。例如,妈妈带孩子上街,给他买了一个冰激凌。吃完后他还要,当妈妈不给买时,孩子就叽咕不休甚至哭闹。妈妈为了解脱这种困境,只好对他说:“别闹了,再买一个以后不买了。”母亲的这种行动,最终使孩子学会并形成了“哭闹以使要求得到满足”的不良习惯。


再如,有的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因而对复习功课感到厌烦。但他又想取得好成绩,以逃避不及格所带来的不愉快或老师、家长的严厉责备。可是当拿到考卷,发现要凭真本事取得好成绩是不可能的,怎么办?作弊碰碰运气!如果一旦成功,第一次作弊未被人发现,而且还得了高分,受到了表扬和奖励,那么,在以后的考试中,只要情况不变,他就会重复这种行为。这种不良行为一旦形成,改正起来就很困难。而且习惯越牢固,改正越困难。儿童的许多心理问题,正是由于某些不良习惯的不断发展、演化而形成的。


因此,及时发现和纠正儿童的不良习惯,培养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和行为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返回顶部 关注微信 下载APP